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爸爸说,等他好了就带我去看真的大熊猫!
- 急诊科医生:开局大师级心肺复苏
- 嵩山小霸王
- 2377字
- 2025-05-20 10:00:11
无影灯刺眼的白光下,罗峰站在主刀位,手术帽边缘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白雾在口罩上凝结又消散。
患者苍白的腹部完全暴露在视野中。
患者是肝脏破裂加长期膜动脉撕裂加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后面会有骨科主任进行二次手术。
目前最重要的是。
修复肝脏以及肠系膜动脉撕裂,先保住患者的命。
麻醉师徐从军调整着无影灯角度,金属支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他透过护目镜打量着罗峰。
这个最近在院内群引发热议的年轻医生,此刻正用镊子轻轻拨开肝门部的血块。
徐从军注意到罗峰持械的右手稳得出奇,连最细微的震颤都没有。
“现在可以开始缝合了吗?“
他的手指停在呼吸机参数调节键上,监护仪的滴答声在寂静的手术室里格外清晰。
罗峰点了点头,手术帽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他伸手接过器械护士递来的电刀,拇指在开关上摩挲了一下:
“开始。“
“血管钳!”
手术灯下,罗峰的目光扫过肝脏创面。
表面出血已经停止,但在他眼前实时显示的显微成像中,肝后侧一处0.3毫米的动脉破口清晰可见。
陆既明站在一助位置,听到罗峰的低语后手指顿了一下。
他转头看向器械台,那里并排放着两把相同型号的血管钳,其中一把的钳柄处有细微的磨痕。
“罗峰,给你。“
陆既明拿起那把有磨损的钳子递过去。
罗峰接过血管钳,金属器械在他指间转了个半圆。
就在即将握紧时,他的拇指突然停在钳口处。透过手套,他能感受到齿纹上细微的凹凸感。
“这把钳子磨损了。“
罗峰的声音透过外科口罩传出,略显沉闷。
他翻转钳柄,将钳口对准无影灯。
在强光照射下,三道几乎不可见的裂痕隐约可见。
“陆主任,“
罗峰将钳子放回托盘,金属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肝门静脉缝合要用无损伤钳。“
他的目光直视陆既明,
“这件事,你应该很清楚。“
陆既明的瞳孔微微收缩,喉结上下滚动了一次。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另一把完好的血管钳,指腹在光滑的金属表面来回滑动。
两把器械在外观上几乎一模一样,他不明白罗峰是如何在瞬间分辨出来的。
但是此刻他自然不能服输,冷笑着说道。
“罗医生连器械都要挑三拣四?手术台上可没时间矫情。”
罗峰头也不抬,突然将磨损钳子甩向托盘。
金属碰撞声中,他两指捏起一根头发丝般的金属屑:
“陆主任,这三道裂痕会导致钳口在15磅压力下崩裂。
您想用它夹爆患者的肝门静脉?”
监控室内,安远的手指轻叩着操作台边缘,眼睛紧盯着屏幕。
画面中,罗峰沾血的手套在无影灯下泛着暗红光泽。
安远的嘴角微微绷紧,但并未出声干预。
在他看来,庸才是不配娶她的女儿的。
手术间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徐从军猛地抬头,监护仪屏幕上鲜红的数字不断闪烁:
“血压40/20!门静脉压力突破30mmHg!“
“什么情况?“
罗峰左手食指稳稳压在肝右叶后方三毫米处,黏稠的血液从他指缝间不断渗出。
他的声音平静得出奇:
“正常,给我两分钟。“
“陆主任,吸引器。”
陆既明不情不愿,但是也没有办法安远正在监护下监工。
更别说罗峰刚才漏的一小手,已经震到他。
他递过吸引器,金属管在他手里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这个位置会加重出血。“
他的声音从口罩后传出,带着明显的质疑。
罗峰没有回应。
在他的视野中,破碎的血管像电子地图上的标记般清晰可辨。
这个被CT误判为血肿的位置,此刻正不断涌出暗红色血液。
他手腕一翻,将吸引器以45度角插入积血区,透明管道瞬间被血液充满。
当积血被清除后,血管外膜的裂口完全暴露。
罗峰右手持针器闪电般划过,5-0血管缝合线精准穿过血管壁。
就在针尖刺入的瞬间,他的小指微不可察地颤了颤。
透过手套,他能感受到血管壁异常的钙化硬化质感。
“怪不得...“
罗峰低声自语,缝合线在他指间绷成一条笔直的细线。
观摩室里,安远突然站直身体。
这个缝合角度他太熟悉了,三年前梅奥诊所的专家就是用同样手法解决门静脉畸形。
当时对方说过:
“这种逆血流缝合,全世界掌握的不超过五人。“
一丝疑惑,出现在了安远的心头。
“这罗峰究竟是何方神圣?”
“区区大专生而已,怎么可能学到这么高端的技术。”
手术间外面正在等待的小女孩,此刻正缩在墙角。
她的鼻尖抵在手术室的玻璃上,哈出的白雾,模糊了视线。
“爸爸会变成星星吗?“
此刻张敏,同样陪着安远看着监护里面的手术视频。
手中的记录本掉落,她都没有察觉的。
“果然是匪夷所思,哪怕是第二次看,也是感觉到离谱。”
而此刻的手术间之中。
陆既明眼睛之中更是错愕。
“这怎么可能呢?”
只见罗峰的手指正以违反教科书的速度打击8个连续的外科结在12秒之内完成。
以他在国外留学,看到的标准示范快了整整5秒。
他死死盯着罗峰的手,冷汗浸透手术衣。
如果是自己操作,针尖早已撕裂脆弱的血管,患者此刻已大出血死亡。
徐从军站在手术台旁,护目镜后的眉头紧锁。
他盯着监护仪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又看向罗峰那双沾满鲜血的手套。
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口罩随着沉重的呼吸微微起伏。
按照常规处理方案,现在应该果断切除左半肝。
这是最稳妥的保命方式。
徐从军的手指下意识地敲着监护仪。
但这样做的后果他很清楚:
患者将永远失去重体力劳动能力,余生都要靠药物维持肝功能。
但是患者的家庭情况,他也是很清楚的。
妻子在肿瘤科住院,已经欠费两周。
还有两个小孩,最大的也不过才6岁。
即便是能做这台手术,也是罗峰承诺交齐费用,才开始的。
否则的话。
恐怕真的按陆既明所说的放弃治疗了。
他的目光移向罗峰。
这个年轻医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处破损的血管,持针器在他指间稳如磐石。
徐从军看到罗峰突然调整了无影灯角度,光束精准地打在血管裂口处。
“要...修补吗?“
徐从军的声音有些发干。
这个选择的风险他再清楚不过。
成功率不足三成,一旦失败患者可能连手术台都下不来。
他的指甲不自觉地抠进了掌心,顿时感受到刺痛。
手术室里突然安静得可怕,只有监护仪规律的“滴滴“声在回荡。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罗峰的决定。
陆既明站在一旁,手里的吸引器管不自觉地捏紧了几分,塑料管在他指间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爸爸说,等他好了就带我去看真的大熊猫!”
罗峰眼前,突然闪过小女孩贴在玻璃上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