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香慕斯

布鲁克林美食节的喧嚣声从三个街区外就能听见。周敏站在活动现场入口,手指紧握推车把手,上面堆满了食材和厨具。她的参赛证挂在脖子上,上面印着“龙亭中餐馆·周敏”几个字,看起来既陌生又熟悉。

“别紧张,”李晓琳从后面拍拍她的肩膀,“你的橙香威士忌鸭在网上已经小有名气了,今天那些人都是冲着你来的。”

周敏勉强笑了笑。过去一周,“筷子与叉子”的博文让龙亭突然涌入一批年轻顾客,他们拿着手机对照博客内容点菜,让老顾客们直皱眉头。但最让她忐忑的是,昨晚父亲出院了——虽然医生建议再观察几天,但他坚持要回餐馆。

“你告诉他美食节的事了吗?”林嘉豪推着另一辆载有电炉和小冰箱的推车走过来。

周敏摇头。父亲回家后只是沉默地查看了餐馆账本,然后早早休息了。她留了字条说今天有事外出,陈强会照看午餐生意——只字未提美食节。

“走吧,该去布置摊位了。”李晓琳轻推她的后背。

周敏深吸一口气,推车进入会场。数百个摊位排列在宽阔的公园草坪上,各国旗帜在微风中飘扬。她被分到“新锐厨师”区的23号摊位,位置不算显眼,但靠近中央舞台。

“这就是我们的战场。”林嘉豪帮她卸下物资,开始搭建简易料理台。

周敏机械地摆放厨具,脑海中却不断闪回昨晚的画面——父亲翻开收银台下的茶叶罐时停顿了一下,他肯定发现有人动过他的秘密食谱本。他会怎么想?会生气吗?还是会...理解?

“嘿,专注点!”李晓琳在她眼前打了个响指,“一小时后评委就开始巡摊了,你的'秘密武器'准备得怎么样了?”

周敏回过神来,从保温箱中取出准备好的鸭肉和酱料。但真正让她紧张的并非招牌菜橙香威士忌鸭,而是她临时决定增加的甜品——五香巧克力慕斯。这是她从未公开过的实验作品,将中式五香粉融入法式甜点,风险极大。

“你确定要加这个?”林嘉豪皱眉看着那盘精致的巧克力甜品,“太冒险了。”

“美食节就是要冒险,”周敏将慕斯放入便携小冰箱,“而且...我想证明融合不仅仅是主菜。”

准备工作刚完成,第一批游客就已入场。周敏的摊位很快吸引了一些好奇的目光——“龙亭”的中文招牌在一众英文店名中格外醒目。

“橙香威士忌鸭?这是什么组合?”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停在摊位前,他胸前的牌子标明是评委之一。

周敏的喉咙发紧:“这是用中式五香腌制鸭胸肉,低温慢煮后配橙子威士忌酱...”

“尝尝看。”评委递过一个小纸碟。

周敏切下一片鸭肉,淋上酱汁,撒上新鲜橙皮屑。评委细细咀嚼,眉毛先是皱起,然后缓缓舒展。

“有趣...非常有趣,”他舔舔嘴唇,“五香粉的温暖与橙子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而威士忌的烟熏味将它们串联起来。不平衡,但很有想法。”

周敏不知该高兴还是失望。就在这时,她注意到摊位不远处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深蓝色中山装,略微佝偻的背影。父亲?她的心跳漏了一拍,但那人转身时,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

“别分心,又有人来了。”李晓琳小声提醒。

接下来两小时,周敏忙得无暇思考。橙香威士忌鸭获得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爱不释口,有人摇头说“不伦不类”。而更让她意外的是,五香巧克力慕斯引起了更大争议。

“这算什么?中餐?法餐?”一位女评委质问道。

周敏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就是...好吃的食物。五香粉中的肉桂和丁香其实与巧克力很配,就像墨西哥的摩尔酱...”

“太混乱了,”女评委打断她,“美食应该有根,有传承。”

这句话刺痛了周敏。她正想回应,突然发现摊位前的人群微微分开,一个身影静静站在最前排——这次真的是父亲。周建业穿着那件她熟悉的灰色夹克,双手背在身后,面无表情。

周敏瞬间失语。父女隔空对视,周围的嘈杂似乎都远去了。

“请问,”女评委提高声音,“这道甜点的灵感是什么?”

