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袭击者
- 我在武侠重启修仙纪元
- 二子知命
- 2413字
- 2025-05-05 19:00:03
沈砚和岳文举从船舱里出来时,外面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江风裹挟着焦糊味扑面而来,漕帮的船队七零八落,几艘大船的甲板上还冒着黑烟。
水手们正忙着扑灭余火,搬运伤员,死去的帮众被整齐地排列在岸边,盖着白布。
霍御凰站在船头,红衣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折了一百多兄弟。”她声音冷硬,“对方只留下四十六具尸体。”
“幸好有大当家的灵鸟,吞了许多火焰,不然船都保不住。”程撼山心有余悸。
“得谢砚公子。”霍御凰唏嘘,“在他出手点化之前,可没有这种本事……砚公子。”
正说话间,见到沈砚出来,霍御凰连忙带着程撼山上前见礼,之后又关心地看向岳文举。
“文举,你怎么样?”
“我还好。”
岳文举避开霍御凰的眼神,蹲下身掀开一具敌尸的衣袖,指腹摩挲着对方虎口的老茧,又检查了肩背的肌肉线条。
“不是江湖人,是军伍出身,多半是水军精锐。江湖人与南楚水军对上,这样的战果已经算好了。”
霍御凰眉头一皱。
岳文举给她的感觉很怪。
若是往常,相对于分析敌人,他会先关心帮众。见到这么多兄弟惨死,他就算再冷静,眼底也会烧起怒意。
可此刻,岳文举平静得像潭死水,连语调都没半点起伏,仿佛死去的不是朝夕相处的兄弟,而是一堆无关紧要的数字。
“你……没事吧?”霍御凰忍不住问。
“无碍。”岳文举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砚公子的治疗很有效,再调理几次,火毒就能彻底压制。”
霍御凰盯着他的侧脸,总觉得哪里不对。
话是没错,可语气太疏离,像是隔了一层看不见的墙。
但现在不是纠结儿女情长的时候,她转身对程撼山道:“清点损失,统计伤亡名单,抚恤按三倍发放。”
“对方主要是牵制,真正动手的是一支精锐小队,趁乱摸进了船舱,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程撼山点头,又补充道,“好像没找到,就放火烧了船。那些送京城的斗鸡,全都死光了。”
沈砚目光微动。
岳文举冷笑一声:“他们在找赵猛和屠方。”
“莱阳王府的侍卫长和血衣盟盟主?”霍御凰反应过来,“想杀人灭口?”
“错不了。”岳文举道,“幸好早有防备,提前把他们转移。否则这次真要被他们得手。”
霍御凰脸色更难看了。
对方连赵猛和屠方的关押位置都能摸清,说明漕帮内部有内鬼。而且,这次袭击只是试探,真正的杀招恐怕还在后面。
“要不要分兵?”她低声问,“走陆路或许能甩开他们。”
“没用的。”岳文举摇头,“对方既然能调动军队,陆上哨骑只会更多。”
霍御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
漕帮这次损失惨重,若再来一次袭击,恐怕真要全军覆没。
“其实水路和陆路区别不大。”岳文举忽然看向沈砚,语气微妙,“只是不知砚公子您,还和不和我们一起……”
“我会留在船上。”沈砚迎上他的目光。
岳文举体内有朱雀火种,他肯定不会离开。
“那便好。”岳文举松了口气。
有这位坐镇,哪怕对方倾巢而出,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沈砚的确不担心水军,因为他的对手非人。
“烧死那些鸡,恐怕不是巧合。他们真正找的,不是赵猛和屠方,而是朱雀的末裔。还有……”望着还在袅袅的烟气,沈砚眼神深邃。
“也许,还在找我。”
…………
漕帮的船队靠岸。
这是一处临江的小镇码头,船队要在这里临时休整。
帮众们忙着搬运粮袋和水桶,另有一群人抬着覆白布的担架。
沈砚带着公孙离踏上陆地。
潮湿的风里混着鱼腥和炊烟的味道,远处传来孩童追逐的笑闹声。再寻常不过的江南小镇,可沈砚微微蹙着眉头。
“公子要买书?”公孙离背着一个空竹箱。
“嗯。”沈砚点头,“想确定一些事。”
原本一心只想尽早点化四灵,然后觅地闭关修行。可徐福的出现,还有朱雀记忆中的那场末日之战,都让他意识到这方天地藏着更深的隐秘。
相较于道听途说和被动等待,不如从故纸堆里寻找些线索。
主仆二人寻到一家书斋,门面不大,却收拾得齐整。推开雕花木门时,铜铃叮当一响,打盹的老掌柜惊醒。
“客官随意看……”老掌柜眯着昏花老眼,抹了把口水,“咱们这儿虽小,书却是应有尽有,孤本也是有的。”
沈砚指尖掠过书架。
老掌柜没说大话。
江南文风鼎盛,即便这等小镇书斋,藏书也是琳琅满目。架上更赫然摆着在中原被视为禁忌的前朝典籍,可见风气之开放。
沈砚选了一本《方士录》,细细查阅起来。翻到某处,手指一顿。
泛黄的纸页上,一行小字映入眼帘。
“始皇三十七年,遣方士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入海寻仙,得药而归。”
“竟然真有这个人。”沈砚低声自语。
这方世界虽地理迥异,却同样有过大秦,有过那个出海寻药的方士。
只是这里的徐福,真带回了“不死药”。
然后大秦就亡了。
“这些都要。”
沈砚抽出几册史书,又拣了些地方志。公孙阳忙打开竹箱,老掌柜笑得见牙不见眼,连声夸赞“公子好学问”。
主仆二人出书斋,一行人迎面疾行而来。
“让开!”
走在最前的大汉横冲直撞。
公孙离足尖一点,如柳絮般旋身避让。
那大汉却收势不及,“砰”地栽进路边货摊,压碎了一筐腌菜。
“小娘皮!”大汉满脸菜汁,恼羞成怒,“活腻了是吧?”
“分明是你撞我。”公孙离声音怯怯,右手却按上剑柄。
“还敢顶嘴!”
大汉爬起来抡拳欲打,后方突然传来一声清喝。
“住手。”
人群分开,走出个青年。穿着寻常布衣,可眉宇间的贵气掩不住。
“忘了出来做什么的!”青年扬手给了大汉一记耳光,“还嫌不够丢人!”
“属下知罪。”大汉垂首退下。
“你们也退下吧。”青年扫了沈砚二人一眼,很大度的模样,“不与你们为难。”
沈砚打量青年。
这些人身上有几个带着血气,显然刚刚经过一番厮杀。不过沈砚在意的,只是那个青年。虽然身上没有血气,却沾染了一股让他不适的气息。
此人和新神信徒有过接触。
“留步。”
青年转身欲走时,沈砚开口。
“怎么?“”青年挑眉,“我不追究,你倒要讹钱?“
随行的几个汉子立刻散开,隐隐结成战阵。
“这里遇上,也算有缘,劝你一句。”沈砚淡淡道,“如果有人送了什么东西给你,还是丢掉比较好。”
“哈哈哈……”青年大笑,“原来是个算命先生!”
众手下哄笑中,他随手抛来一块碎银,跌落在沈砚脚前,又叽里咕噜地滚到一边。
青年笑着带人离去,几个乞儿争抢碎银。
“公子?”公孙离盯着那些人,还在握着剑柄。
“我们会再见面的。”沈砚到,“他应该不会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