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蒋校长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眼中望着远处耸立在夕阳辉光中的淡水城,陈子厚心中暗道。

“好在,淡水城内的敌人数量虽然不少,要有三千多,甚至城外东面黄皮径南面的山地内,还有少量敌军与城内遥相呼应,企图牵制策应攻城部队。”

“可是,淡水城的敌军自己不争气,这三股敌军互不统属,各怀心思,都会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作战,在指挥上必定会出现混乱,这会让他们的战斗力打很大的折扣。”

一想到这里,对此时以蒋校长为首的指挥部署,陈子厚心中就不由苦笑起来。

虽然右路东征军的兵力和淡水之敌相差悬殊,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可却并没有对小小的淡水城四面包围,而是给城内敌军留下了敞开的退路。

说实话,给敌军留下退路,还是算得上高明,因为有了一旦形势不妙,城内敌军必然争相逃窜,大多数敌人都不会做困兽犹斗。

陈子厚知道,根据情报,城内的敌军为盂献祥、林烈、翁辉腾等部。

其中孟宪祥、林烈两部,还是被粤军张达民师以及校军击败后逃窜到淡水城的,军心难免有些涣散。

在陈子厚看来,淡水城除了是一座坚城,期内的敌军以难以兴风作浪了。

对于右路东征军来说,最值得他们担心和关注的,不是城内,而是城外。

淡水城距离敌军洪兆麟所部驻防的惠州,只有70里的路程,这么近的距离援军足可可朝发夕至,这是以校军为首的东征部队最大的威胁。

记忆中,为了尽快消灭淡水之敌,避免被敌人两线夹击,右路东征军安排了阻击部队阻击援敌。

负责阻击敌人援军的,应该是粤军张达民师和许济旅的主力。

而侦查获得的情报,陈炯明部洪兆麟和叶举,已经分别从惠州、平山调集了约7000人的兵力前来淡水驰援。

右路东征军如此部署的目的,就是想要赶在敌援军到达之前速战速决,一举攻下淡水,消除隐患,然后集中兵力,全力对付敌人援军。

这也是东征军右路总司令蒋校长,如此急于对淡水城发起攻击的原因。

只不过,在陈子厚看来,包括苏俄顾问在内的以蒋校长为首的右路军司令部,在这场战役中,还是有些过于中规中矩了。

陈子厚认为,现在不是应该尽快消灭淡水之敌,而是以淡水之敌为诱饵,围点打援的好机会。

应该以少量部队将淡水之敌围困在城内,利用今天夜里,悄悄转移兵力,准备包围来援的七千援军,一举将其围歼,然后再回军淡水。

这样,淡水之敌在得知援军被消灭,他们已成瓮中之鳖后,投降的概率极大,右路军有很大的概率,兵不血刃地拿下淡水,从而获得最大战果。

那样,蒋校长和校军必定获得空前高涨的威望。

让陈子厚万分遗憾的是,蒋校长在战役指挥上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不过,陈子厚也并不准备去向司令部建言。

他人微言轻,现在几乎不可能有人支持他的建议,搞不好他甚至还会被冠以狂妄、自大的帽子,这对他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蒋校长就无需说了,至少团长何应钦、参谋处长钱大钧、现在还是营长的顾祝同,以及还是只管着两门山炮的炮兵连长陈诚等人,他们现在无论从眼光还是较大战役指挥能力上,都还远没达到他们几年后中原大战时的水准。

而且,陈子厚也不能否认,右路东征军自身还有无法弥补的硬伤。

那就是,粵军张达民和许济两部,未必会绝对服从兼着许崇智粵军参谋长职务的蒋校长的命令,即便许崇智是蒋校长的盟兄也不行。

如果是那样,现在这种中规中矩的打法,反倒是最稳妥的。

陈子厚努力驱除脑海中的这个战役设想,把心思重游转回到攻城作战上。

按照陈子厚来自前世的记忆,他知道,今天白天的攻城战作战计划是兵分三路,具体由黄埔校军两个教导团为攻城主力,对淡水南城发起攻击;

粤军张达民师攻击城西北角,粤军许济的独立第七旅从淡水东北方攻城。

这个攻城方案,似乎也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围三厥一,而是让开了除作为主攻方向的南门外的所有城门。

张达民和许济两部,似乎更像是在佯攻,而把主攻的担子全部压给了还显得稚嫩的三千多黄埔校军身上。

无奈地想了半晌,陈子厚最终明白了他所想的这些,都是毫无用处的臭氧层子,他现在需要考虑的,还是明天一早的攻城作战。

他必须进入敢死队,必须在这次东征中获得有说服力的战功。

可陈子厚把他的思维转到攻城作战上不久,他就又有些疑惑起来。

按照他的记忆,明早天亮前的攻城战中,陈诚亲自操炮,炮火会将南门附近的城墙炸出一个缺口。

可问题是,城墙如果真是由石块砌成的,又有三尺的厚度,凭借教导团炮兵营仅有的两门日造75mm山炮,想要在坚固的石块砌筑的城墙上炸出一段缺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子厚知道,张达民师和许济旅是没有大炮的,甚至迫击炮也没有。

陈子厚心中暗道,这或许应该是后世记述有误,淡水城的城墙,应该同国内其它城墙一样,只是土筑但外面包的一层是石块而已。

再联想到城墙下层也有射击孔,陈子厚就更加确定,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大致亲眼看清楚淡水城的情况,陈子厚再没什么担心,从土丘上缩回身,就准备回到自己的排里,和他的部属们好好熟悉一番。

可陈子厚看了看两侧不远处,正在收拢部队的二连其它两个排方向,心中不由一动。

陈子厚想到,他应该过去同一排长李仙洲以及二排长王敬久打个招呼,毕竟这两人在后世虽说算不得鼎鼎大名,可也是出名的国军战将,他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两人。

而且,李仙洲现在临时接管了二连指挥权,他总要去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