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之悖论

在神话中,有一种名叫阿巴托菲斯的贪婪巨鸟,它们会将人的价值与地位、社会性、智慧、潜力、思想深度、重要性和被爱的程度综合进行考量。

然后再将其中拥有高价值的人当作自己的美餐,优先吃掉这些富含“营养”的虫子。

而它们是如何一眼勘破人的内在的呢?不少人对它们的判断依据

感到好奇,于是便有了利用其做实验的人出现了。

首先,神秘学家拿将死的五个人类当作实验对象,他们或是命不久矣的自愿者,或是犯了严重错误的死刑犯。

这些人分别由“得了癌症的小女孩”、“欠了一屁股债的男青年”、“家庭主妇”“娼妓”和“一位在职的中年男性”组成。

实验的内容是将其全部投入阿巴托菲斯的鸟笼之中让他们共处一个月,用巨鸟进食的顺序来记录试验数据,从而明白各个人的实际价值在巨鸟的眼中是怎么样的。

第一次,巨鸟几乎毫无犹豫的选择了小女孩,其他人在它眼中似乎就和摆设一般。

而第二次,巨鸟则将娼妇贪婪吞下了肚。

待到第三次的时候,阿巴托菲斯在男青年和家庭主妇间犹豫了片刻,最后选择了先吃掉家庭主妇然后再将男青年大快朵颐的顺序。

只有中年男人被置若旁骛,直到那巨鸟饿死也不看其一眼。

记录员们只好将其从笼中放出,却深感奇怪。

因为如果阿巴托菲斯若是真如传闻所述、是能看见人类“价值”的生物的话,那怎么想也不可能会将男人留到最后还不吃才是。

因为相比于其他几人,这位中年男子至少拥有着稳定的收入和工作,巨鸟要选也应该先选男子才对。

男子没能照自己心愿离世,无奈实验的工作人员只好再给他安排了一次试验,这次他又和一个乞丐以及一位连环杀人犯丢进了另一头巨鸟的笼中。

而这次则更加诡异,巨鸟仿佛是没看见乞丐和男子一般,只是吃了杀人犯便再无动作,中途还将自己的排泄物拉在了男子以及乞丐的身上。

那是它们用来标记尸体的方式,阿巴托菲斯在用行为语言表示:绝不会将这样的东西入口。

很快,实验由于不人道以及不符合当时环境的要求而被中止。为什么巨鸟不吃男子?又为什么把他当作尸体?所有的答案都陷入了混沌中变得不了了之。

只有一位工作人员出于本着做事就要看见结果的心态独自调查其了实验对象们的工作成果以及人生履历。

所收获的也只是一些完全看不到重点的闲言碎语和冰冷的纸制记录。

这位工作人员只好把目光放在乞丐与中年男人的共同点身上,经过这次调查,才发现两人的父母均已不在世上,乞丐是彻彻底底的孤独一人身无分文,只不过男子仍有妻女亲人,要将它们算作是共同点有些太过勉强。

那究竟是什么地方一样呢?调查这一切的那位工作人员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他懊恼的准备放弃时,脑海里不知为何回想起了男人参与这个试验前说过的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已没有爱着林野这一存在的个体了,我想对我而言害怕痛苦已经没意义了。”

就这样,工作人员立马着手调查起了其他参与者的交际关系以及亲友圈子,这才得知了以下的结论:

首先是生病的小女孩,在那个年纪便得了绝症,她的家人其实并没有放弃她,反而是更多的把精力集中到她身上寻找救治的方法、而她害怕自己成为负担便主动选择捐献自己残余的生命,命运虽然不幸但其实她的家庭是最为圆满的一个,有互相爱着、关心着彼此的人陪在身边。

妓女的私生活很糜烂且早与家里断绝了来往,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拥有一批时刻想要一亲芳泽的追求者们,虽不算爱,却始终算是被异性需求着。

年轻人拥有的则是自由、或许这是最难得的一项,他爱着他自己,纵使不相信其他人和兄弟朋友,却懂得为了自己坑蒙拐骗偷抢劫耍,生活窘迫又实际,若不是被逼到走投无路,恐怕他也不会选择草草了结。

家庭主妇有的则很简单,一个会给她生活费的老头子,以及养了十多年的狗。之所以选择寻短就是不想见到爱犬先自己一步离世而已……

这些人中唯有乞丐和中年男子这样已经成为了男人的孤独生物们没有得到爱,或是曾得到后又失去了……

就连那样的恶徒都留有足以被巨鸟啃食的欲望,中年男子却没有。

对他来说,家庭带给他的不是包容他的家人,而是虚无罢了。

男人毫无疑问是这场实验中的失败者,而阿巴托菲斯评价法也因为被揭开而留到了未来。

作为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实际人生意义的残忍规则而持续存在着。

倘若你有怜悯的对象存在,就祈祷翼兽的巨口能为那人张开吧。

因为这无疑是表明了有人在乎着这颗脆弱的星星。

仅仅事实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