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宋明理学十五讲
更新时间:2019-11-29 15:34:30 最新章节:四 格物观
书籍简介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本书是北大哲学系明星教师杨立华教授所开公选课的讲义,全书从韩愈与唐宋儒学复兴运动开始讲起,系统地介绍了宋明儒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重点主题、重要的理学家(如宋初三先生、周敦颐、邵雍、程颢、张载、程颐、朱子、陆九渊、王阳明等)及重要的文化事件(如鹅湖之辩等),展现出这一时期儒学思想的蓬勃景象和精神气质。本课程在北大已经讲过四五年,在学生中口碑非常好,杨老师一贯举重若轻的讲课风格使原本相对艰深枯燥的理学,变得兴味盎然,非常值得向读者推荐。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在吸收西方有关正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家的政治正义、道德正义、精神正义等进行分层论述,是借鉴西方政治哲学理论对先秦儒家正义思想进行诠释的一种尝试。作者对先秦儒家正义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在精神正义、道德正义、政治正义三者中,精神正义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引领道德正义和政治正义。在先秦时期,以伦理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礼制统合精神、道德、政治而成了规定人们全部生活的伦理正义。哲学34.6万字
- 会员朱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人物,他集宋代理学和经学之大成。本书是“朱子经学与四书学”专题会议的论文集,内容涉及:朱子的四书学研究,四书学是朱子经学的研讨重点。朱子的五经学研究,朱子的易学和礼学得到重点讨论;传统朱子学问题再探,中和和道统问题得到重点讨论;朱子学与北宋道学的考察,重点讨论了朱子学的来源及其与北宋道学的关系;朱子学周边及其影响的省思,也包括朱子后学及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发展等诸内容。哲学24.5万字
- 会员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是先秦思想家老子的故里,是中国道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涡阳县委县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合作举办了“中国涡阳老子道文化国际学术论坛”,并精选部分学术论坛上发表的论文,编为《老子道文化研究》,以学术研讨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本辑为创刊号,收录了14篇文章,主要涉及老子和道家思想、道家经典解读、道教与社会,以及道家历史文献文本考证等几方面内容。哲学22.9万字
- 会员《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是麦大维先生积25年之力撰成的唐代儒学研究的代表作,将唐代儒学的演变与学者群体及学术机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学校与祭孔、经学、国家礼制、史学、文章观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每一领域独立成章,按照高祖及太宗朝、650-755年、安史乱后三个时段,依序梳理学术环境、学术活动和学术观点发生的变化,总结各领域及其子领域的学术发展轨迹,分析中央政府学术主导地位的渐趋弱化,以及学术与文学哲学42.7万字
- 会员本书梳理了前辈学者对于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三种处理路径:西化派、复古派和调和派,分析了其各自的独到和偏颇之处,尝试回到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张力源点,接续前辈学人的自觉探索和批判,重新审视中国走进现代社会的道路。全书对于现代化背后的“知识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知识创新”为中心,基于“知识体系”自觉来回应“知识主义社会”到来的理论方案,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相关方案反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资源。哲学21.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