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池农场
第二天醒来时,已经是早上8点一刻了。昨晚是这么多年来我睡得最放松的一晚,连梦都没做,浑身放松,不像以往睡醒时还有酸软或者将醒将睡的疲倦感。这里的针灸和推拿确实有一套。当然,这里的按摩床所特有的动态的完全贴合人体、将人体重量均衡分散支撑的特点也是个重要原因。
系统推荐了0.15kg豆浆,0.15kg草原豚牛奶,0.1kg深海明虾蒸饺,0.1kg苞菜粉丝馅包子,0.1kg凉拌天池牛皮菜丁,0.15kg高山杂粮粥,绿皮小香瓜1个,作为早餐。
豆浆很香很浓很润滑,只需少许甜味就很好喝,而不像我在冥王星时必需加很多糖才好喝。
豚牛奶是纯奶,不加糖,没有一丝膻味,奶香浓郁,像熬过的浓汤。
深海明虾的脆甜混合着筋道面皮麦香在淡淡酱香汁的烘托下味足而不腻。
软糯的苞菜和脆弹的粉丝伴着软香的麦皮,香软中又带着脆弹的有趣口感,让人惊喜连连。
高山杂粮粥半软糯半粒粒分明,就着脆嫩的天池牛皮菜丁,留给人的是清香而无丝毫腻味。
绿皮小香瓜香糯而不软烂。
变化就是营养,我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
这顿早餐让我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让我的味蕾和胃逐渐恢复活力,感受到食物蕴藏的美好。
以前在飞船上时,吃更像是一种维持生命的工作而不是享受:为了刺激食欲,太空食品用了太多调料,让人还愿意还有勇气去吃;但这又造成人们吃过后总觉得滞腻,口渴。我们总感觉像是在吃僵尸,久而久之自己也像是变成了僵尸,感觉迟钝,麻木,甚至没有了感觉。
稍微休息之后,我叫了辆车先到这艘飞船的天池农场看看。
根据船队系统介绍,这里的光照系统是模拟太阳在不同时刻的光线强弱和角度变化分布来调节的。
我首先到的地方是天池海带生长相对集中的地方。从飞车上下来,我发现已有些人影出没于海带林海中,宛如仙人。是的,靠近穹顶的重力加速度极小,人们穿着飞行防护服在这里散步就像在地上行走一样。这让我想起我们地球那些修仙的电影里的仙人。只是电影里的仙人也整天忙这忙那,除了衣饰和云气,其实看着和凡人没什么区别。这里的人的闲庭信步的自由自在的悠哉游哉的样子和气质,倒更符合我心目中对仙人的想象。
此处天池并非完全只有云海构成“地面”,也有一团团草一样或者苔藓一样的植物像厚实的一块块绒毛毯一样飘浮着构成时有时无的“地面”,一些藤蔓根须牵扯着这些浮动的地毯。人们有时行走在云海上,有时行走在地毯上。
在镀着片片金黄的云团中的各种植物如山如林,构成一幅灵动的倒影的水墨丹青,随云舒云卷而仪态万千。
阳光在倒悬的海带间若隐若现,让生长在牛奶般浓稠的云海中的海带有的如半透明的嫩绿色的翡翠,有的刚长出的嫩芽如近乎透明的冰种玉而带着金光,有的如深色的墨玉。可能由于重力加速度阶梯差分布较明显和倒垂生长的缘故,天池海带长得像钝头的领带:根部相对窄而厚圆,越往下越宽越薄,像是被重力拉长拉薄似的。
“你可以尝尝刚长出的嫩海带芽。”,飞行防护服提醒我。头盔面罩上显示建议采摘的部位。
我按示意掐了一片海带芽,放入口中。面罩靠嘴部位置自动滑开。海带芽有一股清甜,有一点粘,与凉拌口感不同,没那么脆,但更鲜,解渴。
“海带不是生长在海里吗?天池里应该没有海水吧?”。
“天池里确实没有海水,只有淡水。天池海带其实原本是种水草,只是在低重力加速度环境下变异成这种形似海带的植物,而且口感和味道有点像嫩海带,人们就把它称为天池海带。天池海带含水量很高,老的海带划开后可以收集到很多海带水,可以直接饮用。海带就像一个天然的过滤和调节水质的容器,有兴趣的话,可以现制一杯海带水。”,飞行防护服说。
“好的,试试呗。”。
按面罩上显示的操作方式,用飞行防护服递给我的一根带针管的瓶子,刺入示意的海带的顶部,很快就收集到一瓶海带水。喝一口,微微地清甜,比嫩海带芽清爽。喝过后,嘴里没有那种喝过饮料后的口渴和腻味感。
说是海带林,其实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鱼?!
