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角镇狂涛,少帝再闯龙潭道。困龙阵里,三王血祭,玄符锁窍。定海珠鸣,周天星斗,鸿钧遗照。叹云中子恶,魔神将醒,灵脉危、谁能料?
诗曰
少帝挥犀破雾行,龙宫血祭正狰狞。
三王锁柱精血尽,万鬼号波战气盈。
符化玄武吞海岳,珠承道韵照幽冥。
忽闻杨戬刀光至,混沌初开劫又生。
却说少帝得方寸山樵夫点化,持灵犀角乘扁舟至东海,见白龙敖明被玄铁链锁于礁石——
链上符文与此前魔将甲胄、云中子符印同源,触之如灼铁烙肤。
敖明甩尾击碎浪花,龙目泣血:「敖广被云中子以『玄天摄魂符』钉入灵台,正以三海龙王精血为引,在水晶宫祭炼玄天真武法体!
北海敖顺死守灵脉眼,已遭玄天教长老围攻!」其声如裂帛,与龙骨碎裂之音呼应。
话音未落,海面突冒青焰,七十二夜叉破水而出,三叉戟刻「玄天灭灵纹」——与初遇魔兵纹路分毫不差。
为首夜叉正是漏网魔将,额心残符渗黑血,舔唇阴笑:
「灵脉血香比魔血更浓!」
戟风夹着尸油味扑面,少帝举灵犀角相迎,忽觉海水如沥青缠腿,寒意直钻丹田,夜叉背后黑雾中浮沉着往昔战死的修士残魂,伸手抓挠状似索命。
少帝急掐「灵宝通玄诀」——诀印与玉简「北斗握机图」重合,指尖蓝光凝「破魔印」,大喝:
「灵犀引灵,万邪退散!」灵犀角爆星光刺入海底,海面澄清如镜,映出夜叉真身竟是「九魔阵」白骨所化。
夜叉首领吹骨螺,音如钢针刮铜钹,数百鲛人尸体浮起,眼眶射出玄铁骨刺——材质与魔兵一致。
少帝将灵犀角插入海面,金光扩散成「北斗镇魔图」,骨刺触之尽碎,化作荧光中显「紫微」二字。
水晶宫方向龙吟震天,定海神珠化二十四流光——
珠身纹路与紫微仙君曾展示的「鸿钧天道图」暗合,结「周天星斗阵」。
少帝神识触珠芒,耳畔响起仙君临终传音:
「定海珠含鸿钧道韵,可破以杀证道之术!」
踏灵犀角所化冰桥入龙宫,见三海龙王被玄铁链锁于「四海灵脉柱」:
南海敖明、西海敖闰颈缠「玄天绞魂链」,链纹与云中子符印同宗;
东海敖广眉心嵌完整玄天符,符上「玄天真武大帝」字样与残片铭文一致;
北海敖顺倒在灵脉眼旁,手中「定海神针」断裂三截,断口处隐约可见「如意」二字,七名黑袍长老正施「七煞炼魂阵」,阵纹与初遇魔阵同源。
「敖广是傀儡!」
少帝挥灵犀角斩链,剑光映出云中子藏于柱后,其手持「玄天聚魂灯」——灯油翻滚着修士精魂,狞笑道:
「三王精血已融玄黄鼎,吾主即将破鸿蒙而出!」
袖口翻处,灯中飞出数百魂幡,幡面皆绘少帝往昔战斗场景。
海面炸裂,千丈玄武巨像踏浪而来,龟蛇锁链刻满灭灵咒文,口中喷出的黑焰与幽冥鬼火同色。
定海神珠受咒牵引飞向玄武眉心,珠中敖明虚影突然咳血,血珠化灵犀星光,传音:
「少帝!玄武左目是盘古幡残片,右目是通明殿门钥!」
少帝眉心帝星痣骤亮,与残片共鸣出先天八卦纹样,云中子趁机掷「玄天锁魂符」,符文与少帝识海中「紫微血书」剧烈对冲,
剧痛中忽见未来幻象:石猴持金箍棒搅海,灵犀角与定海珠化桥托住将倾东海。
千钧一发之际,杨戬踏三尖两刃刀破空而至,刀刃与灵犀角同泛蓝光,朗喝:
「妖孽休猖!」刀光劈开符印,玄武龟眼流下混混沌泪,泪中映出紫微仙君陨落画面。
巨像发出双重声音:「救我……杀我……」蛇信吐出残符,
上书「通明殿暗阁·混沌契约」——残符浮现鸿钧与玄天真武大帝血誓:
「以万灵为刍狗,重立混沌天道」,血字与少帝眉心痣共鸣,显「帝星镇脉」反咒。
杨戬单膝跪地,三尖两刃刀插入海面:「末将杨戬,奉玉帝旨查通明殿异动。
三圣母曾言,灵脉崩则华山倒,故来助少帝一臂之力。」
刀刃映出少帝前世与杨戬共战魔神画面,刀身「清源妙道」四字与少帝灵犀角「镇脉」二字共振。
冰桥骤响樵歌:「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少帝循声望去,见樵夫负薪立于冰晶穹顶,斗笠玉串与紫微道冠配饰相同。
樵夫抬手挥斧,灵脉眼青焰化「斜月三星洞」沙盘,洞门石刻显「玄天真武曾修于此」。
「速取通明殿『乾坤鼎』镇魔神。」
樵夫将斧抛向北海龙王断针,断针缠龙筋复还,化作如意金箍棒雏形,棒身刻「灵脉为骨,玄铁为皮」。
少帝以灵脉本源水浇灌,棒身「如意」二字泛金光,「此针与海珠、灵犀,乃鸿钧『灵脉三器』。」
蓑衣飘落处显「方寸山樵夫」玉佩——刻有少帝前世与菩提论道画面。
樵夫化清风前留下一句低语:「石猴出世之日,便是你我重逢之时。」
【章末诗】
龙宫血祭破困龙,海珠引道韵千重。
玄武双声迷本性,杨戬单刀赴险峰。
帝星痣映通明殿,灵脉眼藏混沌踪。
欲解玄天真武劫,且向灵霄探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