- 白兆芝疑难杂病临证经验
- 白宇宁 白震宁 王海萍 白煜主编
- 818字
- 2025-04-29 18:47:54
上篇 疑难杂病临床辨治思路
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病,比如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繁杂,很难一下归纳出一个主要证候;或临床症状比较少见,一时不好判定是何种病证;或久治不愈,运用了多种方法,收效甚微;或病情突发,比较急重,难以分清虚实,确定治法;或运用常规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等等。这些疾病可以涉及临床各科,其中不乏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疗效欠佳,亦有临床少见病,或未见前人有关记载。因其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而难于辨别,病机复杂,辨证求因及诊断治疗困难,故谓之疑难杂病。
前人对疑难杂病的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历代医家的论著、医论、医案之中,有大量的有关疑难杂病的治疗经验及治疗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白兆芝教授说他早年尝读喻嘉言先生《寓意草》,颇受启发,其所谓“故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寓意草·先议病后用药》),特别强调“先议病后用药”,发人深思。书中并介绍了其治疗数十例疑难病证的经验。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知病必先知症论》亦曰:“学医者,当熟读《内经》,每症究其缘由,详其情状,辨其异同,审其真伪,然后遍考方书本草,详求古人治法,一遇其症,应手辄愈。”白教授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注重借鉴和运用前人的辨治思路,参考前贤各家的有关论述和治疗经验,在临床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不少自己的经验。作为一名临床医生,面对这些疑难杂病应该如何进行辨证?应该从何下手?如何进行思考?此时,除了自己平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基本功、临床实践经验及汲取前人经验之外,仍然存在一个辨证思维的思辨过程。如何能够通过深入思考而找出认识这些疑难杂病的基本病机和基本证候的规律?也就是说临床面对一些疑难杂病如何运用已总结出的经验性的、规律性的、有参考意义的、有效而便捷的、能够执简驭繁的辨证思维方法而进行深入浅出的辨证论治,并能取得疗效,这个思维过程,就是疑难杂病的临床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