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尽
- 梦游现代后回去的崇祯爆发了
- 叫天
- 2058字
- 2025-05-13 00:02:19
这一刻,周皇后动容了。
都说死者为大,华夏人自古以来都很重视死后的事情,尤其是帝王。
因此,一般皇帝登基之后,就会第一时间为自己将来的陵寝选址,然后修建。
但是,崇祯皇帝没钱,因此登基十三年以来,压根就顾不上陵寝。
崇祯皇帝的难,周皇后自然也知道,但是她真的不知道,原来皇帝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
这一刻,她意识到自己做得实在不够。身为皇后,替皇帝分担的还是少了。
于是,她便柔声安慰道:“陛下,天无绝人之路,臣妾听说镇东将军打了胜仗,这是好兆头,至于灾情,往年不也有么,说不定很快,老天就会下雨了,……”
一般来说,她这安慰确实没错。
但是,崇祯皇帝是在梦中知道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的,此时听到周皇后的话,他便立刻大声打断道:“不,你根本不知道,今年没雨,黄河都要断流,知道么?易子相食,遍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北直隶等等,十室九空,贼灭不尽,必然卷土重来。面对如此重灾,地方官吏还想着瞒报。到时候,贼势已成,朝廷再无克制之力,懂么?”
他也是真得急,必须要尽快救灾才行。可要救灾,就要钱粮,而如今,有钱粮的,就是权贵乡绅。可他要是动他们的钱粮,皇子已经不保,然后就可能是他。因此,那幕后凶手必须揪出来,否则他一旦做出改变,很可能就不只是死儿子,甚至会死他自己了。
想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下惊呆了的周奎,心中差不多断定,幕后真凶,绝对不会是猪一样的周奎。
他,没这个能耐和胆子!
于是,崇祯皇帝便又说道:“大明朝要是亡了,你还会是皇后么?还有你,还会是当朝国丈,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么?朕要保祖宗基业,你们就应该和朕站一起的!”
周皇后听了,微微叹了口气,不过随后又坚强起来,柔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臣妾还有一点首饰,值个几千两银子吧。臣妾回头送过来,多少算点钱。另外,宫里的用度,臣妾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再省下一些。”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转头看向她,心中又是一软。
这些年来,周皇后也算是和他同甘共苦,确实做得不错。
于是,他的脸色又和缓了一点,转头看向周奎。
周奎一见,看看他女儿,然后才转头看向崇祯皇帝,声音有点小地说道:“微臣……微臣没什么钱,想办法凑个一百两银子……“
刚说到这里,他看到崇祯皇帝脸色一变,就急忙加快了语速说道:”陛下放心,九莲菩萨都显灵了,肯定会保佑大明朝的,说不定过几天就下雨了……”
崇祯皇帝心中的怒火,重新被点燃了。
为什么女儿这么贤惠,她的爹竟然是这样一个猪头?
他当即打断了周奎的说话,冷声喝道:“九莲菩萨能显灵,你以为太祖皇帝就不会显灵么?”
周奎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一下呆住了。
崇祯皇帝还想说话,不过听到了殿外传来脚步声,便抬头看去。
就见王承恩带着一群内侍和禁卫过来了,那些手下都拿着不少东西。
这一见之下,他便知道,王承恩该是搜过那些宫女内侍的东西了。
于是,他便不管眼前两人,而是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自己入殿,看到皇后和嘉定伯竟然跪在那,不由得愣了下,随后,他连忙向崇祯皇帝禀告道:“皇爷,奴婢已经把他们的东西都带过来了,没有任何遗漏。”
说完之后,他微微摇头,示意没有搜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崇祯皇帝一见,心中很是失望。那就只有把那些宫女内侍带离京师,然后严刑审讯了!
于是,他正要说话时,忽然一眼看到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匆匆而来。看他的样子,显然是有急事。
崇祯皇帝见了,便对皇后和周奎说道:“外人来了,你们起来说话。”
周皇后和周奎一听,便站了起来。
他们刚站起来,门口内侍便在门口通报了。
崇祯皇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下旨召见。
骆养性看到宫女内侍全都在外面时,就有些奇怪,进了殿之后,发现皇后和嘉定伯也在,就又有点意外。
不过此时,他也顾不得其他,连忙向崇祯皇帝见礼,然后禀告道:”陛下,微臣无能,关在锦衣卫诏狱的三名宫女和四名内侍,畏罪自尽了。”
“什么?”
“什么?”
崇祯皇帝和王承恩两人,几乎不约而同地失声确认。
那几个人,怎么可能会畏罪自尽呢?
周皇后和周奎迟慢片刻,然后才露出吃惊的表情。
就听骆养性继续禀告道:“他们藏了匕首在身上,该是畏惧杖责死的惨,因此用匕首自尽了。”
崇祯皇帝和王承恩听了,两人不由得对视了一眼。
这个理由,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是,这也太突然了,他们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刚好都自尽了呢?
虽然表面上,这些宫女内侍的自尽理由合情合理,但是,崇祯皇帝却一点都不信他们真的会全部自尽。
于是,他立刻喝问道:“他们不是向嘉定伯和皇后求救了么,怎么会自尽?”
“回陛下,该是他们知道皇后已于昨日劝过陛下的事情了。”
骆养性的意思,是说那些宫女内侍在今天听说周皇后在他们被押走之后就劝过皇帝,但是没用,因此就害怕打死太痛苦,就干脆自杀了。
崇祯皇帝还是有些不信,再次问道:“可有让仵作核实他们的死因?”
“末将第一时间便让仵作核实了,确实是用匕首自尽的。”
崇祯皇帝听了,想起焕儿之死,御医的不作为.还有,这个骆养性是个胆小怕事,没有底线的人,他也信不过。
因此,他立刻转头看向王承恩,厉声吩咐道:“你去看看。”
崇祯皇帝想起来了,王承恩之前说过,还在狱中留了一人的。并且,如果不是王承恩亲自去看,只是听信骆养性的一面之词,他是实在信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