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出海钓鱼

老娘给郑佳佳夹了一筷子菜:“佳佳,你们医院不是有星期天吗?星期天可以来岛上玩,你喜欢吃鱼丸和扁肉,我还做给你吃!”

郑佳佳也不嫌弃,夹起来就吃:“阿姨,我下次来,你教我怎么做好不好?”

“哎呀,可使不得,你是握笔杆子的手,咋能做这种粗活?”

“阿姨,那我也不能不吃饭啊,我以后还想当个好媳妇呢!”说着,她还瞅了瞅陈远航。

陈远航他娘很痛快:“好好好,我教,我教你,我把我会做的都教给你!”

“谢谢阿姨!”郑佳佳甜甜地道了声谢。

阿东也凑到郑佳佳身旁说道:“阿姨,大白兔奶糖真好吃!”

“咯咯,”郑佳佳笑着揉了揉阿东的头:“小机灵鬼,你的糖都吃完了?”

“快……快了……”

阿嬷用筷子敲了一下他的头:“快啥啊快,我看还有半袋呢,你答应一天吃一颗,可半夜起来撒尿还要偷吃一块,佳佳,以后别给他买糖了……”

郑佳佳也批评道:“阿东,以后不能吃那么多糖,要不然你的牙该烂了!”

“哦!”阿东垂头丧气地接受了大家对他的批判。

“不过,你要是画画有进步的话,我还会给你带个礼物!”郑佳佳又鼓励道。

陈远航现在已经在开始教他素描了,这个比较难,小家伙学的有些吃力。

“真的,啥礼物?”

“暂时保密,不过,你画的东西必须有进步,有进步了才有奖励!”

“好,我肯定有进步!”

陈远航本来还以为郑佳佳有很多话要跟他讲,上演一次分别大戏,但谁知这姑娘让他把自己送到村部自己住的地方后,就把他撵走了。

陈远航很郁闷,他还有很多话想和她说呢。

郑佳佳走后,陈远航一整天都没啥精神,似乎郑佳佳把他的心都带走了。

其实,两个人连关系都没挑明,更没有卿卿我我,唯一的二人时光就是陈远航骑车带她走遍了长尾岛的角角落落。

陈远航也觉得自己太没骨气了,自己的心理年龄都60多了,怎么还跟个少年人一样深陷情网?

可他的内心欺骗不了自己,有时候,希望一抬头,就能看到郑佳佳那红扑扑的脸蛋。

男人至死是少年啊!

他突然深刻明白了杨老先生对翁女士说的那句话:“你是上帝给我最后的礼物!”

送走了郑佳佳,陈远航就在考虑出海钓鱼的事情,这些天,他抽空也去钓鱼,但收获都不大。

不过,由于给吴光荣那两个朋友看胃病挣了一笔“巨款”,再加上有吴光荣这个榜样的宣传,村里也有好几个家庭条件不错的人来找他治疗胃病,欠田为民的自行车钱已经还上了。

另外,他又给了郑佳佳将近200块钱,让她再帮自己从她二舅那买点西咪替丁,到时候让岛上去乡里的卖鱼船帮着捎回来。

正所谓“十人九胃”,胃病患者这个群体太大了,后续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找他治胃病。

村里这几个来找他治胃病的,他也暂时只开了几天的药,已经没有药了,等后续郑佳佳把药送过来后,再给他们补上。

现在,陈远航家里又变成了一穷二白的样子,老娘手里就剩下几毛钱。

钱真是不经花,挣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抓紧时间挣钱吧!

昨天,他就跟堂哥陈远舱说好了,让他今天把自己和小川、胖子送到王富贵提到的那个岛上去。

钓鱼真的能让人上瘾,现在小川和胖子钓鱼比他还积极,他们一般上午就到鸭嘴崖去钓,不过上午是退潮时间,能钓到的鱼也不多。

半夜,陈远航就被堂哥叫醒了,看看手表,才3点钟,现在也没闹钟,也不知道他们怎么那么准时。

昨天就已经交待好老娘,如果有病人,让他们晚上再过来看。

老娘给他准备了点干粮,骑上自行车带上渔具就跟着堂哥出发了。

看着堂哥一脸木讷的样子,陈远航也不好意思问问他和堂嫂怎么样了,昨天他见堂嫂已经能下地走动了。

到了码头,胖子和小川已经到了。

陈远航奇道:“你俩咋来这么早?”

胖子搓着手:“我们一夜没睡,到点就过来了!”

“至于嘛,钓个鱼而已,没必要连觉都不睡吧?”陈远航跳上了船。

“嘿嘿,刚好和几个朋友打了会儿牌,以前经常打牌打一夜,习惯了!”胖子无所谓道。

陈远航瞥了他一眼:“我是说你别把小川带坏了!”

小川:“带不坏,我天生就不喜欢打牌,钓鱼比打牌有意思多了,刚才打牌的时候我差点没睡着!”

胖子很郁闷:“你做个人吧,都困得睁不开眼睛了,还赢我三毛五分钱!”

堂哥陈远舱这条船长约七八米,不算太大,是条木头船,柴油发动机,摇开发动机,黑烟就突突地往外冒,声音大的刺耳,两个人距离超过5米以上就听不见说话。

怪不得有些渔民的听力不太好,这刺耳的轰隆声,整天在耳边回响,耳朵想好使都难!

渔船上的人都养成了大声说话的习惯。

其实,渔民家里能有这样一条机帆船,绝对是村里相对富裕的家庭,因为哪怕是一条二手这样的船,其价值就在万元以上。

渔船跑的远,收获也大,好的时候每天能收获几十块钱。

当然,渔民也是靠天吃饭,并不是每天都能搞到几十块钱,有时候,渔船在外跑一天,也就只能搞到十几斤杂鱼,不够油钱。

大海太大了,谁都不知道哪里有鱼,哪里没鱼。

幸好这时候柴油比较便宜,几毛钱一升,赔钱也赔不了多少。

而且,风浪一大,就出不了海。

昨天和前天,就因为风浪大,村里所有的船就停在了港口。

陈远舱这条渔船是他们家最贵重的财产,至少有20年的船龄,吃大锅饭时大家也不怎么爱惜,折腾的有些散架,后来分产到户后,渔船又重新分给了他们,陈家就大修了一次。

陈宣明在村里有工作,陈远舱和他19岁的弟弟陈远艟负责开船出海打鱼。

他们一家还没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