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初升,蝉嘶愈烈,树叶将路上的阳光切成碎块,两道身影从雾霭中走来。
“渊子,刚跟你说了那么多,你想好去哪家武馆了吗?”
李二叔的声音悠悠传来。原来刚才应沈渊的要求,李二叔在路上已经将镇上的势力划分给他讲了一遍。
“先去最弱的振威武馆试试吧。”被李二叔的声音从沉思中唤醒,沈渊答道。这个选择是沈渊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毕竟,当下自己最需要的是一个武馆弟子的身份,以免去赋税的负担。
实力弱一些,想必招收弟子的条件也相对宽松些。武馆的功法差一些不要紧,小镇武馆的功法再好还能好过自己脑子里的那本?而且实力较弱,自己进去若能崭露头角,也更容易得到栽培,倾斜资源。
“也好,振威武馆虽说近二年露出颓势,以前可是镇上第一武馆呢,实力仅次于何、李两大家族。”
镇上势力除了三家武馆之外,还有两大家族。其中何家掌握全镇的药草供应,李家则把持镇上大部分的粮食采售。
百姓口中常说“何药李粮”,便是如此。
“哪怕你小子天赋不好,只能当个学徒也不要紧,叔这还有些余钱,赋税不用记挂在心的。”李二叔随口说道。
“放心吧李二叔,我一定会成为正式弟子的!”沈渊开口。
一来,他不愿再受李二叔恩惠了,自己刚穿越来时对周遭环境一无所知,受人恩惠倒也罢了。如今自己能吃能干,再这样下去,沈渊心中不愿。
毕竟人情这东西,越用越薄。
二来,沈渊也有着些许猜测,自身的根骨应是不错的。
毕竟穿越当晚,夺舍道人那句“体无灵根,根骨尚可,天助我也”的评价,他可是听得真真切切。
只是不知道这个“尚可”,能到何种程度,但想来以道人的身份,“根骨尚可”的评价,通过一个小镇武馆的测试应是没问题的。
至于灵根之说,沈渊自己也有所了解。
此方天地,仙武花开并蒂,妖魔独占一枝。他们如今处在魏国的一个边陲小镇,魏国之外还有秦国。
魏国尚武,秦国奉仙,所以民间流传着“武魏仙秦”的说法。
两国除了携手抗击妖兽之外,也常有摩擦。不过格局始终未变,此方世界,武道是有手段与仙道抗衡的,这算是给了沈渊一点慰藉,自己练武未必矮修仙者一头。
一路无话,等沈渊二人赶到清风镇时,已是太阳高悬。
“站住!”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响起。
一个身着墨色官服的差役,身形消瘦,通红的酒糟鼻上顶着一对迷离醉眼,松松垮垮的走向正要进镇门的叔侄二人,最后停在二人面前上下打量。
未等差人开口,李二叔已轻车熟路的从腰带间抠出几枚铜板,不着痕迹的递到了差役手中,面带笑容。
“差爷通融,听说武馆收徒,我带着侄子来试试。”
“嗯,倒是个上道的,去去去。”
黑衣差役暗暗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重量,脸色稍霁,似赶蚊虫般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
沈渊看着李二叔熟练的动作,便知道这事早已不知道重复过多少次了,撇了撇嘴,天下乌鸦一般黑。还是那句话,见怪不怪了。
好在能用钱敲开的门,都不算门。
沈渊二人赶至振威武馆的门口时,门前早已大排长龙。
大多数都是身穿短打的力夫和农户,看来和沈渊有着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二人心中无奈,却也只好默默地站在队伍末尾。
“来都来了,叔去收点货回去卖。你先排着吧。”
看着排队长龙,李二叔心中打鼓,犹豫着对沈渊说道。言罢也不等沈渊出言相劝,李二便转身向熙熙攘攘的市集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像极了现世,子女高考查分时,宁愿在客厅抓耳挠腮也不去电脑跟前的父母。
“肃静!”一声断喝将沈渊的心思拉回现实。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武馆教头站在门口,双手抱胸,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本来今日收徒测试人山人海,心里稍有期待,但看到众人穿着,多为力夫农户,心中却也难免失望。
教头沉声开口:“振威武馆收徒,不看出身,首重根骨心性。出身寒微,不是耻辱。只要心怀武道,肯下苦功,皆有机会一飞冲天。”
话语刚落,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低语。将众人反应收入眼底,魁梧教头知道自己目的已成,便不再多言。直直的走到武馆门前的池塘边,从怀中掏出一个黑糊糊的青铜圆片,随手将其扔入池塘。
青铜片入水即长出青苔,迅速铺展成一方堪堪容纳一人站立的古朴石台浮于水面,石台上纹路密布,闪烁着微光。
石台的出现,又引起人群一阵震惊,饶是沈渊也是目光一凝,心中暗自惊叹。这世界武道果然不凡,测试根骨竟还有专用法器。
“此台名基石,上此石台,我便根据石台入水几寸,得知尔等根骨。”
“好了,有序上台,开始吧。”
教头说完,便坐到一旁的椅子上,端起桌上茶水轻抿一口,眯起双眼紧盯石台。
排在队首的是一个身穿短打的精壮汉子,只见其深吸一口气,大踏步走上石台,脚下一沉,石台瞬间没入水中寸许。汉子心中忐忑,回头看向教头。只见教头面无表情,微微点头,示意其下台。
“骨重三两一钱,可为记名弟子,站至左边。”
青年走下石台,依言站定,接着一个瘦弱的少年走上石台,脚步轻盈,石台仅微微下沉。教头摇头道:
“骨重二两,根骨不足,可为学徒,站至右边。”
沈渊拉了拉前方人的衣袖,低声问道:“不知这弟子等级有何说法?”
