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精明的孩子们

尤其是张建军为他爸争取到一份城里的工作,要成为一名共荣的工人,以后吃上商品粮,深深刺激到她。

正如她男人所说,搞不好以后他们孩子都要靠他们四叔照拂。

考虑到这些,阿丽甚至有点担心张建军介怀她以前不冷不热的态度,现在显得格外忐忑和小心翼翼。

可看到张建军还叫她嫂子,没计较她以前的态度,她不由松了口气。

下次回娘家,她可以跟娘家人反驳了。

以前回娘家,她爸妈就没少说她男人,都劝她男人别管他堂弟,过好自己的日子,让自己老婆、孩子吃好点,那才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

说实话,那时候阿丽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要说对自己男人没有点怨言,那不可能。

有什么好东西,总想着先紧着张建军。

可原来真的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例子。

现在小叔子还没读完书呢!就已经开始发威,开始让家里人收益,其中就包括她的男人和孩子。

下次回娘家,爸妈再说她男人,她也有底气帮忙说话了。

聊了一会,张建军和刘皓走了。

老太太才撇了眼自己的大孙媳妇:“还好建军大气,没跟你计较,小龙小虎跟建军也亲近。”

阿丽硬着头皮笑道:“奶奶,我那不是头发长见识短嘛!”

“你知道就好,以后注意点。”

……

张建军和刘皓还没回到家,就看到一大群孩子围在他家门口。

“建军叔回来了。”

所有孩子转过头,脸上都洋溢着高兴、期待等表情。

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拿着金银花,或者知了壳。

金银花和知了壳能换糖和钱的消息已经在村里的小孩圈内传开,就连小龙、小虎和小花刚才都问张建军,他们表示明天也去捡知了壳。

“都排队,不要乱,一个一个地来。”张建军跟这群小孩哥、小孩姐说道。

说完,他让刘皓在外面维持秩序,自己则是返回房间,给人错觉是回去拿钱和糖。实际上,钱和糖都让他放在娃娃机内。

他五姐都看傻了。

刚才发现一堆孩子在外面,她问清楚缘由后,才明白怎么一回事。不要说小孩子,就连她都有些心动。

排在第一位的男孩子,鼻子上还挂着两注鼻涕,跟小虎一个德行,猛地一吸,咽了进去。

他的收获还蛮多,金银花有一斤上下,知了壳一小袋,估计有七八两左右。

“你要钱,还是要糖?”张建军问他。

小家伙毫不犹豫:“糖。”

钱在村里有什么用?买东西都要去公社,而且买东西不止要钱,还要票呢!他一个小孩子望洋兴叹。

最重要的是,如果他要钱,迟早都会被自己老妈光明正大、正气凛然地收走。

那还不如直接要糖呢!

张建军没有称,大概大概地给。

那小子得到7颗奶糖,高兴坏了,他长这么大还没拿过那么多糖,还是香喷喷的奶糖,美得他鼻涕又冒了出来。

“下一个,下一个。”张建军看到这小子又要吸鼻涕,赶紧打发他走。

别看这些孩子都不大,但都不傻,跟商量好的一样,全都要奶糖,没有要钱的。

好家伙!感情都防着自己老娘?

张建军还以为那几斤奶糖能吃很久呢!没想到,今天就发完了。换来的,是一堆的金银花,以及知了壳。

“建军,你收这些,别砸自己手里了。”五姐张晓雨担心道。

刚才那么多奶糖发出去,她看着都肉疼。

“五姐,放心吧!我在同德堂看过,干的金银花5块钱一斤,知了壳也有,但我没问收购价,明天去看看。”

说完,张建军让五姐有空就学一学如何处理、晾晒金银花。

比如不带幼蕾,不带叶子,采后放入条编或竹编的篮子内,集中的时候不可堆成大堆,应摊开放置,放置时间最长不要超过4小时。

晒花时切勿翻动,否则花色变黑而降低质量,至九成干,拣去枝叶杂质即可。

等等。

女孩子细心,干这些活就刚刚好。

“好!”张晓雨点头。

张建军爸妈回来,看到屋里一大堆的金银花,还有知了壳,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听了儿子的解释后,才不说什么,知道自己儿子的主意多。

而后,又看到桌子上的竹鸡炖蘑菇,红烧竹鼠,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两三天,家里的伙食质量直线上升。像今晚这一顿,以前过年才有这么丰盛。一时间,他们还没适应过来。

村里,谁家这么吃的呀?

“小皓,当自己家,不要客气!”张振邦跟刘皓说道。

“叔,我可没客气。”

吃饭时,张振邦还跟儿子聊到自己去上班的事,打算明天就过去,不要让人等。其实,他是怕夜长梦多,岗位被别人抢走。

现在城里的工作岗位多抢手呀!

“好,那我们明天一起去。”张建军点头。

“叔,别担心,有我大伯在,岗位别人抢不走。”刘皓说道。

明天他还准备求自己大伯,给建军一家安排个好住所,最好是靠近他们家的,以后串门方便。

“是呀!爸,不用紧张。以后刘伯伯是你的上级领导,没有人为难你的。”

听到这两人的话,张振邦稍微镇定下来。

他是真有点紧张,毕竟没上过班,没有经验,怕做错事,不是给自己儿子丢脸吗?

吃了晚饭后,大雄如期而至,三人检查下“装备”,立即出发捉黄鳝、田鸡等。想到能赚钱,刘皓的积极性很高,也不喊苦喊累。

甚至觉得好玩,时不时大喊大叫,跟打了鸡血一样。

三人努力了半夜,捉到的黄鳝才比昨晚多那么三五斤而已,田鸡基本持平,泥鳅有几斤,塘鲺鱼两条。

没办法!晚上出来赚“外快”的人太多。

接下来,黄鳝等收获只会越来越少,这是张建军能预见的事情。

还是老样子,其他人捉到的“货”全部委托张建军带去县城卖。当然,这一次他们识做了些,拿出几条黄鳝给张建军当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