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终章:朝堂对质

黎明时分,宋临渊睁开了眼睛。

茅草屋顶,阳光从缝隙中漏进来,在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试着动了动手指,一阵剧痛立刻从肩膀蔓延至全身。

“别动。“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宋临渊艰难地转头,看到辛瑶趴在床边,眼下挂着浓重的阴影,显然一夜未眠。她的发髻松散,鹅黄色衣裙沾满血迹和泥土,却在他醒来的瞬间绽放出耀眼的笑容。

“你还活着...“她声音哽咽,手指轻轻拂过他的额头。

宋临渊想说话,却只发出一声嘶哑的喘息。辛瑶连忙端来一碗温水,扶起他的头小心喂下。

“周...芸...“他艰难地挤出两个字。

“她没事,在隔壁休息。“辛瑶放下碗,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宋临渊,你已经昏迷三天了。“

宋临渊瞳孔微缩,挣扎着要起身:“李肃...朝堂...“

“别急。“辛瑶按住他,“我已经让青鸟的人送信给我爹。今天正好是大朝会,李肃逃不掉。“

她从怀中取出周焕的信和李肃的密账:“这些证据足够定他的罪了。“

宋临渊凝视着她疲惫却坚定的面容,突然握住她的手:“为什么...冒险救我?“

辛瑶怔了怔,随即笑了:“因为我还没听你亲口夸我的眼睛像星星呢。“

宋临渊苍白的脸上浮现一丝红晕,他记得自己在昏迷前说的话。那些平日绝不会出口的言语,在生死关头却如此自然地流淌而出。

“辛瑶,我...“

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宋临渊的话。周芸匆匆进来:“不好了,村里来了官兵,正在挨家挨户搜查!“

辛瑶立刻站起身:“李肃的人?“

“看装束是禁军。“周芸脸色苍白,“领头的是李肃的心腹赵参将。“

宋临渊咬牙撑起身子:“扶我起来。“

“你伤这么重...“

“没时间了。“宋临渊额头渗出冷汗,却坚持下床,“我们必须立刻回城,赶在大朝会结束前进宫。“

辛瑶知道劝不住他,只好和周芸一起帮他穿戴。宋临渊每动一下都疼得面色发白,却一声不吭。辛瑶从药箱里取出最后一点止痛药粉给他服下。

“从后门走,河边有渔船。“周芸引路道。

三人悄悄离开农舍,躲过搜查的官兵,登上一艘小渔船。老渔夫是周芸旧识,二话不说便撑船离岸。

顺流而下,午时前便能到达长安城外。辛瑶在船头警戒,周芸照顾着宋临渊。他的伤口又渗出血来,将绷带染红大片。

“将军,再坚持一下。“周芸心疼地为他擦汗。

宋临渊微微摇头:“周姨不必如此...叫我临渊就好。“

周芸眼中含泪:“你和你爹真像...当年他救下我哥哥时,也是这般倔强...“

“周姨,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宋临渊趁机问道。

周芸叹了口气:“李肃早就与赤狄勾结。三年前那场战役,他不仅调换了军械,还泄露了行军路线。“她压低声音,“但我怀疑...朝中还有比他地位更高的人参与...“

宋临渊眼神一凛:“何以见得?“

“我曾听李肃酒后说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周芸回忆道,“还有一次,他提到'那位大人'时满脸敬畏...“

前方突然传来辛瑶的警示声。两人立刻噤声,只见一艘官船正逆流而上,船头站着几个身穿官服的人。

“低头!“辛瑶压低声音。

三人趴在船舱内,听着官船从旁边驶过。等声音远去,辛瑶才松了口气:“是刑部的人,看来全城戒严了。“

“我们必须赶在他们前面进宫。“宋临渊挣扎着坐起来,“辛瑶,你有办法联系中书令大人吗?“

辛瑶点头,从腰间小包取出一只精致的铜哨,吹出一串鸟鸣般的旋律。片刻后,一只青灰色的小鸟从天而降,落在她手心。

“青鸟的传信雀。“她简单解释,迅速写了一张小纸条系在鸟腿上,“它会找到我爹。“

小鸟振翅飞走,很快消失在天际。

正午时分,渔船靠岸。三人换上辛瑶事先安排好的衣服——她和周芸扮作官家夫人和仆妇,宋临渊则伪装成受伤的家丁。

“皇宫东侧门有我爹的人接应。“辛瑶检查了一下宋临渊的伪装,“能走吗?“

宋临渊点头,尽管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三人雇了辆马车,顺利通过城门。长安街上一片肃杀,巡逻的官兵比平日多了数倍。