是的,居然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像鱼一样游动的东西!而且有的个头超大,简直像是远古巨兽!我之所以注意到有这些生物,是因为有一条足有十几米长的灰青色巨鱼突然从一丛海带林中拐出,吓我一大跳!我头一个想法是遇到传说中的鲲。
“这是真的鲲吗?”。
“这是天池青鱼,主要靠吃海带为生,长有巨鳃和肺,可以在水气充足的空中呼吸。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天池中也生长有各种淡水生物和鸟类等等动物。”
“这是人工基因技术制造出来的新品种吗?”。
“不是的,很大程度上算是野生品种。当然,如果从整个飞船都是人造的角度来看,你也可以说是人工培育的品种。最初是在天池上设有汇流回流池和疏水系统,以便将凝聚在穹顶上的过多水珠疏导回收,省得整天时不时下雨。为了就地解决天池植物过快生长的问题,就在池中放养了各种鱼类和其他淡水生物,在池边放养水鸟等等。后来池中生物越长越多,在微重力环境下也很快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游出了汇流回流池,生长在天池森林中。有的长出了肺,有的长出了可以呼吸的表皮,有的长出了可以呼吸空气的鳃。这些动植物有的演变成个大的,也有的演变成个小的,也有个头变化不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户外一定要穿上防护服的原因。因为如果没穿防护服,你在户外随时可能被一条鱼或一只鸟或一头狼叼走。”。
我注意到海带林中有不少足球大小的石螺在啃食海带。
“这是石螺吗?这么多,不会危害海带产量吗?”。
“是石螺。相对海带来说,在合理范围内。”。
“在这里,它们有天敌吗?”,话音未落,海带从中忽然探出一把巨钳,只一下就把一只石螺剪裂,然后另一把较小的钳子把螺肉从螺壳中扯出来,塞入一个黑洞中,黑洞斜上方是一对棍子各顶着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眼球。好家伙,这一钳子下去,估计能把人腿剪断!我不禁瞪大眼睛,大气不敢出,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怦怦直跳。
“用不着担心,没什么东西能伤害到穿着防护服的你。相信你已经看到石螺的天敌了,天池青蟹。一只成年蟹一天可以吃掉五只成年石螺。而且人们也喜欢吃石螺。事实上,天池设有足够的传感器监测所有动植物的生长动态,控制比例,防止某一物种过度繁殖,危害生态系统的动植物多样性。”。
“天池青蟹有天敌吗?”。
“有的,有种黄绿鲇鱼喜欢吃这种蟹,有种天鹤也喜欢吃这种蟹。往左前方三百米就有一条天池黄绿鲇在捕食天池青蟹。”。
我启动防护服加速功能,三步并两步地在防护服导航下以10m/s的速度赶到黄绿鲇捕食现场附近。只见一条足有五米长的黄绿色鲇鱼正和一只约有0.6m见方的断了两条腿的青蟹对峙。青蟹张大两把钳子对着与海带几乎混为一色的黄绿鲇,身上的深深的齿印说明它刚被偷袭过。鲇鱼慢慢绕着青蟹转圈,青蟹警惕地盯着鲇鱼那宽扁的嘴随着鲇鱼转动。突然鲇鱼一甩尾巴,把青蟹一下子掀翻,然后冲上去张开大口一口咬住青蟹,咔嚓一声,那两排锯齿般的钢牙就把青蟹铡成两半,然后三下两下就吞了下去。
“这种天池黄绿鲇已经演化出了肺,还保留有鳃。”。
“难怪它的鳃部不怎么动。”。
“如果有兴趣的话,离这里一千米有三只天鹤在觅食,可以去看看。”。
“好的,过去看看。”。
