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弛感育儿:我做够了牺牲式父母
- (波)雅努什·科扎克
- 1597字
- 2025-05-23 16:57:47
第三节 强迫性的饮食和睡眠
*
孩子不想吃饭。
首先,我们来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一个婴儿出生时体重约为8磅;一年后,他的体重会增加到原来的三倍,约25磅。如果他继续以这种速度成长,到第二年年底,他的体重将是25磅的三倍,即75磅。
到第三年年底,他的体重将是75磅的三倍,即225磅。
到第四年年底,他的体重将是225磅的三倍,即675磅。
到第五年年底,他的体重将是675磅的三倍,即2025磅。
这个重达2000磅的五岁“小怪物”,按照婴儿通常的食量,每天会吃掉自身体重1/6到1/7的食物,即他每天需要吃掉约300磅的食物。
孩子可能吃得很少,非常少,也可能吃得很多,甚至非常多,这取决于他的生长机制。他的体重曲线可能呈逐渐上升或急剧上升的趋势,偶尔也可能会在几个月内保持不变。曲线变化的逻辑是具有一致性的:当孩子身体不适时,他的体重会在几天内下降,而在康复后的几天里,又会按照某种内在规律恢复到原来——“就这么多,不多也不少”。如果一个健康但因生活贫困而营养不良的孩子开始正常饮食,他将在一周内弥补不足,达到他所在年龄孩子的正常体重水平。如果你每周都给孩子称体重,一段时间后,他就能意识到自己体重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我上周瘦了300克,到今天为止大概长回来了500克——我今天晚上不会那么重,因为我错过了晚饭。我又重了500克……”孩子想让父母高兴,不想让妈妈失望,而且他知道顺从父母的意愿会带来好处。如果他没吃完肉排或没喝完牛奶,那是因为他确实吃不下了。强迫他吃完,可能会导致他出现胃部不适和消化问题,随后严格控制饮食又会影响他正常的体重增长。
因此,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孩子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既不多也不少。即使在孩子生病需要加强营养的情况下,也应该让孩子参与制订他的饮食菜单,并让他掌控治疗过程。
*
强迫不困的孩子去睡觉是一种错误行为。规定孩子需要多少小时睡眠的图表纯粹是无稽之谈。手头有一个计时器,就可以很容易地确定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小时的睡眠:他需要连续睡多久才能睡饱——我再说一遍,是睡饱,而不是精力充沛。有些时期孩子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有些时期,孩子只是喜欢躺在床上且不想睡觉,因为他累了但不困。
疲惫期:他晚上不情愿地上床睡觉,因为他不困;早上又不情愿地离开床,因为他不想起床。晚上,他试图营造出自己不累的假象,因为如果他表现得疲惫,就会被禁止坐起来剪纸、玩积木或洋娃娃:大人会把灯关掉,要求他安静下来。早上,他会假装睡觉,因为他被要求立刻起床,用冷水洗脸。他多么希望能感冒发烧啊,因为这样就能躺在床上却不用睡觉。
宁静的平衡期:他很快入睡,但会在日出前醒来,充满活力,渴望运动,还会主动玩耍。阴沉的天空和寒冷的房间都不会让他感到沮丧;他穿着睡衣,光着脚,在他的小桌子和椅子上跳来跳去取暖。该怎么办呢?尽管这对你来说可能很震惊,但就让他玩吧,就让他坐在床上自娱自乐,哪怕持续到晚上十一点钟才睡着。如果睡前说话会让人睡不着,那么因为不情愿的服从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就不会让他们睡不着吗?

“早睡早起”——无论这条规则是对是错——已经被父母们为了自己的方便而故意曲解成了“睡得越多越好”。他们给白天本就慵懒无聊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烦恼,也给夜晚等待睡眠的过程增添了更多恼人的无聊。很难想象还有比“马上去睡觉”更专制的命令了,这几乎等同于折磨。
成年人会觉得他们的健康受到了晚睡的影响,因为他们将夜晚的时间用于畅饮和狂欢,第二天早晨,职业责任又要求他们早起,于是他们缺乏睡眠。而一个神经衰弱的人,如果在别人的建议下某天早起了一次,会感觉自己仿佛站上了世界之巅。
在城市里,孩子早早上床睡觉,待在人造光下的时间较短,这其实也没有带来多少好处。他不能一大早就到空旷的田野里去,而只能躺在床上,百叶窗还拉着,他已经变得懒惰、迟钝、心情阴郁,这对一天的开始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在短短几十行的篇幅内,我无法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这本书中提到的其他问题也是如此。我的工作只是给家长们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