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云安城,守备松懈。
白璃娘娘带着二人,来到云安。
她仰头望着那条国运金蟒,如今的它,只有八十米了,身上裂纹更多。
短短几年时间,它流失了两成国运。
金蟒看见了白璃,能够感受到她的怒火。
可它太虚弱了,只能收缩自身,守护皇宫。
“我不寻你麻烦,只来见一人。”白璃道。
吕红梅不知她在和谁交谈,心忧明平,所以也没多在意。
明心知晓国运金蟒的存在,但在青青口中,国运金蟒就是个窝囊废,不值一提。
不等金蟒回应,白璃径直来到天牢之中。
法力敛去一切痕迹,穿过了牢门,封锁牢房。
明平忽觉一股水汽,睁开了双眼,激动地看着来人:“明心,红梅,你们怎会在此?”
“是白璃娘娘带我们来的。”明心介绍道。
明平不曾见过白璃娘娘本体,此次出来,她以衣物遮掩,缩小的蛇尾。
他连忙作揖行礼:“夫子山明平,见过白璃娘娘。”
“我应她们所求,前来带你回夫子山。”白璃道。
“回去?”明平闻言,却是向后退了两步。
“明平,回夫子山吧,我们可以多收几个学生,传授他们君子六艺,传授他们气养医经。”明心握着他的手,流泪相劝。
“我有何颜面回去?有何颜面面对杜夫子?有何颜面,去见大夫子?”
明平摇头,眼眶不由湿润:“杜夫子一生,报国无门,他的弟子,终于当上了大将军,镇北方,护万民,本该荣归故里,去探望他。”
“可如今,阶下之囚,如何有脸面去见他?”
“大夫子授君子六艺,传气养医经,我却落魄至此,有何颜面对的起他之教导?”
“夫子不会怪你,大夫子亦不会。”明心忙道:“你莫要乱思乱想,没有人会怪罪你。”
吕红梅泪水模糊视线:“夫君,明安在等你回去,他还想跟你学君子六艺,学气养医术,他还想你教他行军打仗。”
“红梅。”明平声音哽咽:“我愧对你们母子……”
他泣不成声,说不出话来,面对吕红梅,他唯有愧疚。
“你不愧对我们,你喜欢行军打仗,我可召集江湖游侠儿,组建一支军队,我们去草原,我们去齐国,或据守一方,我们都追随你。”
明平看着哭成泪人的吕红梅,又看向满是希冀,希望他回夫子山的明心,久久无言。
最终,他冲着白璃娘娘拜下:“明平一生,有幸供奉娘娘,有幸拜入夫子山,有幸有师妹,有幸有如此妻子……”
“我这一生,何其有幸。”
“明平……”
吕红梅张了张嘴,用力抱住他,轻声呢喃:“回去吧,你不打仗,我随你隐居夫子山,再也不入江湖了。”
明平再次拜下:“请娘娘带她们走吧。”
白璃娘娘注视着他:“你可想好了,大夫子给了你一次机会,我也给了你一次机会,再也不会有第三次了。”
“想好了。”明平抹去泪痕:“杜夫子教导我们,忠君爱国,天地君亲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那皇帝不值得你效忠!”吕红梅怒道,状若疯狂:“明平,你醒醒好不好?你为了这样的皇帝,抛下妻儿,抛下我们所有人?”
明心亦是怒道:“杜夫子交代过,不强求你们入哪一国,你大可去草原,去齐国。”
“可我选择了康国。”
明平痛苦闭目:“当年明夏师兄便提醒过我们,是我和明泰心高气傲,认为在夫子山所学,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是我们太自负了,我既然选择了,那无论如何,便不能叛国背主。
若我真去了草原,齐国,自立一方,那我就是贼,万古不易的贼!”
“夫子山出了一个贼?那是君子之道的学堂,岂能出一个贼!”
“那该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圣地,我明平纵使死上一万遍,亦不敢污了夫子山……”
他痛哭流涕,心中的压抑,在这一刻,尽数倾泻出来。
“我每每入睡,梦中皆是夫子的教导,我每天都在想,百年之后,见到了杜夫子,可以骄傲地站在他面前,告诉夫子,学生不曾愧对他的教导,学生是他的荣耀……”
吕红梅无言,说不出话来,只有两行清泪,默默流淌。
明心嘶哑着声音:“当年是我自私了,应该让你留下的。”
“是我们贪心,让师妹无处施展所学。”明平冲着她深深作揖:“明心夫子,安儿,红梅,拜托了。”
明心一怔,作揖回礼:“明平师兄,我会将一切,都教授给明安。”
“娘子,教导好安儿,他的父亲,不是贼。”明平冲着吕红梅正式作揖。
吕红梅已经哭成泪人,作揖一礼:“夫君,我会照顾好安儿,但我不会让他忠于大康。”
白璃娘娘轻叹,隐匿一旁,让他们三人多相处一段时间。
待到天明,白璃娘娘带她们离开。
吕红梅留在了云安,她要等明平,人死了,尸身要运回去。
至于明泰,用了大夫子木蝉脱身,不需要收入殓。
大康第七年冬,镇北将军明平,被冠以勾结草原,谋反窃国的罪名,于菜市口处斩。
权贵们欢呼雀跃,平民们悲痛万分,为其送行。
有江湖游侠儿想要劫法场,明平却不愿离开,自愿赴死。
临死前,有一言,传于万民:“愿陛下,不问鬼神问苍生,愿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刽子手斩下他的头颅,明平死后,依旧行九步,落地之首依旧高喊道:“待天下清平,莫要忘了焚信告知我。”
死而九步,恍若鬼神,震慑住了所有人。
有权贵士族癫狂,欲要毁尸。
上千士族护卫,一拥而上。
却见,天外飞来一道剑光,长达百米,入地三尺,来者皆亡。
一袭红衣,抱起尸身,踏空离去,骇住所有人。
康皇闻言,遣兵追赶,直至上陵渡口,红衣女子消失无踪。
这一日洪水滔天,有缥缈之音自虚空响起:“大康有罪,云安暴雨,西湖水涨,三月止。”
从这一天开始,云安城下起了瓢泼大雨,国运再度流逝。
暴雨持续了三月,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西湖水涨,淹没了不少房屋,权贵士族损失无数,险些淹没了大康皇宫。
可经此一事,也让所有权贵士族心惊胆寒,康皇大病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