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常用酸、碱、盐溶液的配制

案例分析

不论在实践应用中,还是在实验室,经常要用到不同浓度的酸、碱、盐溶液,因此,学会配制溶液,是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一、配制方法

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有以下三种。

1.直接水溶法

适用于易溶于水而不易水解的固体试剂,如KNO3、NaCl、ZnO、K2Cr2O7、邻苯二甲酸氢钾等的配制。

先算出所需固体试剂的量,用台秤或分析天平称出所需量,放入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后,再稀释至所需的体积。

2.介质水溶法

对易水解的固体试剂如FeCl3、SbCl3、BiCl3、SnCl2、Na2S等的配制,常采用介质水溶法。

称取一定量的固体,加入适量的相应酸(或碱)使之溶解。再以蒸馏水稀释至所需体积,摇匀后转入试剂瓶中。

水中溶解度较小的固体试剂如固体I2,可选用KI水溶液溶解,摇匀后转入试剂瓶中。

3.稀释法

对于液态试剂,如盐酸、硫酸和乙酸等的配制,常采用稀释法。

配制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所需浓溶液的量,再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

二、配制步骤

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溶质的质量、称量、溶解、转移、定容、装瓶、贴标签。如图1-20所示。

图1-20 溶液配制步骤示意

【项目1】常用酸、碱、盐溶液的配制

一、目的要求

1.能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掌握一些常见酸、碱、盐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二、基本原理

溶液的配制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之一。在配制溶液时,首先应根据所需配制溶液的浓度、体积,计算出溶质和溶剂的用量。在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如果物质含结晶水,则应将结晶水计算进去。稀释浓溶液时,应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原则,计算出所需浓溶液的体积,然后加水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在配制溶液时,应根据配制要求选择所用仪器。如果对溶液浓度的准确度要求不高,可用托盘天平、量筒等仪器进行配制;若要求溶液的浓度比较准确,则应用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等仪器进行配制。

常用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等。而在以后的实验中最常用的是物质的量浓度,下面将重点介绍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计算

(1)用固体溶质配制 计算公式:

式中 mB——应称取物质B的质量,g;

cB——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

V——欲配溶液的体积,mL;

MB——物质B的摩尔质量,g·mol-1

(2)用液体溶质配制 计算时先由上面公式计算出应称取溶质B的质量,再由下式计算出应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

式中 VB——应量取液体溶质B的体积,mL;

ρ——溶质的密度,g·mL-1

w——溶质的质量分数。

2.质量分数

以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的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浓度。

3.体积分数

(1)质量体积分数(m/V) 以100mL溶剂中所含溶质的质量(g)表示的浓度。

(2)体积分数(V/V)以100mL溶液中含有液体溶质的体积(mL)表示的浓度。

三、试剂与仪器

1.试剂

(1)浓盐酸   500mL

(2)氢氧化钠  100g

(3)重铬酸钾  100g

2.仪器

(1)量筒   10mL×1

(2)烧杯   100mL×1 500mL×1

(3)试剂瓶  500mL×2

(4)容量瓶  250mL×1

(5)洗瓶   1只

(6)称量瓶  1只

(7)表面皿  2个

(8)托盘天平 1台

(9)分析天平 1台

四、配制方法

在配制溶液之前,应计算出所需试剂的用量后再进行配制。具体溶液配制方法如下。

1.粗略配制

(1)计算固体试剂的质量或液体试剂的体积。

(2)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试剂或用量筒量取液体试剂。

(3)在烧杯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或直接稀释至刻度。

2.精确配制

(1)计算固体试剂的质量或液体试剂的体积。

(2)用分析天平称量固体试剂或用吸量管量取液体试剂。

(3)若为固体试剂,则要在烧杯中用少量水溶解,并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冲洗液也移入容量瓶中。若为液体试剂,则直接将吸量管内的液体放至容量瓶中。

(4)加蒸馏水至容量瓶体积2/3时平摇,继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

五、基本操作

(1)固体试剂的取用

①用干净、干燥的药匙取试剂,应专匙专用。

②注意不要超过指定用量取药,多取不能放回原处。

③取一定量固体试剂,可在称量纸上称量。腐蚀性或易潮解的固体应放在表面皿上或玻璃容器内称量。

(2)液体试剂的取用

①从滴瓶中取用试剂,不能将滴管伸入所用容器,滴管不能横放或管口向上倾斜。

②从细口瓶中取试剂,用倾注法。瓶盖倒放,标签向手心。加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引流。倒入试管中的量不超过其容积的1/3。

