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海外,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扩大。在过去12年中,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排名稳居全球前三名,为投资目的地国家及地区贡献了4 432亿美元的税收,平均每年创造超过200万个就业机会。我国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为出海的重要力量,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与日俱增。

出海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考虑的问题。综观全球,那些耳熟能详的卓越企业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走出国门来实现全球经营和全球发展的。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要想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出海也是必经之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面临的重大选择。

实际上,中国企业出海之路从未停息,无论是基础设施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还是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领域的民营企业,它们都深耕海外、平稳发展。只是在疫情之后,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出海似乎按下了快进键,企业家们纷纷探讨出海的问题。他们尽管看起来很着急、很焦虑,但似乎已就“出海”达成共识,甚至有人喊出了“不出海,便出局”的警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从表面上看,出海是积极布局,实则其背后有更深层的动力与压力。我通过与企业家的深入交流,诧异地发现目前主动出海的中国企业并不多。很多企业被动出海,是受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内卷严重、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冲击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些企业并没有做好准备,反而是仓促上阵。一方面出于形势所迫,不得不出海;另一方面能力欠缺,准备不足。这就是中国大部分出海企业的现状。

中国企业出海新征途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复杂的海外市场环境?如何在海外做好产品?如何建立销售渠道?如何打造品牌?如何保障供应链安全?如何搭建和管理人才队伍?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如何实现有效的组织治理?如何解决合规问题?这些都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现实难题,需要它们客观冷静地思考以及理智有效地应对。

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问题?如何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如何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在海外经营企业?中国企业出海亟需精准、有效的指导,以实现在海外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我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多家出海成功企业的案例研究,以及多次与企业创始人闭门研讨,从产品、渠道、品牌、供应链、人才、企业文化、组织能力、合规等角度,对TikTok、SHEIN、Temu、华为、联想、TCL、美的、海尔、海信、闻泰科技、三一重工、东山精密、晶科能源、亿纬锂能、长城汽车、蔚来、小鹏、传音控股、人福医药、诺诚健华、名创优品、泡泡玛特、莉莉丝、石头科技、追觅科技等企业的出海之路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梳理中国企业出海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指南,推动它们在出海新征途中稳健前行。

本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是对当前中国企业出海趋势与挑战的观察与判断,第二章至第九章是针对中国企业出海在产品、渠道、品牌、供应链、人才、企业文化、组织能力、合规等方面的具体实操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基于理论研究,更结合了丰富的企业实践,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出海行动指南。

出海大潮的确已来临,这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我相信,对于踏上出海新征途并渴望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而言,本书将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航海手册,助其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