前方那人回头,发现沈渊一身农户打扮,伸手掸了掸被沈渊拉过的衣袖,一脸不耐解释道:“记名弟子可随教头习武,学徒则需先做杂役,待考察合格方能正式学艺。”
言罢,鹰钩鼻青年轻蔑地瞥了沈渊一眼,便转过身去继续观望。
“骨重二两九钱,下一个。”
“教头!求教头让我再试一次,小人还需给卧床老母抓药,实在没钱交税了!求教头救我老母一命!”
沈渊抬头看去,只见一名农户打扮的消瘦青年正跪在石台上,磕头如捣蒜。不断出言求教头再给他一次机会。
教头眉头一皱,只是冷冷的扫了他一眼,挥手招来两名弟子将其拽下石台。青年被拖走,哭声渐远。
沈渊心中沉吟,看来只有记名弟子才可免去赋税,也不知自己是否骨重三两之上。
沉吟间,人群突然发生一阵骚乱,只见一名蓝衣少年吩咐左右,排开人群径直走向石台,步履从容。
“凭啥他不用排队?”身边有人低声嘟囔,语气不满。
“呵,连李家二少都不认识?”不知何时,沈渊前方的鹰钩鼻青年竟是已转过身,对着刚才嘟囔之人冷笑出声。话音刚落,周围人群似炸开了锅,窃窃私语不断。
“李家二少李仲远?传闻他武学天赋惊人,族中演武教头对其赞不绝口。”
“我也听闻,他根骨极佳,李家首席供奉愿亲自指导,甚至不求师徒名分。”
“他这么厉害,李家又家大业大的,咋来振威武馆测试了?”
“嘿嘿,听说前几日李家已定了他大哥李伯远为少族长了。恐怕又是高门大户里的腌臜事。”
“噤声!”
周围有人出声提醒,刚才说话之人也后知后觉的抹了把冷汗,讪讪一笑,随即低头转身离去,竟是连测试都不敢继续了。
沈渊听着众人的言论,心中也是疑窦丛生,暗自打量那蓝衣少年,只见蓝衣少年面色沉稳,正慢步行至池塘边,旋即一步踏上石台。
“咚!”
池塘传出似重物落水的声响,只见石台瞬间入水大半。
半丈水花升起,站在池塘边的众人被飞溅一身。
教头豁然站起,双目精光闪烁,沉声大喝:“李少爷,骨重七两八钱,根骨极佳,可为亲传弟子!”
“七两八钱!武馆不知多少年没出现过如此根骨的弟子了!”饶是教头,此刻心中也难以平静,脸庞泛出一丝苦笑。
想自己蹉跎半生,才打熬出来一个锻骨大成,还不知此生是否有望锻骨圆满。这李仲远有如此天赋,稍加苦修,三年内便可赶超自己,勤勉修行,武道三境唾手可得!
人群中也爆出一阵喧哗!
“天啊,七两八钱!”
“直入亲传,恐怖如斯!我要有此等天赋......”
“我只求能成为记名弟子,省下赋税,好给大哥娶亲......”
“嘿,一群泥腿子也想翻身。”沈渊前方的鹰钩鼻青年拍了拍自己的青色长衫嗤笑出声。
众人怒目而视,却在看到青年身上的华贵青衫后纷纷偃旗息鼓。人群中的骚乱渐渐平息,名为李仲远的少年却已昂首阔步的行下石台,站至教头身边,神情得意。
很快便轮到沈渊所在队伍,鹰钩鼻青年慢步上台,石台当即入水过半。教头审视片刻,淡然道:“骨重五两五钱,记名弟子。”
鹰钩鼻青年长出一口气,快步下台行至李仲远身边,对其拱手行礼,李仲远却连眼都未睁开。鹰钩鼻青年也不以为意,直直走到记名弟子队伍中站定。
“下一个!”
沈渊闻言深吸一口气,昂首阔步的走上石台,甫一站定,只见石台骤然下沉。
“咚!轰!”
池塘中的水瞬间炸起漫天水花!
站在池塘边的人,面色骤变。
如惊涛拍面,似大雨倾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