周敏深吸一口气,目光没有离开父亲:“灵感来自...我的成长经历。在唐人街的中餐馆长大,在美国学校读书,在法国烹饪学校学习。这味道可能不属于任何传统,但它是真实的——是我的味道。”

人群中响起零星掌声。周敏惊讶地发现,父亲嘴角微微抽动,像是要笑又克制住了。他转身离开,消失在人群中。

“他来了又走了,什么意思?”李晓琳困惑地问。

周敏摇摇头,同样不解。但接下来的评审中,她不再紧张——无论父亲如何看待,她已决定坚持自己的烹饪理念。

下午三点,评选结果即将公布。周敏的摊位前聚集了不少被口碑吸引来的游客,最后一滴酱汁和最后一块慕斯早已售罄。

“各位参赛者,请到主舞台集合。”广播响起。

周敏挤过人群走向舞台,心跳如鼓。她看见父亲站在舞台侧边,依然沉默,但目光始终跟随着她。

“最佳融合创意奖,”主持人拆开信封,“龙亭中餐馆,周敏的五香巧克力慕斯!”

掌声响起,周敏呆立原地,直到李晓琳推她上台。接过奖状时,她下意识寻找父亲的身影——他站在原地,轻轻点头,然后转身离去。

领奖后,周敏婉拒了几家美食媒体的采访,匆匆收拾摊位。她必须赶回餐馆,面对父亲。

“你该庆祝的,”林嘉豪帮她装车,“这可是个大认可。”

“更大的挑战在等我,”周敏苦笑,“我爸看到这个奖状会说什么?'做甜品算什么正经厨师'?”

回到龙亭时已近晚餐时间。周敏推开门,风铃叮当作响。餐馆里坐着几桌客人,陈强正在招呼。而父亲——他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拿着那个熟悉的茶叶罐。

“回来了?”父亲语气平淡,“陈强说你参加美食节去了。”

周敏握紧手中的奖状,纸张在她手中沙沙作响:“是的,爸。我...得了个奖。”

她递过奖状,父亲接过来,眯起眼睛看了很久。然后他转身走进厨房:“进来吧,晚餐高峰要开始了。”

周敏跟进去,发现厨房灶台上摆着一盘她从未见过的菜——金黄酥脆的外皮下,隐约可见粉红色的肉块,旁边配着一种深色酱汁。

“这是...”

“尝尝,”父亲递过筷子,“我年轻时在马来西亚学的,当地人喜欢在炸鱼上加一种酸甜罗望子酱,我改良了一下,用在了猪肉上。”

周敏夹起一块,酥脆外皮下是多汁的猪肉,酱汁酸甜中带着一丝辣味,与她熟悉的任何中餐口味都不同,却莫名和谐。

“好吃!”她由衷赞叹,“为什么从没见你做过?”

父亲将茶叶罐放回收银台下:“老顾客不喜欢太新的东西。但今天...也许可以试试。”

周敏突然明白了什么:“你看了我的比赛?”

父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那本旧食谱,翻到中间一页:“我在马来西亚打工时,也想过把当地风味带进川菜。后来...后来有了你妈和你,就想着稳定最重要。”

他停顿一下,声音变得更轻:“你做的那道甜点...评委说得对,没有根。但根可以生长,可以伸展。”

周敏眼眶发热。这是父亲对她烹饪理念最接近认可的一次表达。她正想说些什么,前厅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就是这家!获奖的龙亭!”一群年轻人涌进餐馆,领头的举着手机正在直播,“我们要尝尝那个得奖厨师的手艺!”

周敏和父亲面面相觑。陈强慌张地跑进来:“周老板,突然来了好多客人,都问有没有'五香慕斯'...”

父亲深吸一口气,看向周敏:“你应付得来吗?”

周敏点头,迅速系上围裙:“但我需要帮手。”

“陈强,”父亲转向墨西哥帮厨,“你刀工不错,负责切配。我...我来炸这个猪肉。”

就这样,龙亭迎来了最不寻常的一个晚餐高峰——老顾客们困惑地看着菜单上没有的新菜式,年轻人们兴奋地拍照打卡,而厨房里,父女俩默契地分工合作,传统与创新的菜肴同时出锅。

打烊后,周敏瘫坐在椅子上,手指因长时间握勺而酸痛。父亲倒了两杯茶,推给她一杯。

“今天...不错,”他抿了口茶,“虽然乱七八糟。”

周敏笑了:“谢谢爸。”

“那个奖,”父亲指指放在收银台上的奖状,“收好。下次...多准备些食材,别让客人白跑。”

周敏鼻子一酸。这是父亲的方式——没有直接赞美,但已经是他能给出的最大认可。她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取出一个小盒子。

“这是我今天做的五香慕斯,特意留给您的。”

父亲犹豫了一下,接过盒子,用勺子挖了一小块送入口中。他皱眉咀嚼,然后眉头渐渐舒展。

“太甜,”他最终评价,“但...五香粉用得不错。”

周敏微笑起来。这评价比她想象的任何赞美都更珍贵。窗外,唐人街的霓虹灯与星光交织,照亮了龙亭崭新的招牌——在“传统中餐”几个字下方,有人用粉笔加了一行小字:“今日特供:橙香威士忌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