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九阴真经和空明拳
- 杀穿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
- 梓枫紫燚
- 2994字
- 2025-04-06 11:56:19
周伯通见封于修似乎什么都知道,顿时感觉无趣,他追问道:“那你想不想看九阴真经?”
封于修答道:“小弟在陈玄风手里搜到了九阴真经下册,已经交给黄岛主了。上册虽然没看过,但曾经在古墓墓道里学了一篇易筋锻骨篇……”
周伯通听得大为奇怪,连忙开口打断:“你在哪个古墓里见过?快给我说说看。”
封于修于是把自己如何意外发现古墓水道,误入其中,看到了王重阳的九阴真经石刻,又被白衣女子销毁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周伯通听得入神,良久后才又气又恼地大叫起来:“我就说练武不能招惹女人,你看看,我师兄王重阳为了那个林朝英,甚至就连他自己定下来的规矩也自己破了。他说全真门人不可学习九阴真经,他自己却学了个遍,还把内容刻在石壁上,专门气林朝英的鬼魂。师兄呀,你可太不像话了!”
封于修见他如此生气,连忙出言劝慰:“王真人是怕担了一个全真教夺取经书为自己的恶名,他武功已经到了那个境界,学不学九阴真经都是一样。再说,武学之道就要博采众长,才能形成自己的道。学学九阴真经也没啥大不了的。”
周伯通拍手叫好,心有戚戚道:“你说的太对了,钻研武功自有无穷乐趣,一个人生在世上,若不钻研武功,又有甚么更有趣的事好干?天下玩意儿虽多,可是玩得久了,终究没味。只有武功,才越玩越有趣。兄弟,你说是不是?”
封于修点点头,“大哥说得对,上古以来有多少绝学,都是因为这个不传那个不教,这才统统失传了。比如说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那就精妙得很,可惜早已失传,就连南帝段智兴都不会。”
“六脉神剑,这是什么玩意?”老顽童周伯通一听就来了兴趣。
封于修于是把这门武功照着《天龙八部》一书中的描述说了一遍,听得周伯通心驰神往,恨不能早生二百年。
周伯通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相当遗憾,忽然,他瞥见封于修放在一旁的玄铁重剑,眼睛顿时亮得像发现了新玩具。
“你这把剑挺有意思,借我瞧瞧!”周伯通一个鹞子翻身跃到封于修跟前,伸手就去抓那柄黝黑的重剑。
封于修嘴角含笑,随手将剑递过。周伯通漫不经心地一抓——“哎哟!”剑身猛地一沉,差点脱手,砸到他的脚背。老顽童慌忙增加力气,这才堪堪提住。
“乖乖!”他瞪圆了眼睛,“这铁疙瘩怕不是有三十斤重?这么沉的剑,还不开刃,如何使的?你快给我开开眼!”手舞足蹈,活像只讨食的猴儿。
封于修摇头轻笑,接过重剑。霎时间,九阳真气如江河奔涌,黝黑的剑身竟泛起赤金光芒。他身形一沉,重剑如臂使指,在沙滩上划出深深沟壑。
“看好了!“封于修一声清喝,剑势忽如泰山压顶,忽似柳絮拂风。三十斤的重剑在他手中,竟轻灵得好似一根芦苇。
周伯通看得目瞪口呆,连怀里的蜜饯袋子掉了都浑然不觉。待封于修收势而立,他猛地拍手跳起:“妙啊!这以气驭剑的法门,比我的空明拳还有趣!你是如何学来的?”
