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协同高效的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 郑东华等
- 3295字
- 2021-09-17 21:13:36
第二章 国际格局处在深度调整之中
第一节 大国博弈日益激烈
一、世界格局加速演变
基于对世界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判断。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对峙转变为美国“一超独霸”。但是,随着近三十年各大国综合实力的发展变化,美国“一超独霸”的局面逐渐难以支撑,多极化的倾向日益明显。
一是世界经济格局加速演变。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主要世界经济组织中仍占主导地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世界经济规则,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8年已经达到世界总量的59.24%,发达国家已由2007年的50.09%下降到40.76%。(1)与此同时,在特朗普政府的“退群”政策下,世界经济发展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而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坚决维护经济全球化,并且倡导世界经济秩序的改革。因此,世界经济规则出现重构的迹象。
二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并保持继续增长态势,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万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到14.4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在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从理论上看,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型安全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中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实践上看,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工作,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2);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138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起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问题的治理,签署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共同应对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加强与东盟对话协商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
三是欧洲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随着欧盟一体化的深入和世界形势的复杂变化,欧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最为明显的是欧盟自主安全和防务改革。2016年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防务行动计划》,这项新的防务计划旨在通过增加投入大幅提升欧盟的自主防务能力。
四是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仍然不可小觑。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虽然乏善可陈,但是它仍然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较强的军事基础,特别是在核武器、新型导弹、航天等方面仍然可与美国保持抗衡。
五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冷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走上快车道,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013年发展中国家GDP总量按平价购买力计算占全球50.4%,首次超越发达国家。二十国集团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活跃于国际舞台,显示出传统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大国的重视不断提升。(3)
二、中美角力日益明显
在中国综合国力逐年提升的情况下,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逐渐由接触变为遏制。例如,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逐渐采取了接触与遏制相结合的对华战略(Congagement);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逐渐由对华“对冲战略”向“亚太再平衡”政策转变,打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强化美日同盟、美菲同盟,对中国形成直接压力;2017年,唐纳德•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再次把对华战略进行一系列调整,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4)
当前中美角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贸易摩擦。2018年4月美国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到2018年9月,又宣布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关税。(5)而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规模只有1000多亿美元,不能完全对等地提出反制措施,就按比例对600亿美元进口产品增加关税。(6)2019年8月,特朗普又采取极限施压手段,威胁在9月1日对中国输美3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当中国宣布对美国出口中国的750亿美元物品的反制措施后,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威胁对涉及超过5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再度增加5%的关税。虽然中美贸易谈判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但是中美贸易争端的基本面没有变,中美综合国力差距缩小的趋势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保持。在贸易争端发生的同时,美国在军事上、战略上都加强了对中国的防范和围堵。自2017年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不仅常态化和升级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已多次派遣军舰(飞机)进入中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12海里海域(空域),更是不断地推动其在全球的盟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参与到南海的联合军事行动中来。在科技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防止中国抢占新的科技革命的制高点,美国一段时间以来倾一国之力对华为采取的围追堵截等诸多压制措施就是最好的例证。
中美博弈的背后隐藏的是中美两国关于世界治理理念的分歧,中国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而美国则坚持美国优先,致力于争夺和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未来“崛起国”和当前“守成国”之间的博弈将继续存在,两国如何寻找更多的利益共同点、维护和平发展的环境,成为重大的战略性课题。
三、美俄提防不断加深
冷战后初期,美俄经历了一段蜜月期,但是好景不长。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使俄罗斯调整了对美政策,从对美的“一边倒”转变为“新东方政策”“全方位外交战略”。这表明俄罗斯越来越强调外交上的“自主性”、世界力量的多极化以及俄国的大国地位(7)。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外交政策更趋强硬;美国对俄罗斯的遏制也成为其外交政策的主线。2014年3月,乌克兰危机爆发,标志着后冷战时期美俄关系发生逆转,美俄双方明确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战略竞争对手。(8)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在外交上公开对抗,美国推出一系列制裁俄罗斯的举措,互相驱逐外交官,最具代表性的是2018年针对发生在伦敦的“间谍中毒”事件,继英国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后,3月26日特朗普下令驱逐60名俄罗斯外交官,俄罗斯也随即宣布驱逐英美等国同等数量的外交官,并关闭美、英驻圣彼得堡领馆和俄驻西雅图领事馆。(9)另一方面,军事上美国以俄罗斯未能履行条约义务为由,于2019年8月2日发表声明称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在东亚和东欧完成了反导系统的部署,从东、西两个方向对俄罗斯形成强大战略压力;俄罗斯也以密集的军演来回应,普京多次下令对各军区进行战备突击检查,并时常亲临演习前线指挥和检查战备情况。(10)上述事实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美俄安全战略之间存在深层次矛盾。为确保欧洲的安全,美国不断推动北约东扩,然而俄罗斯认为这是美国在挤压其安全空间。这种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找到化解的有效途径,美俄之间的战略竞争关系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四、新兴国家崭露头角
冷战后,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迎来历史性的机遇。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新兴经济体。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成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被称为“金砖五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中指出,过去10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50%。(11)除了金砖国家外,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阿根廷、墨西哥等中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被邀请加入了二十国集团。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对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作为一种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不仅积极参与全球的经济治理以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也越来越关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新的国际规则的制定。金砖国家首次领导人峰会就提出要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极世界。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7月25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强调,金砖国家要坚定奉行多边主义,敦促各方切实遵守共同制定的国际规则,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大家的事商量着办,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2)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逐渐成为维护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东盟成为推动东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力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