注意

①称量时尽量要精确,减小误差;②转移时不要溅出溶液,否则会导致浓度偏低。

六、常见酸、碱、盐溶液的配制

1.粗略配制500mLc(HCl)=0.1mol·L-1盐酸溶液

(1)计算 求出配制500mL0.1mol·L-1盐酸溶液所需浓盐酸(约12mol·L-1)的体积约为4.3mL,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配制盐酸溶液时应适量多取一点(如4.5mL)。

(2)配制 将小量筒量取的4.5mL浓盐酸,倒入500mL的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后再稀释至500mL,移入试剂瓶中,摇匀并贴上标签。

2.粗略配制500mLc(NaOH)=0.1mol·L-1NaOH溶液

(1)计算 求出配制500mLc(NaOH)=0.1mol·L-1NaOH溶液所需NaOH的量为2g。

(2)配制 在托盘天平上用表面皿迅速称取2g的NaOH固体于小烧杯中,用一定量的蒸馏水溶解,转移到500mL试剂瓶中,加水稀释到500mL,用胶塞盖紧,摇匀,贴上标签。

3.精确配制250mL0.1mol·L-1标准溶液

(1)计算 求算出所需K2Cr2O7的质量为1.2~1.4g。

(2)配制 在分析天平上称取K2Cr2O71.2~1.4g,放于小烧杯中,加少量的水,加热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计算其准确浓度。

七、思考题

1.是不是所有的溶液配制称量时都要用分析天平?

2.配制HCl溶液时,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如何计算的?

3.溶液配制好以后应怎样正确储藏?

思考与习题

任务一

1.有下列四组量子数,指出哪些组合不可能存在,说明理由。

(1)(3,2,2,+

(2)(3,0,-1,-)(3,0,-1,)

(3)(2,2,2,2)

(4)(1,0,0,0)

2.对于多电子原子,比较下列四组给定量子数的轨道能量高低。

(1)n=3 l=0 m=0 ms=+

(2)n=3 l=2 m=-2 

(3)n=1 l=0 m=0 ms=-

(4)n=2 l=1 m=1 ms=-

3.试分别写出27号元素Co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Co原子、Co2+的价电子构型,并指出元素Co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周期、族和分区。

4.根据S与O的电负性差别,H2O与H2S相比,哪个有较强氢键?

5.根据杂化轨道理论推测下列分子的杂化类型及空间结构,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

SiF4 BeCl2 PCl3 SiHCl3 BBr3

6.判断下列各组分子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作用力。

(1)苯和CCl4

(2)氦和水

(3)CO2气体

(4)氟化氢和水

(5)HBr气体

7.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对化合物熔、沸点有什么影响?举例并解释其原因。

任务二

1.已知HCl溶液的浓度c(HCl)为6.078mol·L-1,密度(ρ)为1.096g·mL-1。试用:(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3)HCl的质量摩尔浓度分别表示该溶液的组成。

2.请比较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的关系。

3.将合成氨的原料气通过水洗塔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28%(体积分数)二氧化碳,水洗塔的操作压力为1013.25kPa,操作温度为293K。计算此条件下,每千克水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已知293K时亨利常数kx为143.8×103kPa)

4.若干克M=400g·mol-1的不挥发的有机物溶于180g水中,测得该溶液在101.3kPa时沸点为100.468℃(水的Kf=1.87K·kg·mol-1Kb=0.52K·kg·mol-1,6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9.91kPa,水的摩尔质量为0.018kg·mol-1)。该题中水的凝固点取273.15K。

求:(1)溶液中该有机物的质量为多少克?

(2)该溶液在101.3kPa的凝固点为多少?

(3)该溶液在60℃时的蒸气压为多少?

5.在291K下HCl(g)溶于苯中达到平衡,气相中HCl的分压为101.325kPa时,溶液中HCl的摩尔分数为0.0425。已知291K时苯的饱和蒸气压为10.0kPa。若291K时HCl和苯的蒸气总压为101.325kPa,求100g苯中溶解多少克HCl?(提示: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溶液的总压等于溶剂和溶质的蒸气压总和)

6.在100g苯中加入13.76g联苯(C6H5C6H5)所形成溶液的沸点为82.4℃。已知纯苯的沸点为80.1℃。求苯的沸点升高常数。

7.90gH2O(A)中溶解某物质(B)2g,测得溶液的沸点升高0.0333K,求溶质B的摩尔质量MB。已知Kb=0.52K·kg·mol-1

8.在298K时,空气中氧的摩尔分数约为0.21,试计算298K温度下1dm3水中溶解的氧气体积。已知298K时,氧气的kx=4.40×106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