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阴谋

“陛下!你就不怕人言可畏?”富弼诧异地问道。

赵顼还没来得及说话,王安石便理直气壮说道:“此事我王介甫来做,与陛下毫不相干!”

“哈哈哈!”富弼有些生气地发出大笑:“就你王介甫是忠臣、直臣?若陛下决心为之,我富彦国又有何惧!”

王安石将了富弼一军,引得富弼内心残存的热血沸腾。

赵顼非常感动地看着两位相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然更重要的感谢王安石,以公心为上,凭此一点无愧千古完人。

其实还有官员的监察制度,仅依靠御史台和审官院是不够的,况且都是形式大于实际作用,还有就是这两大衙司与吏部的职能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如若改变便是对朝堂的大手术。

赵顼决定还是等富、王两人处理好考核机制再说吧。

……

“官家,玉清宫于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建成,距今五十六年,朝堂共计派遣提举三十余名,这是名单,请陛下过目。”石得一回来向赵顼汇报道。

“两位相公先看吧,你们认识的人应该比我多。”赵顼转手就交给了富、王两人。

富弼扫了一眼:“陛下,这些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勋贵后代,如何抽丝剥茧从中找出可疑之人呢?”

此话一出,四人全部陷入沉思。

“官家,如果说贾诚去玉清宫私会背后之人,从时间上推测,那就只有张道人一人,从此人的度牒了解,五十五多岁,经龙虎山第二十七代天师于宝元元年引荐进入玉清宫。”

“按年龄追溯,名单上在宝元元年前后五年的官员都可以列入重点探查对象,当然还要派人前往龙虎山调查。”

石得一说完等候皇帝的回复。

“往龙虎山的人即可前往,我们现在来看宝元元年前五年的玉清宫提举之人吧。”赵顼说道。

“曹玘,太皇太后之父;张林,张琼曾孙;高继昌,太后祖父;潘明周,潘美之孙;高遵甫,太后父亲。”王安石答道。

“哦!”查到自己祖母和母亲头上了!赵顼正为难中。

富弼赶紧说道:“陛下,这些都只是猜想,我建议重点查探张林、潘惟固,当然名单里的全部人选都需要细细探查。”

没营养的废话,石得一觉得自己一时口快捅出篓子,赶紧附和富弼。

“行!就按照你们的办吧。石得一,说说益丰年的事情。”赵顼赶紧换个话题。

“官家,目前查探出益丰年在东京的商户共计一百余家,勋贵后代参与的商户十五家,其余官员参与尚不清楚,都是普通人氏代其掌控,难以查探。”

“据初步估计,益丰年收集的钱币可能已经超过三千万贯了。”

赵顼和富、王三人面面相觑,这可是大宋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啊,一个商户就收集如此多,岂有此理。

石得一继续:“至于外地是否有收集暂不得知,派往各地查探的刚出发不久,也没有回来的消息。”

“从表面上看,益丰年遵守大宋各项律令,并未有任何逾轨行为。”

可能石得一觉得这就是个合法的商户,已经无处下手查探了。

如何破局呢?

“十五家勋贵商户里可有违背朝廷律令的事情发生?”赵顼突然问道。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栽个赃而已,这不很容易吗?石得一腹诽。

“官家,有,但涉及谋反的恐怕没有?”石得一说道。

“哈哈哈!哪需要如此大的罪名,你立刻从中找出一个欺压百姓的勋贵后代,交由刑部大理寺,你们就不要参与,同时不要涉及到他经营的商户。”赵顼看向富、王。

“然后将爵位、官职等一并撤除,然后静等事情进展。”

“陛下!这有何作用呢?”王安石问道。

“肯定有大批的人是通过这家商户投入钱币的,一旦遭受变故,必然会紧张自己的钱币,然后就出现挤兑现象,看益丰年如何接招吧!”

此计甚为毒辣!其余三人心中不免产生畏惧。

……

北京大名府,宫城西北百花坞的彩楼,吴鑫正与上次的老者会面。

“吴郎君,正式介绍,老朽名张清,想必从上次张道人的信中已经得知,以后就听吴郎君派遣,平日就唤我张叔吧”张清笑着说道。

“张叔,澶州濮阳之行收获颇丰,但要行动,恐怕得明年了。”吴鑫大方地介入河北路的事务。

“那是当然,所以今年重点应付的韩家。”张清肯定吴鑫的说法。

“韩家三位公子,以相州为起点,买通官员,将田亩价格提高,帮青苗贷商户从朝廷套出大量钱币,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算盘倒是打得好。”吴鑫鄙夷道。

“那就帮他们一把,他们无非是想青苗贷在河北路糜烂,然后乘机收购田地。”张清说道。

“为何要帮这群纨绔?”吴鑫盯着张清表示不理解。

“因为我们和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坐视河北路糜烂,让朝廷两税和青苗成本受损,同时还得花大量人力物力来救灾,那么王安石辛辛苦苦积攒的朝廷收入就付之东流,而我们就可以有机可乘了。”张清是笑着说出这些祸国殃民的话。

“如何帮他们?”吴鑫冷冷问道。

“朝廷正在黄河考察,以前是封堵北河,全部东流,本来可以掘开河道,将全部河水恢复北流,漫灌整个河北路。但现在好像是保持北流,只是将部分河水导入东流,那也无妨,只是受灾面积变小而已。”

“现在时机不对,麦子早就收割了。”吴鑫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张清。

“怎么不对,六月收的是去年播种的,现在正式播种之时,也是青苗贷大规模试行的第一期之时。加上天助我等,上次大名府水患已经部分恢复北流,我们要做的就是决堤而已。”张清没有理会吴鑫的眼神,而是作出辩解。

“决堤可是大罪,且动静过大,如何能做到保密?”吴鑫觉得难度极大!

“哈哈哈!我张清在河北路纵横几十年,这个方略早在十年前就定下来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吴郎君且看我如何安排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