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管理力——选对用好留能才(1)

2.1 选用人才最佳方策

2.1.1 选人材、用人才

1.慧眼识人,选对人材

用人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规则。面对不同的人才,我们需要不同的评判标准。一个对其他企业相当有用的人对自己来说不一定有用,而把一个看似无用的人摆对位置也许就能为你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收益。

智慧的管理者发现人才的优点,使得人尽其才,尽量避免人才浪费。

(1)选人的标准

个人价值观与组织的理念同向;

个人责任心与组织的使命感趋同;

个人胜任智能与组织的迫切需要吻合。

(2)识人的方法

古代圣贤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诸葛亮识人七法: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告之以祸患,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性;临之以利,以观其廉;期之以事,以观其信。

李悝察人五法: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赵蕤品人四法:父子观其孝慈?兄弟观其和友?乡党观其信义?上下观其敬爱?

以上种种圣贤的启发都在告诉我们:辨别一个人材,不能单方面地由外在所吸引,也不能被某些所谓的光环所干扰,更不能凭短暂的了解和观察就得出评判,而是要全方位地观察、多角度地了解、分层面地分析,甚至关键事件中的关键行为举止、关键场景和关键人物进行的关键沟通才可以做出比较清晰的辨识。

案例

唐朝有一个故事,叫做王珐鉴才,说的是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

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启示

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昌盛。

现代企业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固定组织的形态而运作,必须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团队。所以,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学会知人善任,有效组织和管理团队。组织领导应以每个员工的专长为思考点安排适当的位置,并依照员工的优缺点做机动性调整,让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

2.任才使能、人事相宜

职业经理审慎选择适当人选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必须靠平日不断地观察,留意每位员工的态度、表现和成长动态。在检视与过滤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掘能干的优秀员工,还要发现和剔除滥竽充数的员工。

韩非子曰:“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职业经理准确地辨才任才是基本,用好用对人才是管理的根本,也是职业经理的一项管理技能修炼。

(1)任才使能

人才要用对地方,根据需要量才为用,用人不正者殆。

人才既得心应手,又屡创佳绩而不提拔重用,用不任者疏。

人才在任用前先调查了解,自然能知人善任,先察后任昌。

人才在任用前缺乏调查了解,难免会任人唯亲,先任后察亡。

原则:先察后任者昌。

用人之前要审慎地了解和调查,根据其所具有的专业能力、经历经验而后交办胜任的事务,才能将工作做好。

用人不正者殆。如果没有用前的了解和调查,将员工用到不恰当和难以胜任的岗位上,就会制约和懈怠专业及能力的发挥,从而造成工作上的失误或结果上的不理想。

既用不任者疏。既然信赖下属的能力和忠诚,又用在关键和重要的岗位上,如果长期压制下属的发展,限制下属的成长,就会形成上下级的离心离德,相互就会产生疏离和对立,影响团队的和谐与稳定。

例如:让凡事都吹毛求疵的员工当质量监督员,让凡事都谨小慎微的员工做安全监察员,让眼尖嘴利的员工做纪律监察员,让凡事都斤斤计较的员工负责发料和验收工作等等。任何员工的优点和长板一旦用得适宜恰当,短处就可变为长处。

用人方法:德高者先,善事者用,精诚者任,博谋者重。

方策:

德高者先。在同样知识、技能、经验相当的背景下将更好的任用机会优先照顾道德品质高的下属。

忠诚者任。在经过综合评估和全面考察都能胜任岗位职责的情况下,要优先提拔对组织、对团队、对专业更忠诚的下属。

博谋者重。在不同的岗位上要重点培植那些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优秀员工为重用的对象,这样看引领和带动团队整体的主动思考和创造能量。

能功者用。在面对职责与要求时总是能克服困难,自我突破,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超越上司期待的完成任务的下属要信赖使用到适宜的岗位。

(2)人事相宜

案例

孔子的学生宓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宓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宓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启示

