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宗教情结的天才少年

1860年7月24日,在摩拉维亚南部的伊万契采小镇上,阿尔丰斯·穆夏出生了。现在我们说穆夏是捷克人,但在他出生的那个时期,捷克这个国家还没有诞生,当时的摩拉维亚还属于奥地利帝国,而穆夏的出生地伊万契采只是奥地利帝国的一个地区。直到1867年穆夏7岁的时候,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联合,改组为后世著名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虽然实力强劲,但身为多民族国家,其内部并不安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地民族独立思想盛行,这也为穆夏晚年的追求埋下了伏笔。

穆夏的家庭比较清贫,是一个典型的宗教家庭。他的父亲虽然是法院的书记员,但却是公务员等级序列里最低的,母亲是位家庭教师。当时穆夏除了有两个亲妹妹外,还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一家8口人住的地方是与当地监狱共用的一栋房屋,虽然家庭经济拮据,但穆夏的父母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想办法让他们都上了学。

穆夏从小就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展现出惊人天赋,穆夏的母亲会在穆夏的脖子上挂一支画笔,允许穆夏在家里随便画画。这位慈祥的母亲也是位虔诚的天主教信徒,每次都会带着穆夏一起去教堂祈祷,这使幼年的穆夏心中产生了深深的宗教情结,这种宗教情结将贯穿他的一生。宗教对小穆夏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从他的第一幅作品《基督受难》中就可以发现。当时仅有8岁的他,在没有受过正规美术指导的情况下能完成这样的作品,是非常了不起的。

伊万契采的教堂

穆夏小时候常去的伊万契采的教堂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这个建筑也在穆夏日后的作品里多次出现。

《穆夏的妹妹安吉拉的肖像》

1880年

实际尺寸:50cm×39.5cm

现藏于:捷克布拉格 穆夏博物馆

《穆夏的妹妹安娜的肖像》

1885年

实际尺寸:55cm×34.5cm

现藏于:捷克布拉格 穆夏博物馆

此外,穆夏在歌唱方面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在他12岁时就加入摩拉维亚地区首府布尔诺的教堂童声唱诗班,靠出众的唱功赢得了圣彼得和保罗大教堂的奖学金。1876年左右,穆夏离开了唱诗班,回到了故乡伊万契采。其离开的原因很多人猜测是因为穆夏青春期开始变声,但是也有人推测穆夏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被学校开除的。

《伊万契采的区域展览会》

1912年

实际尺寸:37.7cm×25.5cm

现藏于:捷克布拉格 穆夏博物馆

画作背景里出现的伊万契采的教堂,在穆夏的很多作品里都能看到,说明这种宗教情结一直在他的内心之中。

《基督受难》

1868年

实际尺寸:37cm×23.5cm

现藏于:捷克布拉格 穆夏博物馆

《基督受难》是穆夏在大约8岁时创作的,反映了天主教会对他的影响。后来他写下了童年时对教堂复活节的印象:“我曾经像侍僧一样跪在基督的坟墓前几个小时。那是在一个黑暗的壁龛里,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蜡烛在周围静静地燃烧着,有一种神圣的光芒,从下面照亮了基督殉道的身体,真人大小,挂在墙上,极度悲伤……我多么喜欢跪在那里,双手紧握并祈祷。没有人在我面前,只有挂在墙上的木头基督,没有人会看到我闭上眼睛想着上帝知道什么,想象我跪在一个神秘的未知人物的身边。”从他很小的时候起,天主教会,特别是教堂建筑、音乐和神秘的氛围,就对穆夏的情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