在防护服帮助下,不到两分钟我就看到两大一小的三只身白嘴黑脚黑尾也黑的天鹤,小的正在用剑一般的喙凿穿石螺,吃里面的肉,而两只大的则在一前一后地围攻一只足有一米见方的巨蟹。尽管巨蟹的钳子十分吓人,估计一钳能把天鹤剪成两半,但却拿这两只灵活的天鹤毫无办法,顾得了前,顾不了后,巨蟹身上已给戳出好几个洞。站在巨蟹身前的较大的天鹤脖子一探,那尖尖的喙像一道黑色闪电般刺向巨蟹,巨蟹挥动钳子就夹过去,站在巨蟹身后的较小的天鹤趁机啄中巨蟹后心,巨蟹拼命挣扎,另一只天鹤则在巨蟹身上乱啄一通,很快巨蟹就停止了挣扎,被两只天鹤分成几大块。这时,那只小的天鹤也跑过来啄食巨蟹的肉。这些天鹤比我还高,只有约一半的身体的羽毛是白色的,其余是黑色的,看上去就像一只巨大的雪球长了黑色的尾巴。
我继续在天池中随意溜达。
在这里,很多东西不能以常理去想象是动物还是植物。当我以为某杈鹿角是属于某头梅花鹿时,走进一看,其实是这里称为天池鹿角的一种可以食用的菇。想想也是,这里怎么可能有鹿呢,又不是在陆地森林中。而当我好奇地踫一下一根长得有点像舌头的植物时,耳边刚传来“小心!”的警示,我身子紧张地僵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做任何其他反应,就被卷到一张大嘴里去了!好在防护服立即释放的高压电流起了作用,我马上被吐了出来!
“这里的微重力环境使得生物变异演化较快,有不少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演化出来。如果不是想逗乐子,不要随意触碰不认识的东西。”。
“逗乐子?有人这样做吗?”。
“有啊,这和人们故意触碰含羞草,挠怕痒树是一样的。”。
“含羞草和怕痒树可不会把人吞进肚子里。”。
“的确如此。不过反正不会造成真正伤害,不是吗?有的人确实会故意碰这种大嘴花体验一下被卷进去又吐出来的惊险。这其实提醒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
“我倒觉得像是对大自然的不敬,开什么玩笑,要不是有防护服,敢踫一个试试,估计就剩下一副张大嘴巴的骨头了。”。
“骨头都不会剩,如果没有防护服,大嘴花的强酸会把吞进去的一切都溶解掉。”。
我,回想一下差点成为大嘴花的养料,让我一阵后怕。
“我有个疑问,如果这里的生物变异演化那么快,会不会进化出一种身体能力极强的,大脑极度发达的,和人一样聪明的动物或者植物?”。
“你想说的是你们所谓的妖吧?”
“是的。”
“你们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其实是有着唯心主义的色彩的。说得好像是某种神秘的自然的或者生物自己的意志使得生物朝着某个必然的方向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似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难道不对吗?”。
“物竞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天择没有。世界本身是没有意识的,也就没有什么天择不天择,天从来不做选择。而所谓适者生存,也是句废话。不适应环境的,如果你还能看到他们的存在,那就说明不适者也仍在生存;如果看不到他们的存在,也就不过是对看到的情况的描述。”。
我,我刚想反驳,愣了一下,想想,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
“可是,生物进化不是确实有一定方向性吗?比如说,人类的出现,不正是进化的必然结果吗?”
