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提“精准扶贫”思想。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全国上下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这是一场伟大的战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与难点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为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关键一步;是为全世界扶贫开发事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进行的伟大探索。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够取得成功吗,通过怎样的实践才能取得成功?恐怕不光是在国内,国际上也有许多人对中国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能否取得最终胜利表示担忧,也有对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批评。以金融扶贫政策为例,将有限的金融资源分配给贫困户使用符合经济学理论吗?能够取得想要的效果吗?面对这样的质疑,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其实已经给出了部分答案:穷人可以获得信贷。但是中国更进一步:相信低收入群体不仅可以而且应该获得信贷资源,也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一部分人走出贫穷。当然,这需要实践来证明。中国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向世界宣告贫穷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中国的贫困状况也是复杂的,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900多万户贫困户、89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面对艰巨复杂的国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必由之路。新阶段,中国扶贫工作的特色就是全国上下一心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它不是表面文章,不是一纸文件。中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实践、经验与成效就来自中国大地的沟沟坎坎,那里的人民与扶贫干部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落实中央政策、向世界证明中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成效。灯塔村所处的秦巴山片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在过去4年多的时间里,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不少扶贫干部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但牺牲也是值得的,换来的是人民幸福、百姓安居。4年多的实践,扶贫工作成效甚广、成果渐显,其成果经验和做法有必要进行回顾、总结。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的成果之一。在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背景下,白河县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人民上下一心,艰苦奋战,众志成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卓越的脱贫战绩。本书以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灯塔村为例,阐述了白河县的贫困特征和白河县人民与贫困抗衡的斗争史,详细描述了精准扶贫以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白河县人民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在阐述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选取了灯塔村为案例,详细分析了灯塔村的贫困现状、特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体系和脱贫战绩等。灯塔村只是中国12.8万个贫困村的一个缩影,通过解读灯塔村的发展及其脱贫政策、脱贫效果来总结白河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经验与做法,从中汲取好的经验,发现政策问题,提出未来改进的思考和建议。

本书共分为九个章节。

第一章系统介绍了白河县的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变迁、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人口情况,通过介绍县情将白河县的贫困现状和贫困特征予以一一展现。从白河县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建设、战略布局与脱贫成绩可以看出白河县的发展史就是白河人民一直与贫困抗争的历史,也是白河人民“三苦精神”的体现与传承。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所调研的贫困村——灯塔村的历史沿革、农户居住分布情况、农业生产发展和居民收入情况,从灯塔村的生产发展和居民收入可以看出灯塔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等,进而详细分析了灯塔村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战略布局与体制机制。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灯塔村主要的脱贫方式——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的前身是“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借鉴学习了“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又依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布局进行了改进与升华。

第四章详细介绍了灯塔村另一个主要的脱贫方式——产业扶贫。白河县和仓上镇出台了资金奖补、贴息贷款、股权收益等产业扶贫政策,灯塔村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发展出三种主要脱贫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较为单一、可持续性和精准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

第五章详细介绍了灯塔村脱贫方式之一——教育扶贫。对建档立卡户,白河县和仓上镇出台了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类型的教育扶贫政策,依托产业扶贫培育了“农户+合作社+学校”的产销脱贫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脱贫效果。同时也存在着经济补贴方式较为单一、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关注较少、教育可持续性发展较差的问题。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阐述了灯塔村的其他脱贫方式——健康医疗扶贫、就业创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社保政策兜底扶贫等,从阐述各项政策的实施机制出发,分析了政策实施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并提出未来改进的思考。

本书主要采用座谈会、重点访谈、问卷调查、案例访谈、循环访谈、跟踪调查等调查方式。从中共县委、县政府、扶贫局、农林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到仓上镇各部门再到灯塔村,从上到下每一个环节做到应访尽访,应谈尽谈。通过对灯塔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第一书记等进行全面访谈,对灯塔村60户农户(其中30户贫困户、30户非贫困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案例访谈,对上下政策的制定、落实和效果进行了检验与跟踪。通过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白河县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在灯塔村的实施情况、落实情况和政策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为未来政策的发展与变迁提出了详细建议。

本书的分工是: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张瑞娟博士撰写;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由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任晓娜博士撰写;第七章由任晓娜、张瑞娟撰写;第八章、第九章由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张宗凯、吉林大学本科生周昭炜撰写。本书内容的调研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故本书反映的情况均是2017年12月之前灯塔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情况,后续的其他工作,本书中未做体现。张瑞娟对全书进行了统稿,限于时间和作者水平,本书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