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预算编制部
- 1848:大德意志之梦
- 红海的诺言
- 2049字
- 2025-04-16 01:20:16
预算编制部,顾名思义,是掌管帝国财政的预算编制的部门。全称叫做财政预算与公共开支部门。这一部门是财政部五大部门中最受罗伊特关注的部门。
旷日持久的拿破仑战争除了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新思潮与新秩序,也给各大君主国的经济制造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又以作为主要战场的奥地利与普鲁士两个君主国受到损失最惨重。
自20年代以来,奥地利的财政陷入了严重赤字亏损。等到罗伊特这位典型的技术官僚上任财政大臣,财政部就进入漫长的财政紧缩时代。
军费?砍!建设?砍!福利?砍!不砍支出,我就砍你。罗伊特曾经在工作会议上义正言辞的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财政部各部门都过上了勒紧裤腰带的日子。同时,为了配套这样的指导思想,罗伊特又对整个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量反对他这种保守的经济政策的官员遭到开除,其中又以管理预算的预算编制部受害最严重。
经过罗伊特十几年不间断的经营,财政部已经变成了一座密不透风的城堡,财政状况是好转了,但罗伊特也被外人亲切的称为“吸血鬼”“葛朗台”。
“你去财政数据分析小组任顾问,我授权你指导整个小组工作,并直接对我负责,不用管小组长。”大臣办公室内,罗伊特如是对海因里希吩咐道。
海因里希一愣,他在这之中嗅出了办公室斗争的气味。
“你那本《论资本流通》我很早之前就拜读过了,写的很好啊!很多观点......”罗伊特开始同海因里希商业互吹起来。
约莫两个小时以后,好不容易摆脱了罗伊特的海因里希才来到了数据分析办公室的门口。他深吸一口气,徐徐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文员们显然早已恭候多时,一看见他进来,就纷纷跑上来同他握手打招呼。
“顾问先生,我们早就盼望着你来指导工作了。久仰大名,却没想到您这么年轻啊。”文员们热情的围上来,七嘴八舌的向海因里希做自我介绍。
无论这种热情是不是官僚式的,海因里希都感到十分高兴,谁不希望自己在一个热情、舒适的氛围中工作呢?
然而热烈的气氛都随着一个男人的出现而消失了。
“亨利爵士,早安。”一个文员喊道。
海因里希明显感到空气一滞,明明都是礼貌的问好,他却能感到一种明显不同的情感色彩。
“海因里希先生,久仰。”看到海因里希,亨利爵士显得更加憔悴。他向海因里希做了一个简短的不能再简短的自我介绍,又匆匆行个礼,随后自顾自的走进办公室去了。
显然,这就是那位被卷进办公室斗争的组长。
“您可能不知道,这位亨利爵士其实是罗伊特大臣的侄子。”下午,趁着休息时间,海因里希随便抓了一个文员就开始打听。
“啊?那为什么他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呢?”海因里希皱起眉来。
“这可就说来话长了,先生,你知道赛默灵铁路工程吗?”文员神神秘秘的问道。
听到这个,海因里希心里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他点点头。
“大概一年前,帝国铁路公司向财政部递交了赛默灵铁路工程的预算增加申请,被大臣亲自给否了。”
“结果戏剧性的就来了,弗兰茨约瑟夫皇子,额,也就是皇储殿下,竟然去了工程现场视察,然后这件事就不得了了,您猜怎么着。”文员眉飞色舞的讲着。
“殿下竟然直接告到中央,让宰相阁下绕过财政部给铁路工程发了经费!罗伊特大臣因为这件事大发雷霆,认为这件事驳了他的面子,还坏了章程,把公司理事都给开了。”听到这,海因里希感到无比心虚,原来还有他的一份。
“结果亨利爵士竟然在会议上这么对大臣说,他说,这件事就是大臣的财政政策失败的最好的证明,说财政部禁止流通的地方,经济会自己运行,帝国的钱会自己跑。他还倡议说,财政部应该立马改变政策,减税增出!”
“您想啊,这不就是公开造大臣的反吗?大臣自1835年上任以来,一直都坚持紧缩政策,结果自己的侄子竟然这样唱反调。结果你也看到了,亨利爵士就被一路从二把手贬到我们小组来任闲职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小组是什么闲散人员流放地。”意识到说错了话,文员赶紧开始补充。“我们小组负责处理总结全国的财政信息,可谓是财政部的最高参谋部。”
“然而所谓参谋,得有人听取意见才有用啊。亨利爵士自从来了这,所有的报告建议基本都让驳回了。最后只能干一些制表填图的活。”海因里希心下了然,原来不是办公室斗争,竟然是更高级的总路线斗争啊。
“那你觉得他们俩谁说的对呢。”海因里希问这个文员。
“嗨,这个我也不好说吧。但我知道,在财政部,凡是大臣的政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大臣的指示我们都坚信不疑。”文员尴尬的转过头,小声的说。
对于这种老油条,海因里希知道是无法奈何他的。但他的话确实使海因里希对这位亨利爵士起了浓厚的兴趣,是什么驱使这位原副手去触大臣的霉头呢?
不过在了解这些隐秘之前,海因里希还需要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堆成山的报告。正如文员所说,数据分析小组相当于财政部的总参谋部,全财政部的报告都要经这个小组的手。
与之相对应的,这个小组的工作量也是惊人的,只是干了一天,海因里希就对亨利爵士佩服起来了,即使被贬了,也还可以每天独自应付这么大的工作量,不愧曾经是财政部的二把手。
等到太阳落下几个小时,海因里希才步履蹒跚的从尤金王子宫中走出来。看到仍然提着灯在门口等待的安娜,他莫名的有点想哭。
上任第一天,他开始怀念宫廷教师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