“李肃狗急跳墙了。“辛瑶冷笑。

马车绕到皇宫东侧小门,果然有一个中年文士等候多时。见到辛瑶,他明显松了口气。

“二小姐,大人等急了!大朝会已经过半!“

“张叔,快带我们进去!“辛瑶扶下宋临渊和周芸。

张文书左右看看,迅速引他们进入宫门。穿过几条隐蔽的走廊,大朝会的喧哗声越来越近。

“陛下!宋临渊勾结赤狄,意图谋反,证据确凿!“李肃的声音洪亮刺耳,“臣请立刻下发海捕文书,全国通缉!“

“放屁!“一个威严的声音怒喝——正是辛中书令,“李肃,你血口喷人!“

“肃静!“皇帝低沉的声音让朝堂立刻安静下来,“辛爱卿,你口口声声说李卿陷害宋家,可有证据?“

“臣...“

“证据在此!“

朝堂大门被猛地推开,宋临渊在辛瑶和周芸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入大殿。满朝文武哗然,李肃脸色瞬间惨白。

“宋临渊!“皇帝站起身,“你好大的胆子,擅闯朝堂!“

宋临渊推开搀扶,独自上前几步,跪倒在地:“臣宋临渊,冒死觐见,只为揭发兵部尚书李肃通敌卖国、陷害忠良之罪!“

他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字字铿锵,在大殿中回荡。肩头的伤口渗出血来,在地上汇成一小滩鲜红,却无人敢上前打断。

“李肃三年前勾结赤狄,调换北境军械,泄露军情,致使我父母及三万将士惨死边关。“宋临渊抬起头,丹凤眼中燃烧着冰冷的怒火,“事后又杀害证人,毁灭证据,意图掩盖罪行!“

“荒谬!“李肃厉声喝道,“陛下,宋临渊重伤在逃,如今又污蔑朝廷重臣,其心可诛!“

皇帝目光深沉:“宋爱卿,你所言可有证据?“

宋临渊示意辛瑶上前。少女昂首挺胸走到殿中,从怀中取出周焕的信件和密账:“这是李肃亲笔所写的密账,记录了他与赤狄的军械交易。这是周焕副将临死前的证词,详细记录了李肃如何指使他调换军械。“

李肃面如土色:“这...这是伪造的!陛下明鉴!“

“还有这位证人。“辛瑶扶周芸上前,“周焕的妹妹周芸,她亲眼目睹李肃销毁证据、杀人灭口!“

周芸跪伏在地:“民妇周芸,愿以性命担保所言属实!李肃不仅害死我哥哥,还囚禁民妇三年,昨日更派人下毒灭口!若非宋将军相救,民妇早已命丧黄泉!“

朝堂上一片哗然。李肃突然暴起,拔剑冲向周芸:“贱人胡言!“

宋临渊闪电般挡在周芸面前,虽然重伤在身,却依然一招制住李肃手腕,夺下长剑,将其踹倒在地。

“陛下!“辛中书令上前一步,“臣还有一物呈上。“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这是今晨刚从北境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赤狄可汗的亲笔信,证实李肃与其密谋多年,不仅策划了三年前的战役,还计划在今冬再次引敌军入关!“

皇帝阅毕密信,脸色阴沉如铁:“李肃,你还有何话说?“

李肃瘫软在地,突然狞笑起来:“成王败寇,我无话可说!但你们以为只有我一人吗?朝中与我同谋的大有人在!那位大人——“

一支羽箭突然从殿外射入,正中李肃咽喉。他瞪大眼睛,倒地气绝。

“护驾!“侍卫们立刻将皇帝团团围住。

混乱中,宋临渊敏锐地捕捉到一个身影从侧门闪出。他强忍伤痛追出去,却只看到一片衣角消失在宫墙拐角。

“是谁...“他咬牙低语。

“宋临渊!“辛瑶追出来扶住他,“你没事吧?“

宋临渊摇头:“有人灭口...李肃说的'那位大人'...“

辛瑶目光一凛:“我们先回去。“

回到大殿,皇帝已经恢复威严,下令彻查李肃同党。见到宋临渊,他亲自走下龙椅,扶起这位满身是血的将军。

“宋爱卿,朕错怪你了。“皇帝叹息,“你父母忠烈,却含冤三载。今日朕便下旨,追封宋老将军为忠烈公,夫人为忠烈夫人,以国礼厚葬。“

宋临渊跪地谢恩,声音哽咽:“臣代父母谢陛下恩典。“

“至于你...“皇帝看着宋临渊苍白的面容和仍在渗血的伤口,“朕命你即刻回府养伤,待痊愈后再行封赏。“

“陛下!“宋临渊却再次叩首,“北境军情紧急,赤狄恐趁我军无主之际进犯。臣请伤愈后即刻赴边关镇守!“

皇帝沉吟片刻:“准奏。待你伤愈,便任北境统帅,总揽边关军务。“

“谢陛下!“宋临渊深深叩首,起身时一阵眩晕,险些跌倒。辛瑶连忙上前扶住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避嫌。

