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 焦琳娟
- 1229字
- 2025-02-17 18:48:56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韶关学院坚持教育改革,早在21世纪初期就开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8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高岐、任健敏两位教授结合轻工、食品、生物工程、农业、材料等专业的培养要求,以“少而精、精而新”、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提供较为广泛的知识平台为原则,主编出版了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并使用至今。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性、创业型“三型”人才的需要,根据我们多年使用本教材的教学体会,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修改和更新。在编写中,我们传承了削枝强干、去粗存精、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的编写宗旨,力求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反映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的时代特点。本书注重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透彻理解和掌握,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高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意识,强调严谨细致的分析推理。全书共分十一章,介绍了气体、溶液和胶体,化学反应基础,物质结构,定量分析概论,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分析,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及现代仪器方法简介等内容。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每章增加“本章小结”部分。
2.简化公式推导。
3.调整章与章之间的顺序,将“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分析”调整到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的最后部分进行介绍。
4.第一章由原来的两节增加为三节,补充介绍气体基本知识。同时,重新梳理有关胶体的知识。
5.将原来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整合为一章——化学反应基础,淡化反应进度。
6.在定量分析概论一章中,将判断离群值取舍的法置换为格鲁布斯法。
7.在化学反应定量计算中,用计量数比规则代替等物质的量规则。
8.在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分析中补充介绍物料平衡式和电荷平衡。
9.围绕原理—仪器—条件选择—应用这条线索,理顺分光光度分析法这章的知识结构。
10.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内容作为绿色分离富集技术的代表补充到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一章中。
11.在现代仪器方法简介中增加介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2.对各章的插图、例题和习题进行了修订和部分更新。
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焦琳娟(前言、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六节),黄冬兰(第一章),丘秀珍(第二章、第六章),洪显兰(第三章、第九章),任健敏、焦琳娟(第四章),徐先燕(第五章),龙来寿(第七章),莫云燕(第八章),蒋荣华(第十一章第一至五节)。本书承蒙韶关学院高岐教授和任健敏教授的大力支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教学经验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