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雷波编著
- 855字
- 2025-04-22 10:59:54
2.2 理解并掌握陪体处理方法
2.2.1 陪体的概念
顾名思义,陪体是指画面中作为陪衬的物体,是与主体息息相关的事物,同时也是除主体外最直接的次要拍摄对象。陪体在画面中并非必需的,但恰当地运用陪体可以让画面更为丰富,能够渲染不同的气氛,对主体起到解释、限定、说明、烘托及渲染的作用。陪体还可以配合主体说明画面内容,也就是对主体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适当地运用陪体,将有利于观赏者正确地理解画面的主题。
在形式上,可以采用与主体形成对比或起到反衬作用的陪体。这样一来,在使主体得到突出展现的同时,还能够美化、均衡画面,并渲染整体气氛。

利用火龙果的叶子及果实作为陪体,衬托一对爱人的甜蜜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焦距:50mm┆光圈:F3.2┆快门速度:1/320s┆感光度:ISO200)
2.2.2 陪体的作用
陪体是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的,绝不能喧宾夺主,破坏主体的表现力。下面补充几点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
2.2.2.1 增强透视效果
配合广角镜头并将陪体作为前景,能有效地增强画面的透视效果,使景深富有立体感、空间感。
2.2.2.2 平衡画面
合理地搭配陪体,可以使画面在视觉上得到平衡,尤其是在拍摄风光作品时,小的陪体往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现大海日落时,将游人也纳入画面中,将大海衬托得更加大气、生动(焦距:17mm┆光圈:F9┆快门速度:1/200s┆感光度:ISO200)
2.2.3 陪体的处理方法
2.2.3.1 直接处理法
直接处理法是指将陪体直接放在画面内部,并且和主体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但不能压过主体。这种处理方法要求通过虚实或者明暗的处理来分清主次,不能喧宾夺主。

将花枝纳入画面作为前景,衬托人物更加娇美(焦距:100mm┆光圈:F2.8┆快门速度:1/100s┆感光度:ISO100)
2.2.3.2 间接处理法
间接处理法是指,将陪体安排在画面之外,观赏者可以通过画面中某个线索的引导和想象将其在脑海中显现出来。这种方法比较含蓄,但蕴含着更深的意味,不仅可以调动观赏者的思维,同时也使摄影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更广阔的空间延伸,做到“画中有话,画外亦有话”。

画面中小女孩指向右边,并且两个小朋友的眼睛也都看向右边画面外,让人不禁想象他们看到了什么(焦距:50mm┆光圈:F5┆快门速度:1/200s┆感光度:ISO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