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机
- 饭都吃不上了还修什么仙
- 风雪漫
- 2641字
- 2025-05-14 22:15:23
灵魂世界一片灰蒙蒙的,阴风阵阵。
但原本沉寂的村子,在赵二牛眼里变得不一样了。
村子像是被红外摄像头扫描了一样,犄角旮旯的蛇虫鼠蚁身上发出朦胧的红光,在他面前无所遁形。
即便藏在地下,一举一动也能被他看的一清二楚。
赵二牛没想到,被饥荒折磨的近乎荒芜的村子,居然还藏着那么多活物。
尤以老鼠居多,它们好像没受灾害影响,成窝成窝的深藏在村子各处地下,晚上到处乱窜。
老鼠多了,黄鼠狼和蛇便也少不了,也均匀分布,深藏在各处,有十数条之多。
赵二牛发现自己家土房子屋顶瓦片下就盘着一条大花斑长虫,正好在他床的正上方。
村里的“热闹”不止这些小动物,还有死人。
很多魂魄在村中徘徊,来往穿梭。
时不时有成群的游魂从别处经过村子,村子里便有魂魄加入游魂队伍离去。
同样是灵魂状态的赵二牛对此并不恐惧,他主动靠近一些游魂,试图交流,却发现这些游魂都是无意识状态。
细看面容,都是皮包骨头,双眼空洞,张着嘴巴。
饿死的。
“唉!”
赵二牛暗叹口气,他想自己如今也差不多是这副鬼样子。
“孩他爹,这件事如果被发现了,会不会被枪毙啊?”
赵二牛听到了有人说话,低头才发现他不知觉间飘到了村长家上方。
村长和他媳妇躺在床上,正在窃语。
“被发现?怎么发现?村里刺头都逃荒去了,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他们去镇上都费劲,哪能知道县里公文真假?放心,隔壁几个村都是这么干的。”
“那也得小心,王会计他们得拉拢。”
“这个当然,扣逃荒村民的这部分粮食,村部每人都有一份。”
闻言,赵二牛冷笑了下,离开了这里。
世间这些腌臢事他看的太多了,懒得生气。
最底层的村民,永远是被盘剥的那一方。
走吧,走吧,离开这个世界,下辈子投个好胎。
正好这时又有一队游魂经过村子,赵二牛便加入了进去,游魂们虽都无意识,但队伍却像有指引一样,都朝着一个方向飘荡。
很快,队伍出了村子,飘到了田野。
广阔的田野上有数支游魂队伍飘荡,都朝着同一个目的地。
终点,应该就是投胎的地方吧。
赵二牛看了看脚下,田野里麦苗寸许,长势很差,一眼望去尽是贫瘠。
但贫瘠的田野泥土里也泛着诸多红光。
那是藏在地下的鼹鼠、蝲蛄、青蛙、蟾蜍、刺猬,甚至还有野兔。
尽管饥民已经把田野里能吃的东西筛了一遍,但总还有漏网的。
摇摇头,赵二牛继续跟着游魂前进,就在即将出村子地界时,他的灵魂体突然变得不稳定起来,越发透明,似乎随时会烟消云散。
赵二牛连忙后退了几米。
灵魂这才稳住。
他心中惊恐万分,刚才那一刹那,他突然有种濒死的感觉。
“难道我还没死?”
看着前方逐渐远去的游魂队伍,赵二牛心中狐疑,却是再没敢越界,转身回了村子。
飘荡到家门口,刚要进屋,赵二牛发现隔壁小菜根家里似乎有古怪。
他飘进了小菜根家,只见她家院子里有一名穿着一身青衣的小女孩,赤着脚低着头,在灶房和堂屋间来回走动,似乎在找什么。
“小彩霞。”
赵二牛喊了一声,对方并没有答应他。
摇摇头,赵二牛转身飘回了自己家。
从记忆中得知,这是小菜根的二姐,名叫彩霞,去年饿死的。
虽不解她为什么还停在家里,但由于她也是游魂状态没法沟通,赵二牛便也没浪费时间。
到了自己床边,赵二牛扑向了自己身体,一个激灵,再次睁开眼,强烈的饥饿感重新袭来,周围一切也变得无比真实。
“我没死。”
对于灵魂出窍的异状,赵二牛想不出所以然。
只当是穿越而来的灵魂还没和身体完全融合了。
院子里依旧被月光铺满,屋里黑乎乎的。
赵二牛盯着正上方屋顶发呆,如果灵魂出窍状态看到的没错的话,那上面藏着一条大花斑长虫。
不知不觉睡了过去,这次赵二牛没有再次灵魂出窍,醒来已经天亮。
咚咚咚!