喜欢把一切事揽在自己身上的管理者,事必躬亲,管这管那,从来不放心任用下属和授权下属做事。这样,即使他整天忙忙碌碌,也会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

其实,一个智慧的管理者,应该向宓子贱学习,正确地利用和协调下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

原则: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1)知人善用。职业经理要善于观察和沟通,了解下属的知识能力结构、工作经验和兴趣爱好,激发下属对工作的兴趣,对本职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由“要他干”转变为“我爱干”,勉强和硬性指派的管理是不智慧的管理方法。

当下属胜任岗位的知识架构和能力经验足够的时候,还要注意引导和启发下属的兴趣和意愿,如果你没有将话讲到下属的心里,下属认为自己不适合,不感兴趣或没有意愿做好,你用职权迫使下属接受,下属怎么会用心去努力呢?所以这样用人是不智慧的,管理者要引以为戒。

2)用人不疑。职业经理要相信下属的智慧、能力和创造力,信赖下属能出色的完成你所交代和安排的工作,注意安排工作时对下属信任的神色和语气,这是激励下属出色完成任务的力量,如果既要求和任用下属,又怀疑下属,很难想象下属完成任务的心情和感受,也不要指望下属能超出你的期待完成工作。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任用了你的下属,就表明你对他的胜任力和忠诚度是相信的,那么就要在态度、表情与语言上表示信任你的下属,如果既任用又怀疑你的下属的能力和忠诚度,下属怎么可能完美的完成任务和超越你的期待呢?

方策:用其善工、任其所长,照顾下属的专长和兴趣。

1)智者乐其功,不可无善策。拥有复合性知识和智能的下属,喜欢接受挑战和压力,追求创造性的工作,积极表现用功绩证明自己的价值,对这样的下属要启发和激发工作中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思路和方策,分配在管理或研发岗位会创造出更好的成就。

对学习能力出类拔萃的下属,在工作中善于思考、智慧工作和主动创新的员工,要注意放到智慧思考、随机应变和方案创新工作环境和岗位。

2)勇者高其智,不可无谋略。拥有特殊工作技能和胆识过人的下属,喜欢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和挑战性任务,对这样的下属要注意分配复杂的任务和需要技巧解决的工作,注意在工作中提炼经验和技巧,并经常安排培训和辅导以培养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博弈和合的智慧,分配在协调、谈判和公关岗位会彰显其特殊潜质。

对敢于挑战重担压力、工作技能高超、胆识过人的下属,要创造机会参与更多相互交流、磋商和研讨,培养谦虚好学、增智博学和善思敏行的习惯和性格。

3)重可使守固,不可使临阵。遇事深谋远虑,处事老练沉稳,为人谨言慎行的下属,喜欢做幕后、智囊或辅助的角色,对这样的下属要视其真才实学适当地放在关键倚重的岗位,安置在管理人财物等重要部门会让你更放心,不要放在开拓市场、搞定客户、店堂销售这样的岗位就会大材小用而得不偿失。

对于德才皆优,遇事能够深谋远虑的下属,处事能表现的比较沉稳,为人厚重可靠的员工,在关键岗位要破格重用,在具体事务安排时切忌大材小用,不要用在一线业绩压力挑战巨大的岗位和需要随机应变的事务处理上,而要用在重要的岗位和关键部门。

4)廉可使守主,不可使应机。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下属,要注意到他们为了公司的利益处处精打细算、经济往来上有斤斤计较的习惯,喜欢厉行节约、控制花费,对这样的下属要用好他们的优点,辅助你在重要或枢机的岗位如财物和生产管理的岗位督导、检查和管控工作,会有出色的表现,千万不要安排其处理接待、公关和客户维系的事务。

5)贪可使攻取,不可使分阵。对注重现实利益、追求急功近利的下属,要注意到他们的现实需求和贪图利益最大化的个性需要,对这样的下属要适宜地安排到市场的最前沿,拓展市场的销售工作,利用下属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和能力去攻坚挫锐,用业绩的持续突破创造更大的收益,要注意重用、重赏而不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