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十八飞骑,玄冥神掌

“皇上锐意改革,奋发图强,决意和鞑靼决一死战,不死不休,俞将军此去北方,不彻底消灭图们、俺答两部,重创鞑靼,恐怕回不来了。”

戚继光沉声道:“俞将军,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俞大猷笑着道:“部堂大人,谭大人,戚将军,末将去北方抵御鞑靼入侵,你们在东南抗倭,等到北方平定,倭寇尽灭,末将一定奏请皇上,把末将调回来,同诸位一起出兵东海,覆灭倭国,永绝后患!”

“哈哈,干了这碗,一言为定!”

酒足饭饱,俞大猷带着他训练的三千新军,以及五大门派的两千义士,万里迢迢来到大同府。

沿途但见十室九空,遍地尸骨,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偶尔能看到蒙古骑兵纵马狂奔,见到汉人往往肆意虐杀,连老人孩童都不放过,简直残忍至极。

狠辣残暴程度,比起倭寇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清道:“俞将军,府城危在旦夕,将军先去支援,这些蒙古骑兵到处烧杀抢掠,我等不能坐视不管,待我们杀了他们,救了百姓,再去和大军汇合。”

“好,诸位多加小心!”

俞大猷知道轻重,带着三千新军径直前往府城支援。

五大门派放手大杀,一路上斩杀蒙古骑兵数百,终于来到府城郊外。

此时蒙古军大举攻城,箭矢如雨,纷纷朝着城里射过去。

蒙古军的主力是四万骑兵,此外还有收编的白莲教、边军和边民,也有数万之多,林林总总加起来超过十万。

此时,那些白莲教众、边军和边民,架起投石车朝城内投石,又架起云梯,从四面八方爬上城墙,还架起巨木车撞击城门。

城楼上,已经先一步进城的俞大猷,正带领新军及城防军箭如雨下,射击爬墙的敌军。

有兵士合抱巨木,将云梯推离城墙。

又有士兵向下泼洒火油、烈酒、金汁等物,射出火箭,燃起熊熊大火,将城墙下的敌军烧死。

战况焦灼、惨烈。

蒙古骑兵视力极好,远远看到五大门派,发现是中原人打扮,知道是大明方面的援军,立刻抽调上万骑兵,冲着这边杀了过来。

“蒙古骑兵弓马娴熟,有射程优势,不宜硬拼,我们直接去城门,入城!”石清沉声道。

“好,就按石大侠说的办!”

情况紧急,众人哪敢啰嗦?当即调动全身真气,施展轻功,赶在蒙古骑兵之前杀到了城门外。

俞大猷早就看到了这些江湖义士,连忙命人集中火力,重点照顾城门处的敌军,打开城门,放五大门派入城,然后再次关闭城门。

“诸位,话不多说了,请助我守住城墙。”俞大猷匆匆赶来,来不及客套,直入主题。

“俞将军放心,我们就算拼了这条性命,也会守住城墙!”

五大门派立刻上了城墙,一边躲避箭矢、巨石,一边诛杀爬上来的敌军。

石清正在奋力厮杀,忽然有利箭从远方射来,速度比其他箭矢快了至少一倍,混在乱箭之中,难以察觉。

好在一个多月的战场杀戮,让他警惕心极强,匆忙举剑格挡。

利箭受阻,角度偏转,从他左臂飞过,带走了一抹血花。

石清吃痛,放眼看去,只见十几个蒙古兵人高马大,骑着价值百金的西域良马,纵马急射,箭法精准,片刻功夫就射死了几十个兵士,甚至还射杀了几名门派弟子。

“是俺答汗帐下的十八飞骑!”

俞大猷长枪横扫,将附近的几名敌军扫下城墙,目光冰冷,“石大侠小心,那些飞骑个个都是神射手,威胁极大,这些日子已经有数百将士死在他们箭下,其中就包括前任总兵、副总兵!”

他早来一日,了解了不少情况。

蒙古骑兵善射,历代都有不少神射手。

成吉思汗时期有四狗之一的哲别,元末汝阳王府有神箭八雄,现在则有十八飞骑,据说是效仿隋唐时期的燕云十八骑。

速度快,箭法准,威力强,比绝大多数武林高手还难对付。

大明这边虽然也有善射之人,但数量太少,不是十八飞骑的对手。

“得想办法杀死十八飞骑才行,不然任由他们骑射,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石清一边想,一边举剑格杀爬上来的蒙古兵。

忽然,那名蒙古兵身形一闪,竟然诡异的绕开长剑,一掌朝着他的胸口拍过来。

石清顿时感觉胸闷难受,寒气入体,对方掌风凌厉,内力深厚,竟似在他之上,而且奇寒无比。

对方出其不意,他落了后手,来不及抵挡。

眼看就要命中,一杆长枪从侧边伸来,矫若游龙,枪尖瞄准了那名蒙古兵的太阳穴。

蒙古兵连忙撤掌,怪叫一声朝着城墙外飞跃。

长枪却像早有预料,枪杆一抖,枪尖改变方向,刺入了蒙古兵的后背。

蒙古兵反手就是一掌,打中枪杆,借助反作用力脱离枪尖,从城墙上坠落。

石清连忙上前,看到那蒙古兵在半空中调转方向,稳稳落地,头也不回的朝着远方逃窜,脚步散乱,显然受伤不轻。

石清回身,看到俞大猷站在他旁边,精铁枪尖和白蜡枪杆上都裹上了一层白雾。

“玄冥二老死后,本以为玄冥神掌已经失传,没想到还有传人。”

俞大猷感慨道:“幸好此人掌力不足当年玄冥二老的两成,否则石大侠多少会受些伤。”

石清苦笑:“俞将军不必安慰,如果不是将军相救,石某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他内心惊异。

知道俞大猷武功不凡,可一直只是听说,没见过亲自出手。

今日才知道,这位大同总兵不管是内功修为还是外功招式,都比自己强不少,已然是江湖一流。

“军中亦有高手,不可小觑……”石清心想。

双方又厮杀了个把时辰,直到黄昏。

俺答汗见到大同府城有了两千义士支援,今日肯定无法破城了,继续攻城只会徒增伤亡,得不偿失,只得下令撤军,在城外不远处安营扎寨。

十万大军,旌旗招展,剑戟如林,大量骑兵奔驰来去,扬起漫天风沙,将整个大同府城团团围住。

蒙古军营重重叠叠,一座连着一座,将大同府城围在中央,彻底形成合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