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上)

前言

在古阿利奇亚,狄安娜祭司之位在传承上有一些古怪的规定,对这些规定进行解读,是本书的主要内容。30多年前,我刚开始研究这个问题时,以为将其解释清楚不是件难事,可是很快就发现并非如此,我得先就某些更为一般的、甚至是首次提出的问题做出说明。唯有如此,才能把事情说得合乎情理,让大家听得清楚明白。这本书一开始只有两卷,后来每次再版都会增加很多篇幅,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现在已有十二卷之多。为了满足读者想要看节本的要求,我又写了这个版本。在对原版内容进行压缩时,笔者尽量保存了书里的主要概念和能够将每个问题解说清楚的详细例证。因为是压缩版本,所以绝大部分文字与原著相同。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书里的所有注释均已删除。读者如果想知道我的某个论述切实的依据是什么,可以翻阅本书十二卷版的附录部分,那里有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的详细介绍。

节本所讨论的问题和所述观点,与十二卷的原著并无差别。原书出版后,我虽然得到了一些新资料,但它们只是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或者提供了新的证据。比如,王会在某些特定时刻或身体虚弱时被处死,对于这一重要问题,我几乎把所有广为流传的相关论据都放到了本书里。俄罗斯南部的可萨人曾经建立的一个强大国家,是这种局部或者说特殊君主制确实存在的铁证。可萨人会在国王精力衰退时,将其杀掉换一位新国王。所谓精力衰退具体表现为:国家遭遇旱灾、百姓食不果腹、在战争中落败、国王任职期满等等。古代阿拉伯人的游记曾经详细地介绍过人们一步一步杀掉可萨国王的过程,我已经将所有资料整理到一起,写成了另外一本书[1]。另外,我也发现了很多新例证,证明非洲人也有类似的谋杀国王的风俗。在这些例证中,当属布尼奥罗的旧俗最值得一提。过去,当地的土著部落每年都会选出一位扮演已故国王的假国王,他可以和前任国王的遗孀在陵庙里生活七天,七天过后人们就会绞死他[2]。古巴比伦的瑟卡亚节也有类似习俗,事实上,两者非常相像。在瑟卡亚节期间,古巴比伦人会推选出一个人假扮国王,让其穿上王袍,享用国王的妻妾,但是五天之后,他会被剥光衣服,承受鞭刑直至死亡。我曾经说过瑟卡亚节庆祝的是新年,犹太人的普里姆节[3]便由此而来。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些亚述人的碑文[4],不仅为瑟卡亚节提供了一些新线索,也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论述的正确性。另外,并不是只有阿奇利亚会以那样的方式来传承“祭司王”这一职位,其他地方也有此风俗。比如非洲,那里的国王或者祭司任期是七年或两年,期限一到就要被杀死;即便在任期内,如果出现一个力量更强大的人将他杀了,那个人就可以继承祭司之位或王位[5]

这种风俗并不是个案。还有一些与上面这种风俗有关的例子,都可以证明阿奇利亚狄安娜祭司的传承方式并不罕见。考虑到这种风俗大多出现在非洲——至少现存的资料是这样显示的,我们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猜想:在古代,非洲对意大利影响极大,甚至有非洲人到访过南欧。对此,我不敢妄下定论。毕竟,直到现在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欧洲和非洲在史前曾经有什么联系。

我对这种习俗的解读是对还是错,时间会给出评判。如果有新的更合理的解释出现,我绝不会固执己见。现在,这个节本即将呈现在大家面前接受检验和指正,在此我要澄清一个误会:很多人觉得节本中用大量篇幅阐述树木崇拜的问题,是想证明它在宗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神话体系。事实上,在解释“丛林之王”的传承制度(继任者必须在圣树林里砍下一根“金枝”才能成为新任祭司)时,我只是发现这个现象不容忽视,认为树木崇拜在宗教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它完全从属于其他因素,尤其是畏惧死者这个因素。总体言之,我认为畏惧死者是原始宗教形成的最强有力的动因。希望这个说明能解除某些人的误会,让我免遭非议,不再以为我想要建立一个新的神话体系。事实上,在我看来,这种神话体系不仅无稽,也非常荒谬和愚蠢。我很清楚,误会就像九头蛇,不会在我解释过一次后就彻底消失或者不再出现。但我愿意相信读者的理性和智慧,他们看过我本人的声明,进行过对比分析,就不会再如此误解我了。

詹姆斯·乔治·佛雷泽

1922年6月,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