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离开

林静突然对蒙骜说道:“将军,震位三步!”,蒙骜的剑柄重重砸向地面,借着反震力腾空跃起。他玄甲缝隙渗出的靛蓝髓液,此刻竟在音波震荡中凝成细针状。

“雕虫小技!”太医令挥旗指向奎宿方位。三枚耳骨哨突然变调,尖锐的变徵音刺得林静耳膜渗血。但她反而眼前一亮——哨面青铜倒刺的∞符号在强震中开裂,暴露出内藏的磁石芯!

“盐车!”林静大声喊道,声音沙哑带一丝孩童的尖锐。蒙骜凌空旋身,剑锋精准挑断西南角编钟的麻绳。失去磁力牵引的耳骨哨阵顿时音律大乱,十二枚钟虡上的饕餮纹青芒暴涨,反将韵律困在编钟内部。

蒙骜的剑柄重重砸在盐砖上,靛蓝菌丝顺着青铜剑纹攀爬,在他右臂凝成图。林静嗅到浓烈的苦艾气息——这是将军强行催动的征兆。林静大声说道:“将军可知手少阴经逆行会灼穿心脉?”

“聒噪!”蒙骜挥剑劈开三枚毒弩,玄甲鳞片刮过她脸颊,“医者就该躲在...”,话音未落,浸泡在髓液中的青铜瓮轰然炸裂。三十具“髓兵”破液而出,周身穴位插满的青铜针震颤出死亡韵律。林静看见某个髓兵溃烂的耳垂——那里挂着河西军特有的狼牙坠。

蒙骜的剑锋在此时滞涩半寸,玄甲缝隙渗出的靛蓝菌丝突然萎靡——这是将军首次在战场上显露疲态。林静咬破下唇,她突然反手抽出蒙骜腰间的错金铜匕,刃口倒映出自己苍白的童颜。

“你要作甚?!”蒙骜的暴喝被骨哨声淹没。林静已将那淬过蛇毒的锋刃刺入“膻中穴”,剧痛激发的菌丝如蛛网暴长。

“扁鹊谷的血祭问诊...”,太医令的人皮帅旗突然卷刃,“你这孽种竟会失传的禁术!”他颅顶骨针迸射青光,三具髓兵突然自爆,飞溅的青铜针如暴雨般袭向林静面门。蒙骜的玄甲在此刻爆出龙吟虎啸之声,将军竟徒手抓住漫天针雨,掌心血肉在汞毒腐蚀下滋滋作响!

当最后一枚青铜针在蒙骜指缝间化为齑粉时,函谷关地脉深处传来九声钟鸣。让燃烧的盐车阵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林静耳膜鼓胀。

盐车阵中央的深坑突然喷涌汞液,青铜地宫门在蓝绿色火焰中缓缓升起。门环镶嵌的“紫微垣”七星并非普通玉石,而是用扁鹊谷特有的“髓晶”雕琢,此刻正与林静掌心血痕产生虹吸效应。她感觉全身血脉逆流,腕间铜铃突然自行解扣。

“栎阳宫要的可不是活口!”太医令的革车突然转向,车辕暗弩连发十二支淬毒铜矢。林静在翻滚躲避时看清箭簇铭文,一个阴阳鱼符号。

蒙骜的青铜剑在此刻迸出火星。他格开第七支毒箭时,剑脊映出地宫门内景象:成排浸泡在汞液中的青铜法碑巍然矗立,碑文正是商鞅亲笔所书!更骇人的是碑顶镇石——那分明是扁鹊门失传的“九鍉玄针“,针尾∞符号与林静玉扣的北斗刻痕如出一辙。

“商君与扁鹊谷……”林静感觉天旋地转。史书从未记载这两大流派的交集,但眼前法碑上的条文,字里行间竟夹杂着《灵枢·经脉》的批注!当第八支毒箭擦过她发髻时,蒙骜突然暴喝一声,剑锋刺入地宫门槛。

青铜门枢突然传出齿轮咬合声,每声脆响都带着特有的韵律。当最后一道轮齿归位时,甬道两侧的青铜灯突然自燃,林静看见门内甬道两侧的壁画,商鞅手持青铜矩尺,正与九名扁鹊门人丈量铜方升的容积。

当第十二支毒箭射入地宫门缝时,异变陡生。青铜法碑表面凝成文字。林静认出每个字的横折勾画里,都藏着墨家机关城的方位坐标!

“原来你们要的是这个...”蒙骜说道,他的剑锋突然刺入法碑基座。碑底暗格弹出一卷浸泡在胆液中的帛书,泛黄的绢面显出血色星图。

地宫深处突然传来九声钟鸣,与函谷关外的秦军号角形成诡异合奏。林静在声波共振中头痛欲裂,她强忍眩晕望向声源:九尊青铜甬钟悬于地宫穹顶,钟枚上的蟠虺纹正随着共振剥落。

“商君法碑!”太医令癫狂的嘶吼中,蒙骜突然拽着林静滚入地宫,坠落的盐晶在青铜甬道撞出声响。当最后一丝天光消失时,她感觉蒙骜的体温异常升高——将军背部溃烂的背部正渗出血液。

“别看...”蒙骜突然捂住她眼睛,掌心茧子刮得她眉骨生疼。林静在黑暗中听见将军压抑的喘息。

“骊山...”他慢慢的对林静说道,“带着玉扣去太医院...”,话未说完,甬道突然剧烈震颤,追兵的毒弩射入地宫,蒙骜突然将林静推入暗渠。冰凉的渠水裹着她冲向下游,耳边最后回荡的是将军的怒吼:“活着到骊山!”,她怀中的三枚玉扣突然发烫。

三日后,函谷关大捷的捷报传遍栎阳。而林静在暗渠尽头的芦苇荡苏醒时,发现手中紧紧攥着玉扣。暗渠尽头的芦苇荡泛着铁锈味的晨雾,林静在第三十七次呛水后终于抓住腐木。浸透血污的麻衣紧贴着十岁女童单薄的身躯,腕间铜铃早已不知去向,唯有三枚玉扣在指缝间渗出余温。她嗅到芦苇根部的腥气里混着硫磺味。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时,林静发现她怀里不知何时被蒙骜塞进去的半片染血的帛书。血迹在帛面凝成北斗七星状,缺失的“天权”星位血迹下隐约浮现的墨迹——“骊山北麓,髀枢为钥”!

玉扣在阳光下突然发烫,北斗刻痕中渗出靛蓝菌丝。林静将菌丝敷在帛书血迹上,缺失的“天权”星位处突然泛起荧光。她猛然想起蒙骜曾对她说过:“玉扣遇髓则显!”。

当带血的菌丝触碰到帛书时,褪色的墨迹突然重组为骊山的地貌特征!

芦苇丛中突然惊起三只鸿雁,林静瞥见雁足系着的青铜符节,这正是秦军八百里加急的“封诊式“谍报装置!

芦苇荡深处传来犀筋弩的绷弦声。林静蜷缩在腐木阴影中,看见三具浸泡胀的髓兵尸体顺流而下——这些本该在地宫爆炸中粉碎的怪物,溃烂的耳垂仍挂着蒙氏部曲的狼牙坠!她听见有人用楚地方言低吼:“活要见扁鹊令,死要收青髓瘴...”

当追兵的弩箭射穿腐木时,十岁女童深吸一口气,攥紧玉扣与染血帛书,消失在渭水南岸的晨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