“所谓的方向性,既存在也不存在。一切不过是物质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种互相作用,如果恰好形成收敛模式,也就是出现所谓某种程度上的方向性;而如果互相作用恰好形成发散模式,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明确的方向性。你们认为的所谓生物进化的必然的方向性,不过是忽略了那些曾经出现和存在过的物种而已。人类并非生物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仅仅是物质互相作用的一个可能结果。当然了,由于世界是无边无际的,即使人类的出现受限于种种因素而概率极低,在无限大的样本数量的基础上,出现人类的星系数量并不少。哪怕是亿万分之一的概率,由于样本数量的无限性,人类出现确实是必然的。但这种必然只适用于以无限大的世界角度来看,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星球。否则任何有生命存在的星球都必然有人类居住了。可我们探索过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出现人类的不足万分之一,尽管其中很多星球出现生命的历史已有数十亿年,有的生物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因为这些星系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或者是温和的变化模式,当地的生物很容易适应环境变化,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物质作用的变化根本不足以产生人类。”。
“听起来好像如果一个星球不遭点突然变故还出现不了人类。”。
“这你就说对了。我们的探索研究表明,那些很少发生物种根本性变化的星球,很少遇到陨石撞击或星球本身重大变化等等导致的巨变;而出现人类的星球恰好相反,总是那些遭受过大型陨石撞击和星球本身发生过巨变的星球。”。
我,这也能让我蒙中?“这么说来,生物都是环境变化的产物,物竞就没起到什么作用了吗?”。
“物竞不是没作用,而是不能以唯心主义的角度去看物竞的作用,而应该以物质互相作用的本质,以唯物主义的思想去认识和理解物竞的作用。比如天池鹿角,并不是这种菇有自主意识地故意长成鹿角的样子和其他生物进行竞争,没这回事,这不过是物质相互作用的无数个结果中的一个,你们所理解的竞争,是唯心的有自主意识的行为,而事实上不过是物质互相作用的反映。看似天池鹿角自主竞争成功了,其实不过是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其他形式存在。物质并没有消失,不过是以人们没在意的形式存在。当你把目光局限于真菌类生命形式时,你当然会觉得天池鹿角像是胜利者,这其实不过是以天池鹿角的标准来定义胜利。而实质上,天池鹿角更像是人类认可的幸运儿而已。”
“那么,动物的有目的的行为对动物进化或者你们说的演变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意识也是物质互相作用的特殊形式。动物的有目的的行为既会对自身产生作用,也会对环境产生作用,也就是改变动物内外环境,而环境的改变反过来又会改变动物。物质互相作用形成互为因果关系。当然,同样大小的力对不同具体物质形态改变的效果是不同的。这正是我们承认物竞有意义的原因,因为物竞也是物质作用的一种形式。”
“也就是说,你们把生物演变理解为物质互相作用的结果,并不必然具有方向性,而是取决于具体互相作用。”。
“是的。”。
“那么,为什么又肯定地认为不会产生妖呢?尤其是天池的环境更容易产生变异。”。
“这是因为物竞作用。当你说的生物具有强悍的身体的时候,就不会演化出强大的大脑,因为没有必要。这听起来像是有点唯心。换个更本质性的唯物的说法,是物质互相作用因为不存在更进一步的作用而不会产生更进一步的变化。强悍的身体已经足以满足生存需要,也就不会再发展出相反方向的能力,这也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作用与物质空间特性运动变化互为因果关系的一种体现,当生物演变进入某一互为因果作用模式时,就难以同时存在另一种互为因果作用模式的运动变化。可以说,正是由于原始人身体能力远不如猛兽,而大脑却比猛兽发达,所以才会在发展智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好像有种朝智力化发展的必然趁势的意味。”。
