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奉献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得以绵延至今的秘密就是中华儿女为了自己的国家所做出的奉献。“奉献”,而并不是“贡献”,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中华儿女是否是主动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历史的长河之中,一起去寻找那些为大家舍小家的英雄人物。

早在混沌时期,有一位被我们所熟知的传奇人物。传说在那个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人类,是我们所传颂的女娲娘娘创造了人,一开始,女娲娘娘作为天上的神,一个人走在人间的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无数的花草树木,可是在这个世界只有她一个人,她感觉很孤独。不知不觉中,她走到了一个泥潭旁边,独自捏起了泥人,不料这些泥人一被放到地上就活了起来,大声叫女娲娘娘为“阿娘”,女娲娘娘觉得很有趣,就一直在捏娃娃,但是速度太慢了,她就到旁边的树上扯下一根藤条,不断抽打泥潭,于是成千上万的泥人活了起来,女娲娘娘就把这些人叫作人类。

时间来到了黄帝时期,那时黄帝的妻子是嫘祖,她很擅长纺织,就教导女人们织布,自给自足,过丰衣足食的生活。黄帝带领着部落的人开荒土地,建造宫殿和房屋,是人们可以居住在房子里面,又发明了水井、船等工具,人们的生活就逐渐好了起来。那时的仓颉不满足于当时的生活,因为人们不能够很好的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于是就创造了文字,这简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有了文字,人们交流起来不再使用画图这种麻烦的方式了,毕竟不是所有文字都可以用画图来描述。黄帝、嫘祖和仓颉的发明为今后人类的发展做了最坚实的基础。

我们再把目光放在跨越千年之后的封建社会时期,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给他留下的任务——一部史书,他不骄不躁,努力十三载,最终在年老时完成了这部史书——《史记》,这部史书记载了中华民族从炎帝黄帝开始到汉朝结束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这部著作堪称是现代研究历史学的重要依据,为后世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经历和精力汇聚而成的史学经典著作《史记》。

我们回到近现代,大概一百年前,许多中国共产党员为了完成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愿望,在无数次的战争当中心甘情愿地为了今后自己的子孙后代而奉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他们在自己和民族面前,坚定地选择了民族,为了我们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所有。

再看今天,袁隆平爷爷——杂交水稻之父。他曾经为了中国可以有更多的人活下去,可以吃饱饭,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不畏惧,只是一味地为全民族考虑,为国家的未来考虑。他顶着国际上的舆论压力,迎难而上,终于找出了自己想要的那一棵稻苗,为祖国乃至世界人民奉献出了杂交水稻,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最后我们把目光投向还在驻守边疆的守卫兵和还在一线忙碌的战士、科技人员们。我们的和平其实不是真正的和平,仅仅只是有很多人为了我们的和平而坚守在那些危险的、和平与不和平的边界上,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我们,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无数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也许应该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更应该努力做好自己,不让这些人寒心。

奉献并不是让我们像革命先烈一样,拿着刺刀上战场,而是有这种意识、精神或是把奉献当作是一种本能反应,把它视为自己的本职义务,而不是说只是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类人,奉献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