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我要的是,规模
- 重生千禧:搞土方的,劝你别惹
- 王蝴蝶
- 2032字
- 2025-04-24 00:08:02
见到推门而入的陈光耀,郭崇江一愣;“陈老板,你怎么过来了?工地上有什么事?”
“没啥大事,过来看看郭总。”陈光耀也不客气,大咧咧的拉过椅子坐了下来。
“喝水吗,我给你倒点。”郭崇江倒是客气,起身走到饮水机旁拿出一次性纸杯开始倒水。
眼前这陈光耀是跟着梁国庆出现的,郭崇江默认他是梁国庆的人,所以也是给到了额外的尊重。
“谢了,郭总。”陈光耀欠着身子接过水杯,直接切入正题:“我刚从工地上过来,要说没事吧它还真有点儿小事。”
“陈老板你说。”
“早上刚去,就让木工班组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他们不腾作业面给我们油工,你说操蛋不操蛋。”陈光耀说道。
“哦?还有这种事,我打电话问问张勇。”郭崇江眉头一皱,要去拿桌子上的手机。
“别打了,”陈光耀制止了他,“这点儿小事我自己已经摆平了。”
“......”郭崇江放下手机,有些狐疑的看着对面的年轻人,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来是想跟郭总说呢,”陈光耀掏出烟递过去,“您这个工地事情太多太杂,里面牵扯的单位互相掣肘,干起来实在太费劲了。”
“陈老板,你有话直说吧。”郭崇江把烟平放在桌子上。
“那我就直说了哈,”陈光耀嘿嘿一笑,“昨天谈的9块钱一平米的单价太低了,得加钱。”
“加钱?”郭崇江听后摇了摇头,“加不了,粉刷单平米9块钱的清包,是公司定下来的统一价格。”
“别当我外行啊,郭总,”陈光耀自顾自的点起烟,“建筑行业里哪有统一价格一说?你们售楼处的各个工种都切碎了单独发包了,怎么还会统一定价。”
郭崇江见官方话术没唬住对方,继而说道:“陈老板,你们这刚进场,咱们之间的合同协议都还没签就要涨价,这说不过去吧?我想知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梁国庆梁总的意思?”
“自然是我自己的意思,”陈光耀说的很直白,“这件事跟梁叔没关系,他也不知道。”
郭崇江见陈光耀说涨价的事情跟梁国庆没关系,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加钱的事要是梁国庆提出来,他还真是有些为难。
但既然是陈光耀自己提出来的,那拒绝起来压力就小很多了。
想通了这一节,郭崇江的态度更坚定:“陈老板,涨价这个事确实没可能。咱们既然说定了是多少,就按照约定来吧。如果你觉得9块的价格实在做不下来,咱们好聚好散,我再另寻他人。”
“别这么着急拒绝,”陈光耀不慌不忙,“郭总你听听我后面的话。”
“...那好,陈老板你说。”郭崇江点点头。
陈光耀向前探过身子:“9块一平米的清包价,我要涨到10块一平米。”
一平米涨一块,六千多平米的总面积,总计的金额就上涨六千多。
也相当于总价涨了10%以上。
这是小学生都能算明白的账。
“然后呢?”郭崇江问道,“我为什么要同意涨价?”
“然后,”陈光耀神秘兮兮的盯着郭崇江,“涨出来的那部分金额,是你的。”
轻飘飘的几个字,说出来却是如同平地惊雷。
直接让郭崇江愣住了。
涨出来的部分,是我的?
“陈老板,你什么意思?”郭崇江压抑下心中的波涛,故作镇定的问道。
“没什么意思,我说的不够直白吗?”陈光耀轻松的向椅子上一靠,“郭总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郭崇江一时间没再说话。
两个人陷入了暂时的沉默之中。
要说六千多块钱,不算多却也不少。
在2000年这个时候,房地产刚刚兴起,从业者的收入处于市场化初期水平,尚未形成地产高峰时期的高薪体系。
就比如郭崇江,虽然已经是地产公司在项目上的工程经理职务,但受限于幸福地产的规模,他的月工资其实也只有两千出头。
六千块钱,已经抵得上他三个月的收入了。
“陈老板,我觉得你这个玩笑并不好笑,”郭崇江保持住镇定,“你我今天才是第二天见面,没必要开这种玩笑。”
“我明白你的谨慎,郭总,”陈光耀说道,“换做是我,也不会轻易接受一个只见过两次面的人,抛出来的橄榄枝。”
“不过,如果你知道我这个人是什么性格,我想你就会换个想法和思路了。”
“我先说我的目的。很简单,我要迅速扩大我队伍的规模,这就要求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进来,并且是不仅仅限于油工。而在这一点上,你是可以为我提供帮助的。”
“这也是我今天来找你的原因。”
“另外我说一下涨价这个事情的稳妥性。你们售楼处着急装修,而总包单位迟迟定不下来,所以你们只能把装修的活切碎分包,这才提供了我进场的机会。
“否则整个装饰工程由一家总包就做了,我哪有机会面对你?”
“因此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你们公司对班组的选择性不多,价格自然就会有浮动。所以10块的单价,在你们公司那边会顺利通过。”
郭崇江仔细听着陈光耀的话。不得不承认,陈光耀的每一句话,都立得住。
合理性上的保障,加一。
“刚才我也说了,这件事跟梁叔没关系,那么自然你的上级也就不会知道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我二人知道。”
梁国庆能拿到湖韵小区的土方工程,靠的是更上层的关系。一个郭崇江只是工程师的头子,左右不了这种大资金的项目。
因此陈光耀说这个事梁国庆不知道,也就断绝了郭崇江的上司知道的可能性。
安全性上的保障,加一。
“还有吗?”郭崇江问道。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陈光耀笑着说道,“我这个人做生意,最喜欢的模式就是,大家都有好处赚。”
“实话说,我看不上目前这些微小的利润,我要的是...”
“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