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刘三吾方孝孺考校礼仪

朱小宝看了看和蔼的蓝玉,又环顾了一圈在场的武将们,他们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温和与鼓励。

朱小宝这才明白他们此番前来的用意。

原来是担心自己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会紧张怯场,所以给自己加油打气,撑腰助威来了!

朱小宝心中满是感动,站起身来,抱拳行礼。

“能遇到诸位,实乃我朱小宝之幸!”

蓝玉和一众淮西武将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

他们赶忙起身,以最庄重的礼仪回应朱小宝。

“能遇到你,是我们天大的幸运才对!”

“我们对你的忠心,天地可表!”

面对突然如此庄重的众人,朱小宝心里更加疑惑了,但他倒也没有扭捏,只是点了点头。

蓝玉等一众人再次开口道:

“日后,我们定当竭尽全力,护你一世周全,保大明万世太平!”

“只要是你指明的方向,哪怕困难重重,我们也绝不退缩,定会达成目标!”

朱小宝心里十分震撼,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究竟何德何能,竟能得到淮西勋贵们这般的敬重!

外面的暴雨依旧下个不停,屋内的气氛却热烈而庄重。

这或许是淮西勋贵们最后一次能如此毫无顾忌地与朱小宝交谈了。

此刻,他们无需在意身份地位的差距,也不用考虑长幼尊卑、君臣之礼。

蓝玉等人没有在朱小宝这里久留,他们心里清楚,今日来找朱小宝的肯定不止他们,后面肯定还有其他人会来。

朱小宝神情庄重地送走蓝玉一行人后,回到中厅坐下,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

马老头说冠礼要办得隆重些,他真没想到会如此大张旗鼓!

皇帝不仅会亲自出席,还将带着百官一同出面。

以前他还奇怪,自己为大明做了这么多事,皇帝却没什么表示,原来搁这儿等着呢!

朱小宝激动地端起茶盏,正准备喝口茶,外面就又出现了两道儒雅的身影。

两人撑着伞,缓缓走来。

朱小宝定睛一看,原来是刘三吾和方孝孺。

等到了屋檐下,他们收起伞,轻轻拍了拍身上的雨水。

朱小宝赶紧迎上去行礼。

“见过刘夫子、方夫子。”

刘三吾和方孝孺微笑着点点头。

随即,刘三吾便伸手去扶朱小宝。

“不必多礼!”

朱小宝满心疑惑,实在不知道两位夫子来此所为何事。

短短两天时间里,来找朱小宝的人接连不断,而且个个都大有来头,全是高官权贵。

六部的官员,淮西勋贵集团的人,还有国子监里颇有威望的夫子们……

就好像大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商量好似的,纷纷在这几天现身。

实际上,朱小宝并不清楚,还有许多人眼巴巴地盼着能来拜访他,只是根本没这个资格。

甚至到现在,不少人连皇长孙究竟是谁都还在暗中猜测。

期间也有人试着向六部的部堂打听,或者找淮西勋贵询问,可这些人都是人精,怎么可能把朱小宝的住址和名讳透露给旁人呢?

毕竟谁都清楚,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么好的结识皇长孙的机会,谁都不愿意轻易拱手让人。

刘三吾和方孝孺站在朱小宝面前,轻轻捋着胡须,眼神中满是和蔼。

朱小宝赶忙伸手示意。

“两位夫子快请坐。”

两人连忙道谢,随后一起坐下。

朱小宝满心好奇,蓝玉等人前脚刚走,刘三吾和方孝孺后脚就来了,而且还冒着这么大的暴雨。

他注意到两人的衣摆都被雨水浸湿了。

“两位夫子,要是有什么事,您二位让府上的人传句话就行,哪用得着亲自跑这一趟,我去拜访您二位才是呢!”

方孝孺笑着摇了摇头。

“这件事啊,我们还是亲自来才妥当。”

说完,他看了刘三吾一眼,刘三吾便开口问朱小宝。

“礼部有没有给你送《祖训录》呀?”

朱小宝点点头,回应道。

“前两天就收到了。”

刘三吾面带笑容,语气和蔼地接着问道。

“那里面关于礼仪的内容,你学得怎么样啦?”

“明天宫里要设宴,那可是个规矩多、人又多的场合,到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焦在你身上,礼仪方面可千万不能出岔子。”

自古以来,中华便以礼仪之邦闻名,礼仪贯穿了上下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可或缺。

皇宫更是将礼法看得无比重要,各种规矩严苛至极,还有给事中和御史专门负责监察礼仪,由此便能看出朝廷对“礼”的重视程度之高。

明天这个日子可不一般,刘三吾和方孝孺放心不下,所以亲自来考考朱小宝。

要是朱小宝对礼仪的理解或做法有不对的地方,他们就能当场给予指点。

总之,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朱小宝在明天的场合出现任何差错!

朱小宝笑着点点头。

“多谢两位夫子挂念,我学得差不多了。”

方孝孺说道。

“那我斗胆考你一考。”

朱小宝应了一声。

方孝孺问道。

“《祖训录》第六篇里提到,帝王生日的时候,应该如何行礼呢?”

朱小宝脱口而出。

“先在宗庙依照礼仪举行祭祀仪式,之后行家人礼节,百官前来庆贺,仪式结束后再设宴款待众人。”

这些都是《皇明祖训》里对大明礼法的明确规定,朱小宝早已牢记于心。

方孝孺暗暗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满意。

他看了一眼刘三吾,刘三吾接着问。

“那皇孙进献贺表笺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

朱小宝思索片刻,回答道。

“若是皇孙,就自称长孙某,封某,第几孙某,封某。”

“称呼天子为祖父皇帝陛下,称呼皇后为祖母皇后殿下。”

这些《皇明祖训》里的规矩流传到后世,让后人得以全面探究明朝宫廷的礼仪制度。

历史的魅力就体现在这里,每一份历史文献都承载着文明的传承,使后人能够借此了解先辈们的生活,见证历史的发展变迁!

朱小宝回答完,好奇地看着刘三吾和方孝孺,实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突然考自己《皇明祖训》里的这些内容。

刘三吾和方孝孺对视一眼,都满意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