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 焦琳娟
- 1199字
- 2025-02-17 18:49:23
思考题与习题
1.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电子天平未经校准;
(2)容量瓶与移液管不配套;
(3)滴定时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
(4)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5)标定HCl溶液用的NaOH标准溶液中吸收了CO2;
(6)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2.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如果滴定中用去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mL和20.00mL,读数的相对误差各是多少?从相对误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3.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4.解释下列术语:①滴定分析;②化学计量点;③滴定终点;④终点误差;⑤基准物质;⑥标准溶液;⑦返滴定;⑧间接滴定。
5.确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6.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
7.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
8.若H2C2O4·2H2O基准物质不密封,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9.标定酸溶液时,无水Na2CO3和硼砂(Na2B4O7·10H2O)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10.下列数据各包括了几位有效数字?
(1)0.0030;
(2)64.120;
(3)200;
(4)4.80×10-5;
(5)pKa=4.74;
(6)pH=5.2
11.测定某试样中氮的质量分数时,6次平行测定的结果分别是20.48%,20.55%,20.58%,20.60%,20.53%,20.50%。试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若此样品是标准样品,其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0.45%,计算以上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12.测定锑的相对原子质量的4次平行测定结果为:121.771,121.787,121.803,121.781分别用Q检验法和格鲁布斯检验法判断是否可舍去121.803这一数据(置信度P为95%)?
13.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结果:
(1)12.469+0.437-0.0356+2.10=?
(2)0.0325×5.103×60.06÷139.8=?
(3)
(4)pH=2.10,[H+]=?
14.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合金中铬的质量分数,每次称取试样均为2.00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1.02%,1.03%,1.01%;乙:1.018%,1.020%,1.024%。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
15.已知浓硫酸的质量密度为1.84g·mL-1,其中H2SO4含量约为96%。如欲配制1L 0.20mol·L-1 H2SO4溶液,应取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
16.计算下列溶液的滴定度
①用0.2015mol·L-1 HCl溶液测定Na2CO3;
②用0.1896mol·L-1 NaOH溶液测定CH3COOH。
17. 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1 NaOH溶液25~30mL。问应称取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多少克?如果改用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其称量范围为多少?
18.含S有机试样0.4710g,在氧气中燃烧,使S氧化为SO2,用预先中和过的H2O2将SO2吸收,全部转化为H2SO4,以0.1080mol·L-1 KOH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0mL,求试样中S的质量分数。
19.测定氮肥中NH3的含量。称取试样1.6160g,溶解后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将产生的NH3导入40.00mL,0.05010mol·的H2SO4标准溶液中吸收,剩余的H2SO4需17.00mL,0.09600mol·L-1NaOH溶液中和。计算氮肥中NH3的质量分数。
20. 0.2500g不纯CaCO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加入25.00mL 0.2600mol·L-1 HCl溶解,煮沸除去CO2,用0.2450mol·L-1 NaOH溶液返滴过量的酸,消耗6.50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并换算成含CaO和Ca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