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战后
- 削藩?本王直接靖难!
- 一盒铁观音
- 2676字
- 2025-05-16 11:24:24
李珩霄临行前,城里的老兵不到五千,新兵八千,如今战争结束,总兵力只剩六千,损失超过了五成。
除之外,还有大量的百姓受到波及,死了也有七八千。
并非全部战死,有许多是趁乱搞事被杀,亦或者是朝廷的奸细,被抓起来杀掉,战争时期可没有关进牢房一说。
损失巨大的同时,收获自然更加巨大,毕竟他们是胜利的一方。
其中光俘虏的士兵就多达九万,以地方卫所兵和私兵最多,朝廷军队只占两万,其中大部分是辅兵,精锐的正规军只俘虏了不到两千人。
剩下的士兵要么被杀,要么逃跑,城外几乎堆满了尸体。
苍蝇乌鸦满天飞!
另外还俘虏了七万运送物资的民夫。
缴获的各种武器铠甲,粮草辎重,堆积如山,不计其数。
俘虏统计,伤亡统计,物资统计,战功统计,还有安抚民众,等等事情全部处理完,已经是七八天以后的事情了。
大胜之后自然是要犒赏三军,奖励有功之臣。
除了极个别被强迫之人,大部分参军打仗,为的不就是加官进爵,锦衣玉食,养妻荫子。
对于奖励,李珩霄从不吝啬。
官职就不用说了,本身就大量空缺,巴不得多提拔上来一人。
原本这些官职很多人并不那么想要,毕竟面对朝廷大军朝不保夕,官当的越高,最后死得越惨。
但是此战过后,原本人人嫌弃的官职,瞬间就变成了香饽饽。
因为他们在李珩霄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割地称王,甚至一统天下!
胜利总是容易令人盲目,何况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大胜,许多人都不免膨胀起来。
仿佛已经看到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李珩霄乐见其成。
没有好处,谁又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跟你干。
功劳比较大的严清昭等人,只要愿意当兵,一律封为指挥使,多的统领五千兵马,少的也能统领三千。
至于兵马不够分这件事情,更是无需担心。
如今剩余的兵马加在一起只有三万不到,接下来肯定是要大规模扩军。等完全收复云州后,还要派官员去各府各县驻守,所以这些指挥使,只会少,不会多。
当然,还有他们心心念念的练髓功法,也一并赏给了他们。
功法自然是皇室独有的《御极龙渊霸世拳》,等以后有机会,李珩霄准备将其在全军进行推广。
另外文官体系也受到了封赏,薛媚娘直接被提拔成了布政使,不仅是女官中的第一人,更是文官中的第一人。
至于尹云铮,严秉楫这些人,要么封无可封,要么能力不行,最后只能封一些名誉爵位,以及给些物资奖励。
看着从自家收刮的东西,又重新回到自己手里,尹云铮等人也是心情复杂。
不过对他们来说,真正的奖励是李珩霄免掉了他们的罪责,等于是还了他们自由。
如今就算他们辞官离开,李珩霄也不会阻拦。
以前恨不得随时逃离的三人,全都默契的没有提起辞官离开的事情。
如今李珩霄击败朝廷大军,可以说大势已成,接下来必然要重新统领整个云州,将其打造成铜墙铁壁。
三家的根基都在云州,现在让他们离开,他们又能去哪里?
与其离开,到别的地方和人拼个你死我活,从头开始,不如暂时待在李珩霄身边继续观望。
每逢天下大乱,最先跳出来的其实就是各大家族,不过他们不会亲自下场,而是挑选代理人,通过投资对方让自己的家族趁势而起。
如果投资失败,顶多消停一段时间,如果投资成功,立刻就能晋升顶尖家族的行列。
如今的李珩霄,无疑是他们唯一,也是最好的投资对象。
他们跟随李珩霄,不是忠心,而是利益驱使。
这个时候霍骁这群老臣也跳了出来。
虽然打仗的时候,他们没帮什么,但是逃跑的时候他们可是尽了力。
护送太王妃逃跑的队伍,就是这群人组成的。
“如今领地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时,这些老臣以前虽然犯了糊涂,但都是忠心耿耿之辈,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太王妃亲自过来找李珩霄求情。
“领地唯才是举,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过来当官,不过要从小吏做起,就不要再做官复原职的春秋大梦了。”
李珩霄态度坚决。
这些人忠心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思想太顽固。
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最终只会对他的野心形成阻碍。
毕竟他的目标是统一天下,不仅仅是大胤王朝,而是整个世界,如果还是原来的思想和方法,最终只会沦为一个新的故步自封的封建王朝,永远不可能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太王妃也知道根本改变不了李珩霄的想法,她也是被那群人烦的实在没办法,这才过来求情。
最终她也只能回去如实相告。
这群老臣以为只要自己服软,李珩霄多少也该卖他们几份面子,把他们降上几级意思意思就完了,完全没想到会把他们直接一撸到底。
对于这群原本最低都是六七品的官员,让他们从头开始,许多人自然是拉不下面子,最终骂骂咧咧的离开。
有些人甚至悄悄离开了靖安,准备投靠朝廷,卖主求荣。
也有一部分官员,真的放下了面子,做起了小吏,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无过于原布政使霍骁。
至于陈稷言,年龄太大,就是想从头再来也没那个精力,让他投靠朝廷更不可能。
最终太王妃可怜他,就让他在王府做了教授,负责教导李珩錞和李珩姈学习,也算给他养老。
周燧武没有现身,听李珩錞说,当初守城的时候他也出过力,只是因为孙子的事情,估计死也不可能在李珩霄手下任职。
不过周燧武手下的将领,倒是全都重新加入了军队。
军队是一个讲实力的地方,以他们的实力,就算从头开始也很容易出头。
还有一点,跟随李珩霄的青崖卫指挥使霍岩是霍骁的外甥。
有功奖,有过罚!
大量不愿意投降的敌将,以及杀戮平民罪大恶极之人,全部被斩首示众,还有投敌之人,叛变之人,畏战之人,杀的血流成河。
其中最惨的就是陆明垣,这位朝廷大军名义上的统帅,终究没能逃出去,被夷族藤甲兵抓了回来。
虽然陆明垣口中愿意投降,但李珩霄还是下令将其凌迟处死,以消民怨。
“黄口小儿!你不要得意,举兵造反乃是灭九族的大罪,总有一日,你会和我一样!我到地下等你!哈哈哈哈!”
得知陆明垣是城池放火的元凶,凌迟那一日,几乎万人空巷。
行刑更是有郡王李珩錞主持。
这小子不仅仅不怕杀人,甚至开始有些热衷于杀人了。
处理完这些琐事,李珩霄再次把李珩錞推出来做监国,他自己则闭关修炼去了。
临闭关之前,他交代了几点原则,一是原本在靖安城发布的政令,继续向周边推广,不得有任何变更。
二是组建内阁,把权力最大的几个官员挑选出来,让他们互相商议着处理政务。
李珩霄可没空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他也不怕这群人架空他。
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他如果用起人来疑神疑鬼,不光耗费他自身的精力,也会让手下的人束手束脚,事倍功半。
与其设立种种的监管,不如让众人放手去做。
完全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
那些帝王之所以疑神疑鬼,其实是对自身的不自信,一只飞鸟站在树上,永远不会担心自己掉下去,而一个人站在树上,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稳住自己的地位。
李珩霄恰巧是那只飞鸟!
敢反叛?
那就杀了再换一个听话的。
修为才是他的根本,只要修为够强,一切都不是问题。
所以处理完不得不处理的事情,他就立刻进行闭关。
而第三点,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