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志强红着脸说:“啊呀呀,我爷爷又来了,耳朵听起毛了。”

见没人迎合,赵志强只好说些讨爷爷欢心的话:“爷爷,要不你说说我们家是咋来的。”

赵作鹏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打开了话匣子:“清同治九年,你太爷刚到世上,长江沿岸发生特大洪水,陕西宝鸡大旱,泉水干涸,饿死人无数。清光绪四年,华北大旱,史称‘丁戊奇荒’,波及陕西宝鸡,这次你高祖爷爷一家没有扛住,全家人跟着村民逃荒了。

这年,你太爷八岁,一个大家族上千口人各奔东西逃荒,看哪儿能活命,就往哪儿跑,别断了根。你太爷的祖上是宝鸡大户人家,由于天灾人祸,一家三口向甘肃一带逃荒,逃到会宁时你高祖爷爷、高祖奶奶快饿死了,为了活命,两人商量,把你高祖奶奶十个银圆卖给大户人家,这样双方都能活命了。”

赵志强好奇地问:“爷,我高祖奶奶卖给谁了?”

赵作鹏幽幽地说:“虽是灾荒年间,但你高祖奶奶被一个有钱人看上了。卖妻之前你高祖爷爷一滴眼泪都没掉,卖完后,转身如老牛一样叫着大哭。”

赵志强不屑地说:“卖了还哭啥?没良心。”

赵作鹏有些尴尬,说:“你高祖爷爷难啊,要活命!”

赵志强又问:“那高祖爷爷有钱了,活下来了吗?”

赵作鹏情绪有些波动,说:“你高祖奶奶说,后来你高祖爷爷托梦,说他回宝鸡的路上被歹人暗害了,银圆被抢走了,后来果然杳无音信。那时,你高祖奶奶二十多岁,长得好看,身穿素白旗袍,越发显得乌发秀眉,肤如凝脂,身材高挑,说是赵家先人一眼就相中了。你高祖奶奶要带着你太爷改嫁。赵家先人问这娃咋办?

你高祖奶奶说:‘不要娃,渭河就是我的去处。’赵家先人啥话没说,雇了辆车把他俩接走了。’”

“你太爷祖上是陕西宝鸡的,要记住,原姓张,后来才姓了赵。赵家先人祖上是山西大槐树人,我们不是。”

赵志强一脸疑惑地问:“爷爷,你去寻过我高祖爷爷吗?”

赵作鹏说:“我解放后去过宝鸡,试着找了,但你太爷走得早,信息太少了,没法找,宝鸡也太大了。

“你高祖奶奶在赵家又生了三个娃,就是你太爷的三个弟兄,长大后几人有了嫌隙。你太爷为了争口气,吃了好多苦。分家后,他就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硬是一把苦一把汗地挣下了这份家业。你太爷要强,但心里苦,人家三兄弟,年纪轻轻就有好几个娃了,他快五十岁时才有的我,单枝枝。

“我懂事早,十多岁就成了秀才,你太爷走后我把家苦成‘十对牛’的好光阴,你们要是能比上我也算有出息。你大只会种地,也没文化,常被人欺负,被人看不起。到了你们这一代,我们家终于人丁兴旺,你们兄弟四人,你二爸家两个,比我们两代单传强多了。但你何时考个功名,给我们家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你心里要装个事,别天天光想着耍。”

赵作鹏唠叨个没完,赵志福听得不耐烦,便挺胸抬头地说:“您老人家消消气,让强儿放吧!等我考上大学,挣了大钱,让您老人家享福。”

赵作鹏听了三孙子的话,一下消了气:“我最爱听孙子的这句话了,爷爷等着呢。”说着便背着手回了上房。

赵万里盘腿坐在上房炕上,火炉上熬着罐罐茶。茶熬好了,赵万里忙往父亲的茶杯里续上一杯热茶,高兴地对着房门外说:“我福娃有出息,哪像强儿混球一个,惹爷爷生气。”又回头对父亲说:“大啊,我也老大不小了,你老不要对娃娃说我没文化、没出息,给娃娃长不了精神。”

在赵志强的印象中,春节前后,就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是魂牵梦萦的期盼,是中国人的浓浓情结、精神深处的民族烙印。

从小年开始,年味渐浓。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母亲叫“祭灶日”,这天她要祭奠灶神,虔诚祈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神上天后初四才回来,这段时间人间无神仙管辖,百无禁忌,泥墙动土、胡吃海喝、婚嫁迎娶,都平安无事。父亲说是“赶乱岁”,忙和一锨泥把墙抹一抹,说一年内动土不犯忌。

到了二十四扫尘日,母亲催一家人扫穷土,擦洗得窗明几净,送走穷运、晦气。

二十五接玉皇日,父亲虔诚地说:“玉皇大帝要下界巡视人间善恶,

并定来年祸福,家家要祭拜玉皇祈福。主要是一家人要和睦相处,在这一天和之后的日子里,人们起居、穿戴都要干净整洁,相互之间要谨言慎行,不准吵架骂人,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博得玉皇大帝欢心,来年降福。”

二十六洗福禄日,赵志强最开心,这两天家里要集中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春。最重要的是他可以穿上新衣裳到处炫耀了。

二十七到二十九是家家户户赶年集、备年货、贴年红的日子。父亲盘算着要备什么年货,让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个好年。二十八、二十九也是母亲展示她巧手的日子,她用红纸剪出喜鹊蜡梅、丹凤朝阳、猴子献桃等图案,赵志强对母亲崇拜得无以复加。

大年三十才贴春联、门神。这天家家置酒办宴,亲友往来叫“别岁”。除夕夜大年夜是一年中最美的一天,这永远的美,留在人们的心田里、生命里、血液里,相伴一生。

大年初一这天要祭岁神。天一亮,赵志强就被院子里的三声炮响轰醒了,原来父亲赶早放开门炮,开财门迎喜神。接着父亲虔诚地焚香致礼,敬天地、拜岁神、祭列祖。在吃早饭之前父亲要先给爷爷拜年,然后叫赵志强兄弟给爷爷拜年,父亲说:“拜年是感念先人的养育之恩,尽人子之责,树人子之榜样,这样的礼节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