皇帝看看宋临渊,又看看辛瑶,忽然笑了:“辛爱卿,你这位千金倒是与宋将军情谊深厚啊。“

辛中书令躬身道:“小女顽劣,让陛下见笑了。“

“不,朕看很好。“皇帝意味深长地说,“待北境安定,朕或许该为两位年轻人主婚才是。“

辛瑶顿时满脸通红,低头不敢言语。宋临渊耳根也泛起红晕,却出人意料地握住了辛瑶的手:“臣...谢陛下恩典。“

满朝文武见此情景,纷纷露出善意的笑容。谁能想到,那个冷面冷心、让人闻风丧胆的宋将军,竟会在朝堂之上公开表露情意?

三日后,宋府。

宋临渊靠在庭院的老槐树下,看着手中的军报。伤势好转不少,但郎中仍嘱咐他多休息。阳光透过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颗泪痣在明暗间若隐若现。

“将军大人,该换药了。“辛瑶端着药盘走来,一袭淡紫色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清新脱俗。

自从朝堂之上皇帝那番话后,两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不再有刻意的距离,却又多了几分羞涩。

宋临渊放下军报,乖乖解开衣襟。辛瑶小心地拆开旧绷带,为他清理伤口。她的动作轻柔熟练,指尖偶尔触到他的皮肤,引起一阵微妙的战栗。

“北境来信了?“她随口问道,试图分散注意力。

“嗯。“宋临渊点头,“赤狄得知李肃伏诛,已经撤兵三十里。“

“短期内应该不会进犯了。“辛瑶为他涂上药膏,“但你伤愈后还是要小心。李肃说的'那位大人'...“

宋临渊握住她的手腕:“这件事我会查清楚。但现在...“他罕见地露出一丝微笑,“我有更重要的话要说。“

辛瑶心跳加速,强装镇定:“什么话?“

宋临渊从怀中取出一个小木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枚精致的白玉佩,上面雕着并蒂莲。

“这是我母亲的遗物。“他声音低沉,“她说要留给我未来的妻子。“

辛瑶的手微微发抖,不敢抬头看他。

宋临渊轻轻抬起她的下巴,让她直视自己的眼睛:“辛瑶,我知道这很突然,但战场上生死难料。我不想再等了。“他深吸一口气,“待北境安定,你愿意...嫁给我吗?“

阳光透过树叶,在两人之间洒下金色的光点。辛瑶眼中的泪水让这一切变得模糊而美好。

“傻瓜...“她笑着流泪,“我当然愿意。“

宋临渊如释重负,小心翼翼地为她戴上玉佩。然后,在满树槐花的见证下,他轻轻吻上她的唇。

远处,辛中书令和几位同僚刚好前来探望,见此情景连忙退开。老中书令摇头叹气,眼中却满是欣慰。

“年轻人啊...“

一个月后,北境军营。

宋临渊一身戎装,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伤势痊愈后,他立刻赴任,整顿边防。辛瑶作为“青鸟“首领,也随军前来建立情报网络。

“将军!“副将赵诚跑来报告,“边境巡逻队抓到一个赤狄信使,身上有给'那位大人'的密信!“

宋临渊眼中精光一闪:“带上来!“

信使被押到帐中,搜出的密信让宋临渊脸色大变。信中明确提到了朝中某位重臣与赤狄的下一步计划。

“果然是他...“宋临渊握紧信纸,“传令,全军戒备,同时八百里加急送信回京!“

当晚,宋临渊将密信交给辛瑶:“用青鸟最快的渠道,送到你父亲手中。“

辛瑶看完信内容,同样震惊:“我立刻安排。“她收好信,却拉住准备离开的宋临渊,“等等。“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崭新的香囊:“给你的,里面是北境特制的药草,能防寒祛湿。“

宋临渊接过香囊,上面绣着一只展翅的青鸟和一把利剑,针脚细密,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

“你自己绣的?“他有些意外。

辛瑶难得露出羞涩表情:“练了好久...不喜欢就算了。“

宋临渊将香囊贴近心口:“我很喜欢。“他低头在她额前一吻,“等我回来。“

“一定要小心。“辛瑶紧紧抱住他,“别忘了,有人在等你。“

星光下,两人相拥的身影映在帐篷上,如同一幅静谧的画。远处,北境的寒风呼啸而过,却吹不散这一刻的温暖。

宋临渊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那位大人“尚未伏诛,北境的威胁也未彻底解除。但此刻,他不再是从前那个孤独的复仇者。有辛瑶在身边,无论面对什么,他都有了勇气和力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