“并非如此,没有必然。人们看到的只是其中成功的一部分,而且可能是极少数的一部分。相当多的人类在演变的过程中因种种情况而并没有越来越聪明,而是长期停滞不前,甚至消失。几乎所有有人类的星球都存在同一时期人类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情况,有的已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有的还处于原始社会。所谓智力化趋势,仅在大的样本统计下才存在,不是什么必然,而是人类主动努力和特定环境作用的结果。你们以为存在所谓凌驾于事物本身之上的客观规律,这是错误的。所谓客观规律,仅仅是种认识。所谓客观,并非指规律是某种独立的存在,而仅仅是指对象本身是客观的,认识的态度是客观的,认识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规律仅仅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抽象化的认识,是在特定条件下抽象掉个性后的共性。”。
“听起来像是只有偶然。”。
“并不是只有偶然或者必然。事实上是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就世界的客观存在性而言,一切都是必然,也就是物质互相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的偶然,不过是因为我们不认识相关的作用而已。而就所谓的规律而言,则一切都是偶然而非必然,也就是说,必然都是偶然的,所谓完全以规律形式出现的都是偶然的,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作用是复杂的,理想化的条件是几乎不存在的。”。
说到妖,我突然想起一个疑问:“在你们发现的其他星球的人类中,有长得和我们差异非常大的吗?我感觉这里的人样貌和我们的差异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大。”。
“你们想象中的那是妖的形象,其实是资本为了自我美化和合理化而想象出来的假想敌。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妖魔化的外星人形象多是在阶级社会出现的,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这其实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野心和狂妄。我们那里也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人们就彻底抛弃了这种丑恶的观念,不再认为外星人可能是怪异而丑陋的,而可能和我们的差异不见得比同一个地球上不同人种差异更大。从我们探索过的众多有人类的星球来看,事实上也是这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既然人类也是环境的产物,而环境是千差万别的,人类应该也是千差万别的。”。
“人类确实是环境的产物,具体环境确实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我们认为,暗物质是构成这千差万别的环境的事物的最基本、最根本、最小的具体物质形态,从而构成具体的千差万别的环境的事物是具有最根本的共性的,这也是认识的可能性的根本依据。而大部分人类都经历了从森林到草原的环境变化适应过程,也就是说,是类似的环境变化的产物,所以样貌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直立行走,把手解放出来,是人类演变的共同条件之一。甚至森林部分变草原也很可能是其中一个条件。”。
“可是,不也有一些人类部落一直生活在森林中吗?”。
“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后来的结果,而实际上他们更可能是环境再次变化后从草原回归森林的人,或者是生活在草原和森林交界的人,或者是曾经生活在森林中较大空地中的人,因环境变化而在我们看起来像是一直生活在森林中。而且,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人类往往处于比较原始落后的状态。”。
“的确如此。”。
我正一边和系统讨论一边往前走,忽然眼前一片光明,然后看到了移动着的鹿角,不禁愣住了。什么鬼?难道这里还演变出了会走的天池鹿角?
很快鹿角就完全进入了视野。分明是头鹿在边走边吃草。我去,居然还真有生长在空中的鹿!
“这里怎么还有鹿?”。
“这是天池梅花鹿,是从陆地上的梅花鹿演变过来的。这里的藤蔓气生根连结在一起,一些鸟儿吃的草籽未消化完,逐渐在藤蔓上长出草来,变成了现在的天池草原,人们于是把一些草原动物也放养在天池草原上,这些动物也逐渐演变成天池草原特有的品种。”。
“这里有的动物长得这么大个,不怕对飞船造成破坏吗?”,当我看到居然有犀牛在草原上撒欢时,不禁疑惑道。