刚起床,赵二牛正在帮小菜根穿衣服,外面就有敲门声传来。
开门后,发现来的是附近的杨婶。
她枯瘦一张脸,颧骨凸起。
“二牛,咱这一片青壮年都逃荒了,就剩我和你杨叔。以后你和小菜根有啥困难,尽管来找我们,甭客气。”
她身后不远处跟着她的丈夫杨大壮。
这个秃顶的男人手拿一根木棍,在路边翻着什么,时不时往这边看。
“嗯,先谢谢您和杨叔了。”
赵二牛礼貌笑了笑。
“乡里乡亲,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杨婶伸头往院子里看了看,问道:“小菜根呢?”
“在堂屋,刚起床。”
又聊了两句家常,杨婶便离开了。
关上大门后,赵二牛有种古怪的感觉。
记忆中,杨大壮夫妇不是多热心的人,和赵二牛父母也没多少交情。
应该是家里遭了大变故,性格改变了。
赵二牛猜测。
杨大壮夫妇有三个孩子,到现在陆续都病死饿死了。
摇摇头,赵二牛进了灶房。
还有几个窝窝头,今天早餐依旧是吃窝窝头。
赵二牛开始生火烧水,小菜根一瘸一拐的摸索着进来帮忙。
她穿着一双红色布鞋,很秀气,只是鞋子里的一双脚,肿的像紫萝卜,看着就心疼。
“二牛哥,给。”
小菜根蹲在后面,给赵二牛递柴禾。
柴禾堆里的柴也分上下等,像麦秸秆、谷壳、玉米杆以及散碎树叶都是劣等的;
而木棍、干牛粪、豆秸秆、玉米芯这些都是上等柴禾。
农户一般都是先紧着劣等柴禾烧,小菜根很懂事,递来的都是散碎柴禾。
但也有失误的时候,现在她就抓到了一小根玉米芯递给赵二牛。
拿到玉米芯,赵二牛刚要丢进灶肚里,突然停了下来。
在当地,人们管它叫大黍瓤子,也叫玉米棒子。
赵二牛也想到了棒子。
前世韩国人之所以得了这么一个外号,就是因为他们直到二十一世纪还吃这玩意,在超市食物货架上随处可见。
“二牛哥,怎么了?”
小菜根察觉到赵二牛的异常。
赵二牛把玉米芯掰成两段,拿一段递给小菜根:“你舔一下看看啥味。”
小菜根小心翼翼的伸出舌头舔了下玉米芯断处,随后表情变得惊喜:“甜滋滋的!”
甜味,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奢侈。
“嘿嘿!”
赵二牛也舔了下另一根,确实有极淡的甜味。
“今天早上我们就吃它了!”
心中感慨着天无绝人之路,赵二牛和菜根把柴禾里所有的玉米芯挑了出来。
有十一根,他全丢进了锅里。
大火猛煮,将玉米芯熬的一碰就烂,捣碎后像纸浆一样翻滚,灶房的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别样的清香味。
两人馋的直咽口水,赵二牛又往里撒了两小把玉米面,一点麦麸,捏碎了两片白芋干丢进去。
又一番熬煮,锅里的食物浓稠了许多,香气里也混着更为醇厚的谷物味道。
这一锅玉米芯粥能出五六碗,够两人吃一天了,而他们用掉的粮食,只有几两而已。
“来,尝尝。”
赵二牛给小菜根盛了满满一碗稠的。
她端起大碗,沿着碗口吸溜了一圈,小脸上立刻洋溢出幸福。
“嗯!又稠又香!”
突然,她脸色一变。
就在赵二牛疑惑时,她从嘴角捏出了一条寸长的白色小虫。
“二牛哥,我吃到肉啦!”
小菜根难掩惊喜。
赵二牛释然笑了笑,玉米芯里经常有这种小肉虫,这可是高蛋白,算是意外收获。
“二牛哥给你吃吧!”
“你吃你吃,说不定我碗里也能吃到肉哩!”
今天早上,两人吃到了今年唯一一顿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