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苏眉觐见!“
三天后,我再次被带到金銮殿上。这三天,我被软禁在一处僻静小院中,清苦但不算严酷。看守的宫女们对我颇为好奇,私下里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显然对一个敢于女扮男装参加科举的奇女子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再次踏入大殿,我不再像上次那样慌乱。虽然前途未卜,但至少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殿内朝臣依旧众多,但气氛较上次平静了许多。宋仁宗端坐在龙椅上,面色平和,让人难以揣测他的想法。
“苏眉,朕考虑了三日,仍觉得此事不易处置。“宋仁宗开门见山,“你女扮男装参加科举,按律本当重罚。然尔才学确实不凡,若就此埋没,实为可惜。“
“李青山,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李青山上前一步:“陛下,律法不可废。臣以为,应依'欺君之罪'从重处置,以正视听。“
“欧阳修,你的看法呢?“
一位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正是当朝文坛领袖欧阳修。
“陛下,“欧阳修拱手道,“依律当罚不假,但也当考虑实情。此女虽犯欺君之罪,但动机并非图谋不轨,而是求学若渴,不得其门。若能加以引导,或可成为栋梁之才。“
“晏殊,你以为如何?“宋仁宗又问那位紫袍男子。
晏殊不假思索:“律法纲常,不可轻废。女子有女子之职责,男子有男子之使命,此乃天理。若因一时才学而破坏礼法,后患无穷。臣请陛下依律严惩,以正纲常。“
我听得心中冷笑:这晏殊倒是快人快语,一副冠冕堂皇的样子,看来是个顽固不化的礼教卫道士。
朝臣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支持严惩的,也有主张从宽的,场面一度混乱。
“安静!“宋仁宗一声断喝,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苏眉,你可有话说?“
我深吸一口气,迎着满朝文武的目光,缓缓开口:“陛下,欺君之罪,臣女认罚。但臣女所犯,乃是隐瞒性别,而非伪造文章欺骗朝廷。若论才学,臣女自问无愧于心。“
“正因为女子无门参与国家大事,才会有如此铤而走险之举。臣女以为,若能为天下女子开一条求学之路,国家必将因此增添无数人才。难道仅仅因为性别,就要放弃半数国民的智慧吗?“
我这番话说得恳切,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在安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晏殊冷冷一笑:“巧言令色!自古以来,女子相夫教子,安守闺阁,自有其存在之意义。若人人如你般不守本分,天下岂不大乱?“
我不甘示弱,直视他的眼睛:“晏大人此言差矣。女子相夫教子固然重要,但若能识文断字,精通诗书,难道不能更好地教导下一代吗?若能明白天下大势,了解国家政策,难道不能更好地辅助丈夫吗?“
“再者,并非所有女子都能嫁得如意郎君。那些孤苦无依的寡妇、弃妇,若无一技之长,又该如何自保?“
这一番辩论,让殿内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不少朝臣眼中闪过惊讶之色,显然没想到我会如此据理力争。
宋仁宗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却不表态。待辩论告一段落,他才开口:
“苏眉才思敏捷,辩才无碍,确实不凡。朕思来想去,既不能埋没人才,又不能废弃律法,当如何处置呢?“
他似乎是在自问自答,随即眼前一亮:“朕有一策,或可两全其美。“
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等待皇帝的决定。
“既然苏眉有治国之志,又确有才学......“宋仁宗缓缓说道,“朕决定,设立女相一职,由苏眉担任,专管后宫政务,兼听天下女子诉讼。“
“女相?“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仿佛有人在太监中间提出生育政策。
宋仁宗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既能让苏眉为国效力,又不违背男子为官的祖制。至于欺君之罪,就以此贬为惩罚吧。“
这个决定可谓石破天惊。朝臣们议论纷纷,有人表示支持,更多的人则摇头不已,认为此举有违祖制。
晏殊更是当场抗议:“陛下,此举恐怕有违祖制!女子入仕为官,古来无此先例啊!“
“无先例便不可为之?“宋仁宗眼睛一瞪,“那科举取士,太祖时也无先例,是否该废了?“
晏殊语塞,但神色依然不悦。
我跪在殿中,心情复杂至极。“女相“一职,既是恩典,也是惩罚。它让我能够为国效力,却也将我束缚在后宫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远离朝堂中枢。
但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开始,一个打破传统桎梏的开始。
“臣女叩谢陛下隆恩!“我深深叩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离开大殿时,我看到晏殊站在一旁,目光复杂地看着我。那眼神中既有轻蔑、愤怒,也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让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他察觉到我的目光,冷冷转身离去,背影孤傲如寒松。
我苦笑一下,转身跟着引路的太监,前往我的新住处——女相府。
看来,我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已经有了第一个对手。而这个对手,不仅才华横溢,还固执己见,将会给我带来不小的麻烦。
但这又如何?既然敢于打破传统,就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