说着就要去抢重剑试手,却见封于修早已将剑收回背后,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封于修只是逗逗周伯通,见他急切,还是把重剑借给他玩耍,又给他讲述自己如何偶遇神雕,又如何发现独孤求败的剑冢,如何从神雕身上学到了重剑剑法。
周伯通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对那个神雕更是有兴趣,恨不能立即飞到山谷中,找那只雕玩耍起来。
然而,封于修的重剑剑法与他的武学路子完全不同,周伯通听了学了也懂了,但要想施展出来,那却完全做不到。
折腾一番,周伯通自己泄了劲,把重剑扔到一边,身子摊平躺在地上,叫道:“学不会,你这重剑剑法全靠蛮力,我是学不会了。”
封于修收起重剑,呵呵一笑道:“每人都有自己的武学之道,并不是什么都能学的。”
周伯通听罢,突然来了精神,翻身坐起,对着封于修颇有神秘地问:“你想不想学九阴真经?想学我就教你。”
封于修笑了笑,道:“我已经学了一半多,剩下的自然也愿意学。九阴真经虽然与我的路子不太一样,但也可以作为参考。大哥要是愿意,我也可以把九阳真经教给你。”
他知道周伯通很想学九阳真经,于是先开口。
周伯通脸上笑开了花:“好呀好呀。你教我我教你,咱们都是兄弟,本来就不分彼此。”
接下来,周伯通一口气就把九阴真经上册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给封于修听,封于修专心记忆。他三世为人,神识强大,记忆力也自然不错。就这样,没过多久就完全记下来了。
封于修见周伯通一脸期待,于是开口把九阳真经一一传授给周伯通。这一次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九阳神功的武学理念是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与周伯通平生所学完全相反。周伯通听得惊愕不已,但深思一下,又觉得大有道理。一时间顿足捶胸,迷茫不已。
封于修见此情况,连忙出言指点关键:“周大哥,武学之道各有理念,本来就不分谁对谁错。后发制人是对的,先下手为强也是对的。不管是什么理念,克敌制胜才是最终目的。”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顿时让周伯通的思绪为之一清,他沉思片刻,突然翻个跟头大叫道:“对呀,你说得对呀。克敌制胜才是关键。兄弟,咱们来打一架。”
周伯通忽然一个筋斗翻出三丈远,
“兄弟,看拳!”他嘻嘻一笑,双拳如孩童嬉戏般胡乱挥舞,却暗合“空明拳“中“童心未泯“的至高意境。拳风过处,沙滩上竟现出七道深浅不一的沟壑,呈北斗七星之状。
封于修重剑尚未出鞘,忽觉七道阴柔劲力从不同方位袭来。他足尖一点,身形暴退,玄铁重剑铿然出鞘,在身前划出一道赤金色的气墙。“砰砰砰“七声闷响,拳劲与剑气相撞,激起漫天沙尘。
周伯通身形忽左忽右,如同顽童捉迷藏。他左手使“空明拳“中的“镜花水月“,拳影虚幻;右手却是“左右互搏“的“大伏魔拳“,刚猛无俦。两种截然不同的拳劲交织成网,将封于修笼罩其中。
封于修沉腰立马,重剑使出一式“铁锁横江“。剑势看似笨拙,却将周身护得密不透风。九阳真气在剑身上流转,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金色光晕。周伯通的拳劲击在光晕上,竟如泥牛入海。
“有意思!“周伯通大笑,忽然变招。他双手同时使出“空明拳“最终式“万法皆空“,拳劲若有若无,似虚还实。封于修顿觉手中重剑变得异常沉重,仿佛陷入泥潭。
危急关头,封于修突然弃巧用拙,重剑直直劈下。这一剑毫无花巧,却蕴含“重剑无锋“的真谛。“嗤啦“一声,虚空仿佛被劈开,周伯通的拳势应声而破。
周伯通向后飘退,落在一块礁石上。他拍手笑道:“妙哉!你这重剑,倒把我的空明拳给'砸'明白了!”
封于修收剑而立,只见周围十丈内的沙滩上,满是纵横交错的剑痕与拳印。有些深达尺许,有些却浅如鸿毛,正是二人武学境界的生动写照。
“兄弟,你看我这空明拳如何,你想不想学?”周伯通笑嘻嘻地问。
“大哥这套拳法以柔克刚以虚击实,已经开创一个新的武学流派,十分了不起!我当然想学!”
封于修高度评价空明拳,让周伯通欣喜若狂。他说的却全是真心话,空明拳已经非常接近百年后张三丰所创的太极拳,周伯通只需要继续再走几步,就能代替张三丰成为继往开来的太极宗师了。
周伯通欢喜过后,手舞足蹈地把空明拳的要义讲述给封于修听,说道:“这个道理,是我在洞里苦练十年后忽然参悟出来的。我师哥在日,曾对我说过以虚击实、以不足胜有余的妙旨。当日我只道是道家修心养性之道,听了也不在意。直到三年之前,才忽然在双手拆招时豁然贯通。其中精奥之处,只能意会,我却也说不明白。我想通之后,还不敢确信。”
周伯通道:“老子《道德经》里有句话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几句话你懂么?”
封于修点点头。
周伯通顺手拿起刚才盛过饭的饭碗,说道:“这只碗只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盛饭的功用,倘若它是实心的一块瓷土,还能装甚么饭?”
封于修又点点头,心想:“这道理说来很浅,只是我从未想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