“飞船主体结构完全可以承受小的陨石冲击,没有动物可以对其构成危胁。一些小的设备设施可能偶尔会被破坏,船队系统实时监控,机器人会及时修复或者更换。这种情况一年也没几回。”
“你们在探索一些有生命的星球时,会收集一些上面的生物到船队里吗?”。
“会的,我们寻求一切变化。”。
“会有人不愿意加入船队吗?”。
“我们只收集灵长类以下的动植物,不会打扰灵长类动物或者人类。我们会避开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曾经造访过他们的星球。”。
“为什么呢?”。
“我们尊重一切人类的自身发展,不寻求主动影响和改变他们。毕竟说到底我们也只是一群无奈的逃难者,自己还没弄清楚未来会怎样。”。
“是逃离宇宙坍缩吗?”。
“是可能的宇宙坍缩,这并非完全明确的事。”。
“发动更多人类一起想办法不是更好吗?”。
“首先,我们自己还没弄清楚坍缩何时发生,如何发生。其次,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未必能在坍缩前离开这个宇宙,而且即使能离开这个宇宙,也无法保证进入到的宇宙情况比这个宇宙更好。最后,对于没发展到我们这个水平的人类,我们既救不了,他们也未必能理解坍缩,即使理解了,对于解决问题却无能为,也许徒增恐慌,有害无益。”。
“好像也是。对了,这里的饮食供应十分快速,而且食物吃起来感觉都很新鲜。就我们理解,现宰现摘肯定来不及。这里又是怎么做到既保证新鲜又保证快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呢?”。
“现宰当然不可能,准现摘倒是可以做到。实际上有赖于时间低温休眠保鲜技术和地下高速通道技术。对于动物类食材,我们首先预清洁,然后瞬间让其脑死亡,然后在地下的真空时间低温休眠保鲜加工工厂进行放血,分割,杀菌等各项处理。由于是真空条件,并且经过杀菌处理,所以食材不会腐败,而低温状态使得食材处于休眠保鲜状态。地下高重力加速度使得时间变化更慢,食材保鲜时间更长,保鲜程度更高。而对于非动物类食材,只需要经过清洁杀菌放到地下无菌无氧低温休眠保鲜库中就可以了。时间变化较慢让休眠的非动物食材处于准现摘的新鲜度,需要时再加工。所以人们可以吃到近乎现宰现摘的新鲜度的食物。而高速的管道运输配送系统则确保配送食材的新鲜和加工好的食物的新鲜。”
“这里的饭菜都是机器人制作的吗?”。
“是的。不过菜谱是人们在船队系统辅助下研发的。毕竟好不好吃,营不营养,最后只有人类自己知道。”。
“这么大块头的动物在这天上晃来晃去真的不会有危险吗?”,当看到居然有一群个头足有我见过的大象的两倍大的庞然大物在毫不在乎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浮动的草地上一上一下地随波逐流似地游走时,我不禁担心地问。想一想哪天在天池翱游时一头大象砸下来的情形都让人头皮发麻。
“这是天池象。不会有危险。其实长期生长在天池的物种有的看起来个头大,其实并不太重,有点像轻木,长得快,但结构疏松,比重小。你把它们想象成大气球好了。当然,它们的力气可不小。船队系统有实时监控预警响应系统,任何突发情况都会得到即时处理。再说了,人们在户外都穿着防护服呢。”。
一脚能把人踩扁的气球,我心想,不过,好歹有防护服让人放心。
“天池农场下面是翱游天池吧?”。
“是的,天池农场占据离穹顶大约五十米左右的空间,再往下十米左右是隔离区,隔离区往下二十米范围内是翱游天池区。”
见识了天池农场的规模,我有点明白为什么这样的飞船足以支撑那么多人丰富而新鲜的饮食需求了。这只是飞船海陆空立体种养殖体系中最小的空中体系的一部分,这规模就远远超过我们最大的飞船的种养殖体系规模数十倍了。而且这里的种养殖场所实际上同时也是人们休闲娱乐、探险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场所,难怪这里的人有着充足而舒适的生活空间。
回到住处,我叫了午饭,打算下午去看看高山立体农场的情况。
系统推荐的午饭是:0.1kg清蒸深海马鲛鱼,0.15kg红烧草原豚排,0.2kg炒红葱,0.1kg凉拌天池鹿角菇,0.2kg天池胖头鱼头汤,0.15kg山水香米饭,1个花脸苹果。
这里的深海马鲛鱼肉更紧实而不柴不韧,清蒸后脆而微甜。
草原豚是种青灰色的小猪,越老越香,肉却细嫩,骨细而硬,带皮带骨地红烧后肥美多汁而不腻,让我想起小时候吃过的红烧田鼠,味道超赞。
这里的红葱和我们的洋葱类似,只是更脆甜,香而不辣。
凉拌天池鹿角菇比香菇香,而且是脆口的。
天池胖头鱼头汤鲜浓香润无比,配上这里的香菜和香葱花,让人满嘴留香。
山水香米饭细长而粒粒分明、晶莹剔透,微粘而软硬适中,香软而不烂。这种水稻生长在山脚下的冷水田中,生长周期长,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丰富。
花脸苹果有拳头大小,香、脆、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