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安逸乐和

1

每当黎明时分,公园醒得最早。一拨、一拨的人流朝着同一方向同一地点汇合。晨练的人群向着各自的场地走去,开始了自发的喜爱运动。健康生活的氛围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以昂扬、酣畅之感。

你看,气势恢宏整齐划一堪比军人队列的健走方队格外引人注目,在不同的旗帜引领下,不同着装的中年男女随着音乐的旋律有节奏地行进在环形大道上,其间不时有规定动作展现。

清一色的女子广场舞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明快的音乐,优雅的舞姿,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

在公园标志性“竹雕”建筑的左前方,晨歌合唱团集合着一群音乐爱好者,在总指挥的指示下,乐手和歌者演绎着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红歌”将人带入不同的年代。

身着旗袍服饰的中年女子模特队,T台的脚步走得有模有样。之外,国标舞、交谊舞、太极拳、老年健身操精采纷呈;乒乓球、羽毛球让人眼花缭乱;豫剧、京腔字正腔圆。

人们尽情挥洒着汗水,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收获着明天的希望_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

公园春天的早晨,你好!

祖国春天的早晨,你好!

2

2017年9月21日星期六上午十时许,我与妻子来到邓州公园,在扩建不久的小广场上练起了羽毛球。不多会便吸引了过往行人的关注。当有一球双方五、六十拍的你来我往的击球,竟被路过的一位中年妇女看到,情不自禁连声叫好,无形中给了我俩莫大的鼓励。

11时许,我俩练的时间差不多了,商量着再打几个球该收拍返回,此时,另有一位与我年龄相当.的长者走到场边称赞道:“打得怪美!”(邓州人说是好)。这是我俩自2016年学打羽毛球以来,第三次在公共场合对练,得到素不相识的人的赞誉还是首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俩对练过程中,对击球的力度、速度、高度、方向及落点的掌控,逐渐找到了感觉,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尽管练球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但不妨在观赏性上学着天天练,进步的空间应该有。

3

清闲的日子,较之过往悠然自得,却少了些许风采。于是,自我调节,有了学打乒乓球的乐趣。时至今日,它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旋律。

开初,与妻子对练“和平球”贯穿始终。时间久了,偶有与他人试打,却很少对上节奏。毕竟半路起家,难以应对。再后来,打着打着,有了手感和削球的技艺。一段时间能与同龄且水平相当的人切磋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球技缓慢提升。接下来的时光,便侧重与他人对打的多了,无意中冷落了妻子。

置身于乒乓球活动场所,看惯了各色人等的表现,略有思索,总觉得回归老路为宜。原本图的是有所为,有所乐,强身健体,虽云淡风轻,乃不忘初心。

4

我对面食的喜爱,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一天三顿不觉厌。

擀面条是内当家的专利。

寻常的一顿面食,须经和面、醒面、揉面、擀面、切面诸多工序。擀面是个技术活,面厚了或薄了都会影响口感,面条下锅沸煮也要恰到好处。而对调味品则可根据个人的喜好计量到位。如此这般,即使清调,放上香油和葱花,也别有风味。

手擀面对我来说,承载着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家人浓浓的亲情。

以后,有了轧面机,没有人再愿意费那么大的功夫做手擀面。再往后,家门口能买到面条,超市的挂面更好看,更细腻光滑,而我也不想妻子太辛苦,不让她再那么麻烦去做。只是一家人偶尔提议,也不时来一次,那是美滋滋的分享。

如今赋闲生活,有了些许雅兴和对适宜生活的认知,妻子乐意重操旧业,做得又是那样的认真,她那份执著的情感,陶醉其中,实乃温馨。

5

2019年开学季后,家庭氛围开始发生新变化。

一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少了学生的忙碌,家,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好在,偶尔有电话、视频传来,给人以欢欣与安慰。

要说,现在该是步入该有的生活秩序。家中成员各司其事,各负其责,自立自强。在时间的节点切磋交流,互勉共进,其乐融融。

留守长者,虽说清闲了,可一段时日须作调整,对如期而至的寂静,反觉得有点不太适应。不过静心思量,也是必然。

接下来,可以一门心思做自己该做的事、喜欢的事。譬如:羽毛球、乒乓球爱不释手,间或吹吹口琴,听段音乐,灵感闪现,动笔写就;挚友联络,小聚抒怀。如此这般,悠闲充实,乐此不疲,顾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