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窦门求援

班超此时胸中怒火翻腾,“冷静!”他在心中告戒自己要保持冷静。

“你血口喷人!我兄长绝非反贼!”一旁的班昭忍不住哭喊。

郭恂嘿嘿一笑道:“是不是反贼,可不是你们说了算!”

他眯眼打量着班超:“怎么,班二郎想拒捕?”

班超深吸一口气,如刀的目光在郭恂脸上剜过,“且让你得意一时,这时班超已经想起了历史上对今日之事的记载。”

既然知道结果,班超也没有再争辩而是默默的退到了一旁。

“嘿嘿,算尔识相.....”

郭恂正要继续嘲讽,耿军侯突然打断:“郭令吏,正事要紧。”

令人意外的是,方才趾高气扬的郭恂竟立即堆起笑脸:“军侯说得是,说得是!”

待耿军侯先行离去,郭恂立即指挥衙役冲进班固书房。顷刻间,典籍文稿被洗劫一空,书房内一片狼藉。

“这些都是罪证,一件都不能少!”

郭恂高声吆喝着,临走前还不忘向班超投去挑衅的目光。

......

待官兵远去,班母与班固妻子顿时瘫坐在地,泣不成声。班超与班昭连忙上前搀扶。

“二郎,你可要救救你兄长啊!”班母老泪纵横。

班昭急道:“仲兄,那郭恂分明是要置大兄于死地!”

班母抹了把眼泪:“超儿汝可有办法救一救你大兄!”

班固妻子也哀求道:“还请叔叔设法相救!”

班固之子班仲也拜道:“还请仲父救一救父亲!”

班超斩钉截铁道:“母亲、嫂嫂、仲儿放心,超就是拼上性命,也定要救回兄长!”

这时,班超妻子张氏提议:“妾身兄长在长安为吏,明日姎回娘家请托一二?”

她出身清河张氏,乃留文成侯之后,在朝中颇有门路。

班母与班固妻子连声称好,班超却摇头道:“此事非是在在长安所能解决的,得去洛阳才行。”

“仲兄要去洛阳?”班昭抬头问道。

班超目光坚定:“不错,我准备前往洛阳,上书皇帝!”

“可面圣谈何容易?”班母忧心忡忡。

“儿子打算求助于窦固兄长。”班超沉声道出计划。

“窦固!”

班母思索片刻,缓缓点头:“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众人皆知班、窦两家乃是世交。班稚在世时,班家众人甚至长期客居窦府。窦固与班超更是情同手足。

“事不宜迟,我儿需速往洛阳!”

“母亲放心,明日一早儿便启程!”

翌日城门初开,班超便带着母亲与妻子准备的干粮,怀揣窦固所赠信物,带上自己的伴当赵拓策马东行。

就在班超奔赴洛阳之际,郭恂正对班固严加审讯。

“班固,识相的就老实交代,免受皮肉之苦!”

“郭恂!我待你如知己,你为何要加害于我?”

班固双目赤红,死死盯着眼前之人。

郭恂冷笑:“班大郎,我这是在救你...不如痛快交代了?”

“无耻小人!我班固真是瞎了眼,竟将你视为挚友!”

“嘿嘿,”

郭恂阴笑道,“既然当我是朋友,何不再帮我一次?老实交代,大家都体面。”

班固冷哼一声,别过脸去不再理会。

一旁衙役凑上前:“明公,何必与他废话?三木之下,还怕他不招?”

“混账!”

郭恂一脚踹去,“你懂什么!”

他何尝不想动刑?只是耿恭早就警告过他:审问可以,不得用刑。

那耿恭虽只是个军侯,却是建威大将军耿弇之侄。耿氏在朝中势力庞大,莫说他郭恂,便是京兆尹也不敢轻易得罪。

“班固,你可知道这是陛下亲自下诏拿人?若再执迷不悟..那可就别怪郭某不客气了!”

班固虽有些书生气,却非愚钝之人。任凭郭恂如何威逼利诱,始终缄口不言。郭恂一时竟束手无策。

......

班超日夜兼程,不出三日便抵达洛阳。

这洛阳城,周时称成周,秦属三川郡,前汉时并不显要。光武帝刘秀定鼎后,为倚重关东豪强,遂迁都于此。

三十余载经营,如今的洛阳已是大汉首屈一指的雄城。

“洛阳啊!洛阳!没想到时隔近两千年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班超感叹一番,随即打马入了城。

渠外甲第楼阁相邻,高冠宽袖的士子,华服的豪侠贵人来往于道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骄傲和富庶。

这一瞬间,班超竟有一种时空交错之感,仿佛又回到了两千年后。

“这才是真正的汉家气象啊!”跟随在旁的赵拓不禁发出感叹。

“怎么想留在洛阳?”班超问道。

赵拓摇了摇头,“仆只是在想咱们长安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旧模样!”

班超回首望向西面,“会有那么一天的!”

……

窦固年少时迎娶光武帝之女涅阳公主,拜黄门侍郎。

中元元年袭显亲侯爵,如今官居中郎将、骑都尉,统领禁军。

来到侯府门前,班超不由心生忐忑。

只见面前的府邸朱门高耸,石兽威严,八名执戟侍卫肃立两侧,环首刀寒光凛凛。

“来者何人?”门前的武士见班超上前厉声喝问。

“这位士武,在下班超,求见显亲侯。”班超递上拜帖与信物。

侍卫审视片刻:“君子且在此等候。”

约莫一刻钟后,门内传来洪亮嗓音:“我那兄弟何在?”

但见一位二十五六岁、身着牟服的男子大步而出。

“兄长!”班超拱手行礼。

窦固眯眼打量:“好你个班仲升,几年不见如今也学会客套了!”说罢就给了班超一个熊抱。

“走,且进屋说话!”窦固拉着班超便往里走。

沿途窦固不断说起儿时趣事,班超一一应和。

行至正堂,二人追忆往昔,窦固忽叹道:“汝班家于我窦氏恩重如山。当年若非令尊辅佐,我伯父岂有今日...可惜令尊英年早逝...”

这番话勾起班超对父亲的回忆。

“唉!”班超叹息,“家父走后,家兄欲继其志,谁料...…”

窦固点头:“正欲与你说此事。”

“兄长知晓家兄之事?”

“班固兄弟的事闹得满城风雨,我岂能不知?“窦固正色道,“你可知其中缘由?”

班超拱手:“正要请教。”

窦固叹道:“陛下登基不久,就有人向京兆尹告发令兄私修国史,诽谤朝廷...偏巧与苏郎案撞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