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云南省学校结核病综合防控措施成效显著——直面教训,果断行动,全方位推进校园防控

一、两起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训与警示

2013年9月28日,某报登载了“某县某校高三某班近40名学生患肺结核?记者核实两名患肺结核学生已休学”的报道,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从报纸上获知消息后报告云南省卫生厅,并迅速介入核实调查,经现场处置,发现肺结核病例79例。此次事件存在学生身份瞒报、乡村两级访视时发现患者身份却未及时反馈等情况,导致疫情具有发现晚、传播广等特点。

2014年4月29日,云南省疾控中心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监测到一起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某区某中学发现10余名肺结核患者。经调查,本次事件因指示病例发现较晚,未及时行休学隔离治疗,且一直处于排菌状态,导致疾病在校园内传播。省、市、区联合处置组经过对疫情进行研判,对全校师生开展了结核病检查,共发现肺结核患者48例,波及全校11个班级(占全校总班级数的61.1%)、33个宿舍(占全校总宿舍数的23.4%)。

两起事件均发生在同一个市。该市属于云南省肺结核疫情高负担地区,2013年全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位居云南省第2位,上述疫情发生的2个县(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位居全省第2位、第40位,报告发病率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半年内在同一地区连续发生两起影响较大的学校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惨痛的教训,在全省范围内敲响了学校结核病防控的警钟,同时也成为防控工作突破的契机。省、市、县(区)三级相关机构和部门迅速开展专项调研,并制订方案:市政府筹措经费,对全市范围内中学及中专以上学校师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早期发现校园内患者,并每年对辖区内所有入学新生进行结核病检查。之后当地未再发生此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