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恐踏山河社稷穿

“陛下到底有没有更为霸气的帝王诗,咱们听听不就得了!”

韩明圣昂头挺胸,环视众人之后,朗朗开口,念出了洪武皇帝诗歌的第一句:

“天为帐幕地为毡。”

这一句一出来,周围人的眼睛瞬间明亮。

光这开头一句,那种恢宏的格局就出来了。

最关键的是,这根本就不用那些儒生给你解释,是个人都能听懂。

柳青叶也是攥紧了帕子,就是一个女子,此刻也被开篇名义的第一句吸引住了心神。

而张盛则是脸色一白,这首诗怎么跟他想的不一样呢?

你不应该是‘鸡叫一声撅一撅,狗叫一声汪一汪’吗?

而此刻韩明圣踏出了一步,又朗朗开口念出了第二句:“日月星晨伴我眠。”

此刻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传来。

天为幕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这比上一首更为霸气啊!

那种画面感瞬间就有了。

而黄子澄和方孝孺,齐泰三人脸色都黑了下来。

以前他们对这种诗根本不屑一顾,现在却发现百姓和商贾这些人,怎么对这种诗如此的上心呢?

他们心里暗骂一句:“一群文盲。”

这时候韩明圣又念出了第三句:“夜间不敢长伸腿。”

张盛一听这句,兴奋都要跳了起来,前两句听起来的确很爽,但这一句就很拉跨了。

照着这个节奏下去,这首诗就崩了呀!

而周围人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前两句跟天地日月为伴,怎么第三句你直接就伸腿了呢?

很多人脸上都是迷茫之色。

而此刻韩明圣则是念出了最后一句:“恐踏山河社稷穿。”

当这一句念完之后,张盛嘴巴张大,整个人都愣在那里了。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这是洪武皇帝能做出来的诗?

这怕是假的吧!

而此刻很多人都浑身打了一个激灵。

韩仁义手中的茶壶直接就掉落在地,这首诗带来的震撼,直击他的灵魂。

这是什么样的胸襟和气魄,才能写出这样恢宏霸气的诗句?

而此刻韩明圣则是冷冷的看向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三人,哼道:

“现在,你明白什么叫做帝王诗了吗?”

“现在你知道洪武皇帝的胸襟和霸气了吗?”

“天是我的罗帐,地是我的毡毯,日月星辰伴我入眠,睡梦中我不敢将脚伸长,恐怕脚一伸出去,就把山河社稷踏破。”

“我就问你!”

“古往今来,谁有这样的胸襟和霸气?”

“李世民能比吗?”

韩明圣问道。

齐泰,方孝孺和黄子澄三人都觉得嗓子眼发干,他们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任何一个字。

在他们眼中,这首诗铺展出来的意境,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洪荒巨人,如同开天辟地的盘古一样。

那是手握日月星辰,脚踏山河社稷。

光是想一想这样的场景,他们就会感觉到心绪激动。

“太霸气了,太霸气了!”

有的商人们激动的狂吼。

那动一动脚就能地动山摇,伸一伸腿就能山河破碎。

这简直是每一个男人心中最为狂妄的年头。

谁不想在自己的行业内变成那个只手遮天的伟人呢?

谁不想他一句话就可以地动山摇呢?

李白的诗歌虽然浪漫奇幻,苏轼,辛弃疾的诗虽然豪迈奔放,

但却点不燃他们心中蓬勃的热血,点不燃他们心中滋生的妄念。

而洪武皇帝的帝王诗,却让他们想坐一坐那永远无法企及的最高位。

看一看此生都无法领略的风光。

手握日月,俯瞰苍生。

这也太燃了!

我都感觉自己想要做大做强了。

商人们一个个怒吼,一定要做到行业里的第一名,去体会一下那种心境。

韩明圣直接逼向方孝孺三人,冷笑道:

“你知道洪武陛下写的帝王诗,为什么会成为炎黄之最吗?”

“那就是立意和格局。”

“项羽写的帝王诗,那立的是王侯之意。”

“刘邦和曹操写的帝王诗,那立的是天子之意。”

“李世民,黄巢,赵匡胤写的帝王诗,那立的是帝王之意。”

“但咱们陛下写的帝王诗,那立的是皇帝之意!”

“何为皇帝?”

“皇者,上苍之主。”

“帝者,人间至尊!”

“帝王诗的最高境界,那就要做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而论霸气,古往今来,只有秦始皇才能与当今陛下一争长短!”

韩明圣心中冷笑,你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懂得帝王诗到底有多大的市场。

帝王诗所展现的并不是传统诗歌的那种意境之美,言辞之美,韵律之美,

它真正展现的就是霸气,就是格局。

而现在很多人写出的句子,让人记忆深刻,其实就是立意霸气。

比如: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

比如:天不生我李淳刚,剑道万古如长夜。

比如:仙路尽头谁为峰,一遇原始道成空。

比如:我陈北玄一生行事,何须向他人解释。

这其实都是按照帝王诗的路子写的。

它们其中最重要的宗旨,就是展现帝王诗的核心思想: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唯我独尊!

这才够霸气!

所以,这才是现在人最爱听的,一听就心血彭拜。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咱们陛下写诗,那在文采上肯定比不过李白,杜甫等人,但咱们陛下讲究的那就是一个霸气!”

“这就跟咱们陛下推翻蒙元是一样的!

“陛下写出这样的诗,咱们应该骄傲啊!”

此刻群情激奋,大家都忍不住狂吼起来。

而韩明圣则是冷冷的看向黄子澄等人问道:

“现在你还觉得我是奸佞吗?”

“现在你还觉得我妖言惑众吗?”

“现在你是不是该给我说一说,陛下的诗歌算不算是我们炎黄的千年文化?”

“到底谁错了?”

韩明圣一字一句呵斥的问道。

方孝孺脸色难看,嘴唇都在发抖,他在心里是不愿意承认洪武陛下的诗才,但按照道理来说,

洪武皇帝在帝王诗上的成就,那的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论诗词所展现出来的霸气,格局,的确找不到可以超越的。

这让治学严谨的方孝孺第一次产生了内心的纠结。

可要让他承认这种毫无文辞之美,简单粗暴的诗词,内心却无法做到。

而黄子澄,齐泰等人,这时气得脸色发青,他们才不管谁对谁错,他们没有方孝孺那种刚正不阿的精神。

也做不到方孝孺那种完完全全的只对事不对人。

他们两个死死的盯着韩明圣,然后一挥衣袖,哼道:“咱们走着瞧!”

说着两人拉着方孝孺,直接甩手而去。

“滚吧,滚吧!”

“说不过人家,还不愿意认输,这就是读书人啊!”

商人们哈哈大笑,极尽嘲讽。

而各府邸的管事们早就心花怒放,今天这瓜吃的简直太爽了,尤其是回家以后还可以和自家的老爷好好汇报一下。

老爷如果听爽了,那赏赐肯定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