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宝

在中国原有的七世纪之后的史籍中,关于唐王朝籍帐的记载非常简略,幸而有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发现,使我们能够对唐代的籍帐制度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

谈到唐代籍帐研究,绕不过去的是日本学者池田温先生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我国学者朱雷先生的《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及宋家钰先生的《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既有历代史籍文献的深厚功底,又娴熟敦煌吐鲁番文书,还有深邃的洞察力和思辨力。

1979年,我考入甘肃师范大学(今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同年,池田温先生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出版,并由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赠送甘肃师范大学历史系一册。在当时历史系主任金宝祥先生、总支书记陈守忠先生的积极支持下,由曾留学东京大学的龚泽铣教授翻译此书。

1983年初,西北师范学院(原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更名)敦煌学研究所成立,陈守忠先生是负责人,同年7月我毕业留在敦煌所工作。在读书和留校工作后,我曾多次听到金宝祥先生、陈守忠先生和吴廷桢先生(近代史专家,1983年任历史系主任)谈及龚泽铣先生翻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的相关信息。1984年,《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的中译本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西北师范学院敦煌学研究所的第一本译著,所里给我们人手一册,以供学习。

囿于当时的排版印制条件,1984年出版的只是全书的概论部分,并不包括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图版、录文。池田先生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中说道:“占拙著过半的录文部分,因印刷技术上的关系,不包括在译本之中,但对于拙著的利用者而言,缺少录文无疑是多有不便。期待将来用某种方式以解决这一困难。”本世纪初,当中华书局决定再版《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时,就补入了全部录文和图版。为了译者的著作权问题,中华书局汉学编辑室主任柴剑虹先生曾委托我寻找龚泽铣先生的家属。但龚先生已去世多年,其子女也无法联系,便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写了情况说明。这就是2007年中华书局纳入“世界汉学论丛”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全译本。

1997年,我赴武汉大学随朱雷先生学习。朱老师曾作为唐长孺先生的学术助手,从事吐鲁番文书的整理,并重点研究籍帐文献,其《唐“籍坊”考》、《唐代“手实”制度杂识——唐代籍帐制度考察》、《唐代“点籍样”制度初探》、《唐代“乡帐”与“计帐”制度初探》等论文,都是利用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唐代籍帐制度的代表性成果。我在帮朱老师整理编辑《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时,多次学习了这些论文。

2000年春,清华大学召开文科建设会议时,经济史学科邀请了两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君健先生和朱雷先生。李伯重先生谈到为何请朱雷先生时说:在日本时,他曾与池田温先生交流了对中国史学界现状的看法,池田先生认为,做经济史研究的应是朱雷。

正因有此机缘,我虽然未能专门研究唐代的户籍与籍帐,但时刻关注着本课题的研究进展。2008年,孙宁同学考入南京师范大学,随我研习敦煌学。他读书很用功,不仅系统阅读了关于唐代的主要史籍,还研读了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类的汉文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对唐代的户籍问题产生了兴趣。2011年他继续随我攻读博士学位,并提出从事唐代造籍研究的计划,经认真考虑,我同意了这一选题。其后的三年里,他沉浸于其中,阅读了这一领域的相关论著和研究资料,我们也时常讨论,还共同撰写发表了《池田温先生与敦煌学》[1]一文,试图总结池田先生在籍帐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

孙宁的《唐代户籍编造史稿》,就是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通观全书,可以说初步实现了作者的研究计划,即努力还原唐代三百年间户籍编造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对某些相关事项进行了细致分析。如对唐代前期户籍编造的探讨,将武德、贞观时期作为唐代户籍法令颁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进而推至开元、天宝时期,将其定为唐代户籍编造制度的顶峰。彼时户籍法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与时代差别,户籍编造在唐前期始终得到了普遍推行。这些讨论离不开传世史料与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相结合。而作者对唐后期的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编造政策等诸多变化的论述也不乏新见,指出中晚唐时期的户籍编造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内涵。同时也认定这些变化被五代所继承,进而讨论了五代时期在户籍编造与户口统计上的努力。

孙宁此书还利用新获文书对唐代特殊户籍——僧尼籍的编造状况作了探讨。唐朝于武德九年(626)已在中原地区开始编造僧尼籍,其“三年一造”的周期与民籍保持同步,但开元年代之后发生了新变化,逐步改为“五年一造”乃至“十年一造”。在正常时期,负责地方僧尼籍编造的是县级官府,而晚唐归义军政权统治下的敦煌地区,则由河西都僧统司负责造写。作者尝试解释僧尼籍编造份额与民籍相同的原因,主要在于僧尼的人身自由与其可以占有土地。此点也有益于我们对唐代特殊户籍的认识。

孙宁的著作即将出版,他征序于我。作为导师,我既无理由推辞,又感到诚惶诚恐。因略述本人学习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代籍帐的学术渊源,希望孙宁继续加强唐史和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修养,不断提高出土文书的研读能力,同时不要忽略经济学理论的摄取与吸收,以冀完成一部研究唐代户籍制度全貌的高水平的经济史著作。

2016年12月

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1]刘进宝、孙宁:《池田温先生与敦煌学》,《敦煌研究》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