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丝千里,盼君赴约

在上海逼仄的出租屋里,林宇结束了一天如战场般忙碌的工作。他像被抽去了筋骨,瘫坐在床边,眼神却紧紧黏在手机屏幕上,嘴角那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泄露了他此刻的心思。屏幕上,是他和苏瑶这几个月来密密麻麻的聊天记录,每一条信息,都像是一根无形的丝线,将他们的心紧紧缠绕。

窗外,上海的夜灯火璀璨,车水马龙的喧嚣声隐隐传来,可林宇却充耳不闻。在他心里,这繁华都市的热闹,远不及手机那头苏瑶的一句问候。他的手指轻轻划过屏幕,目光停留在那些分享日常、倾诉心事的文字上,思绪飘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南郏县,那个苏瑶生活的地方。

“不知道她这会儿在做什么呢?”林宇喃喃自语,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迅速编辑了一条消息:“今天工作忙不忙呀?我今天在上海街头看到一只小猫,和你上次发的照片里的小猫好像。”发送出去后,他便像个等待糖果的孩子,满心期待着回复。

此时,在河南郏县的苏瑶,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迈进家门。她把包随手一扔,手机就“叮咚”一声响了起来。看到是林宇的消息,她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疲惫也在这一刻消散。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手指飞快地回复:“不忙啦,今天还算顺利。哈哈,那只小猫肯定也很可爱吧!我今天下班路过咱常聊的那家小吃摊,买了份炒凉粉,还是熟悉的味道,可惜你还没尝过。”

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火朝天。林宇兴致勃勃地描述着上海外滩那璀璨夺目的灯光,说站在江边,仿佛能触摸到这座城市的心跳;苏瑶则眉飞色舞地跟他分享郏县古老的三苏园,讲那些沉睡在岁月里的历史故事,还有热闹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特色小物件。

随着见面的日子一天天逼近,苏瑶的心情变得愈发复杂。她站在衣柜前,像个迷失在森林里的旅人,一件一件地翻找着衣服,嘴里不停地嘟囔:“这件太普通,根本配不上这么重要的见面;那件颜色又不好看,他会不会觉得我没品味……到底穿哪件去见他呢?”

不仅如此,她还在网上疯狂地搜索,精心挑选了一款带有河南特色元素的礼物。那是一个手工刺绣的香囊,一针一线都绣着郏县的美景,古色古香的建筑、蜿蜒流淌的河流,还有那片金黄色的麦田。她把香囊捧在手心,仿佛捧着自己满满的心意,期待着林宇收到礼物时的惊喜表情。

林宇那边,同样被见面的期待和紧张笼罩着。他利用下班的间隙,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像个寻宝的冒险家,寻找着一件能让苏瑶眼前一亮的礼物。在一家深藏在弄堂里的小众手工饰品店,他终于发现了一件宝贝——一条项链。项链的吊坠是一颗小巧的水晶,神奇的是,水晶里竟然包裹着一片上海老弄堂的微缩景观,青瓦白墙,狭窄的巷道,还有那扇半开半掩的木门,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林宇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想象着苏瑶戴上项链的样子,他的嘴角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就在距离见面还有一周的时候,苏瑶的手机突然收到公司的紧急通知,要安排她去外地参加一个短期培训,而培训的时间,正好和他们约定见面的日子撞了个正着。苏瑶看着通知,只觉得眼前一黑,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她心急如焚地给林宇发消息:“林宇,怎么办?公司突然安排我去培训,和我们见面的时间撞上了,我真的好难过。这几个月来,我一直盼着这天,为了见面做了好多准备,现在却……”消息发送出去后,她紧紧握着手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等待着林宇的回复。

林宇看到消息,心里“咯噔”一下,原本满心的期待瞬间被失望填满。但他知道,苏瑶此刻肯定比他更难过,于是强忍着失落,立刻安慰道:“别着急,瑶瑶,工作重要。我们可以重新选个时间见面,我等你。不管等多久,我都愿意。”

苏瑶看着林宇的回复,眼眶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不想错过这次见面,更不想让林宇失望,于是鼓起勇气向领导申请能否调整培训时间。然而,领导却板着脸告诉她,这次培训机会难得,时间无法更改,而且培训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她未来的职业发展。

苏瑶陷入了痛苦的两难境地,一边是期待已久、精心准备的见面,她想象过无数次和林宇相见的场景,甚至连第一句话该说什么都想好了;一边是重要的工作培训,关乎她的事业前途。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像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焦急却又无奈。

就在苏瑶愁眉不展的时候,林宇在上海也遭遇了晴天霹雳。他负责的项目突然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问题,客户大发雷霆,要求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否则不仅项目泡汤,公司还可能面临巨额赔偿。

林宇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得措手不及,他和同事们日夜奋战在公司,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整个人憔悴不堪。他的心里又急又乱,既担心项目无法按时完成,又害怕因为工作而无法按时赴约,让苏瑶失望。

在办公室里,林宇忙得晕头转向,可还是抽空给苏瑶发消息:“瑶瑶,我这边项目出大问题了,不过你别担心,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解决,不会耽误我们见面的。就算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争取。”

苏瑶看到消息后,心疼得不行,泪水夺眶而出。她回复道:“你别太累了,工作要紧,要是实在不行,我们就再推迟见面吧。我不想你为了赶时间而累坏了身体,不管什么时候见面,我都等你。”

两人在手机两端,隔着千里的距离,一边为工作的突发状况焦头烂额,一边又牵挂着对方,相互安慰。他们都渴望能如期见面,在现实的重重阻碍面前,他们的见面计划变得摇摇欲坠。而他们能否冲破这些阻碍,成功见面?如果不能,又该如何面对这份期待已久的感情?这些未知,像一团迷雾,笼罩着他们,也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