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每天妈妈都要根据天气预报适时为小睿添减衣服。可是,有时的温度预报与实际温度有明显差异。一天有如下对话。)
妈妈:睿睿穿得冷不冷?
睿睿:不冷。(不一会妈妈又问)
妈妈:小睿穿得真不冷?
睿睿:不冷。(声音高中有点不耐烦的又补充说道)有种冷,是妈妈怕你冷。
(背景:这两天睿睿咳嗽。大人不让吃甜食品)
奶奶:(手指了指,示意爷爷说)你把那的东西收起来。(指的是糖。爷爷还未反映过来,只是瞅了瞅。)
睿睿:(接话说)我吃的糖。(此话一出,引来奶奶的笑声和对爷爷的数落。)
奶奶:还沒有睿睿清楚。
(背景;一次饭,爸、妈、外婆、外爷和睿睿正在用餐。这天饭里添加有睿睿爱吃的红薯干。用餐时,爸、妈、外爷分别为小睿夹了块薯干时,睿睿很有礼貌的分别说声“谢谢。”这时,外爷开口这样说)
外爷:你说声谢谢大家就可以了。
睿睿:外婆沒给夹。
外婆;(赶紧来起一块)我也给你一块。
睿睿:来不及啦!(几人笑声不断)
(背景:时隔一天,外婆与睿睿一块玩。睿睿忽然想起那天回答外婆的话,对外婆解释说)
睿睿:外婆那天说的“来不及啦”是逗你玩哩!
(背景:2017年5月29日吃早饭时,睿睿的妈妈吃得快,打算到市场上购置端干节食品,先离开饭桌。当她妈妈骑着电动车到大门口时,隔窗听到对话)
睿睿:(看着外爷的脸说)我还想再吃个鸭蛋黄。
妈妈:不要再吃了,已经吃一个啦。(话落离去)
外爷:(拿着未吃的鸭蛋朝小睿说)我吃青你吃黄可以吗?
睿睿:行。(此时,外爷将剥好的蛋黄放在她的小碗里,她高兴的吃着。片刻小睿说)我喜欢和外婆咱们一块吃饭。以后,咱们等我爸、妈吃过走了,咱们再吃,行吗?
外爷:行。(此刻,有意识不愿直接挑明揭穿孩子的心思。过了一会接着说)你不喜欢跟他俩一块吃饭,是不是觉得管教严了点?
睿睿:(点头说)和他俩在一块,不让吃这,不叫吃那。(停了会,小睿和外爷走到室外。此时,外婆在东屋做油炸面点。小睿喊着:外婆,“哎”外婆答应。小睿来到外婆身边。外爷有意说)
外爷:你很外婆说说为啥喜欢和我俩在一起。(这时,小睿小手侧在嘴边偎着外婆耳根神神秘秘的说’
睿睿:我喜欢你俩,是因为你们听我的指令。(“指令”。我听了感到惊喜。她小小年纪还有这样的词语流畅对答,实属难得。我想问她真的知道这个词的意思,还是偶尔学着大人说说)
外爷:小睿啥叫“指令”?
睿睿:是按我说的做。
外爷:有这意思。(指令即指示、命令。她妈妈回来,我有意识问问)你俩是不是教过她“指令”这个词?(回答是否定的。当时,我也曾问小睿老师讲过吗?老师沒讲。是不是听故事出现过?不得而知。我觉得这就有意思了。孩子长大了,让报个中文系,说不定会有不俗的成绩,以后看。)
(背景:2017年11月25日外婆刚由老家返回的第一次羽毛球对打锻练,头两个球打两三个回合就失误了,小睿看到这样说。)
睿睿:外婆一直没打(有近一个月)不熟练了,打打就好了,沒事。(还有鼓励的意思。在接下来的对打中,每当我击球失误,她总要捡起球跑送到外婆手上,并这样说)
睿睿:让外婆多发球,发得多了,就打得高了。(有“高”即“好”的意思。我让她为我俩记数输贏,当她看到之后的多拍击打回合多了,又说)
外婆打得怪棒,能接住外爷的球了。(实际上指的是车在院内停放,这狭窄的空间还能打。她看到越打越好,又说)
多练习,多锻炼,你们老了就像现在真精神!
(背景:2017年9月22日星期五晚九时许,楼上卫生间洗浴喷头坏掉。第二天一大早,我父女俩便开始试着维修,期间,俩人想法不同,高一声,低一语,意见不一致。此时小睿们在床上未起来。谁知她在隔壁听得明白。她要起来,妈妈刚下楼去了。我将衣服递上,与她一道下楼。这时,她的一句话,让人感触頗多。)
睿睿:你对我妈妈好好说话,我妈声音大。(意思我理解是:妈妈高声与你说话,好像有点态度不好,她就是那样大嗓门,谁让她是你闺女?你得谅解她,不要烦。再联系前天与外婆在客厅吃饭时说的一句话,如出一辙,耐人寻味,大人也不过如此。)
睿睿:不要说对方,心里想想就可以了!(大概是说,不要多指摘别人,对方的不足之处,心里知道就是了。人小语响。大人在孩子面前的言谈举止切不可太随意。)
2018年12月19日星期三上午。
听到车响和小睿的语声,大门打开,娘俩回来。
此时,外婆正在厨房准备炒肉做饭,不一会听到她问话:“肉里放的是醋?”在院踱步的我湊近厨房窗前回答道:“放错了?”话音刚落,爆炒声响,果然一股酸味扑鼻。我风趣地说“弄不巧,歪打正着,说不准会别有风味。”
女儿为小睿做饭,笑着站到厨房门口,叫了声:“爸,我学学假如是我妈做这事,你会咋说。”只见她维妙维肖的表情和声调引得三人笑声。接着外婆连忙补充我指摘人常用的那句话说:“干啥事,意怔。”“不致于吧!”我嬉笑沒趣的说道。
外孙女坐在桌前正吃着饭,见证了刚才的一幕。面条捞出,一家人坐在桌前用餐,我故意问小睿:“你的米饭酸吗?”“没放肉,鸡蛋炒的。”不一会,她看着我的脸,眨眨眼,一本正经这么说:
“外婆做错事你生气,你做错事找理由。”
“我哪生气?”仍不愿在孩子面前实话实说。不过孩子说的话让我斟酌良久……
一顿酸味浓浓的面条,吃出了一片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