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对世界的探索

然而,新生的幼虫与那些工虫一样,不具备智慧。

虫母彻底失望了,她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个怪物,望着从洞穴缝隙中投下的月光,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存在产生了怀疑。

“我为何会思考?”

这个念头如闪电般劈开她的迷茫,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并非自然演化而来,而是被某种更高存在所赋予的。

她回溯记忆的源头,在混沌的初始,她曾感受到过某种超越物质的存在,一个在诞生之初惊鸿一瞥的至高意志:

“祂...在何处?”

虫母开始疯狂地寻找“祂”,命令工虫翻开巢穴每片石头,每处缝隙,可始终没有找到“祂”,直到那一日的到来。

这一天,工虫在修建虫母的巢穴时,无意间引起了洞穴坍塌,地点恰好在虫母的房间,她幸运地没有受伤,可上方却缺了一个大口,满天星光闪烁而下。

因为长期处于黑暗之中,虫母的眼睛实际早已退化,她并不理解那是什么,但出于某种不明的心绪,她没有让工虫修补这处破损,每天晚上静静注视着星空。

这样无意义的行为持续了很久,直到某一天,虫母又一次仰望星空,她本应该什么都看不见,可她这次却看见了,刹那间,无与伦比的震撼感在她的心中滋生:

“那是...祂的世界吗?”

虫母仰望着星空,复眼中倒映着无数光点,她忽然意识到,造物主并不在地下,不在巢穴,而在那浩瀚的星海之中。

她命令工虫用分泌物在巢穴顶部雕刻星图,每当月相变化,她便会指挥工虫调整“星图”,试图复现夜空的规律。

这是虫群文明对星空最初始的认知,象征文明对宇宙的第一次叩问,如同原始人在岩壁上绘制日月,稚嫩却充满神性。

同时也是从这一天起,虫巢开始了向外探索,无数工虫从巢穴中涌出,背负着虫母下达的命令,寻找拥有智慧的生灵,更是为了追寻那个可能存在的至高意志。

......

“智慧生命真是神奇,竟然能去凭空信仰一个从未见过的神明。”

池缺盯着冰箱里刚买来的一盒牛肉,又瞥了眼账户余额。

“啧,穷得连泡面都要数着吃了,居然还有心情炖牛肉?”

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手上动作却没停,牛肉切块,冷水下锅,焯出血沫,番茄烫去皮,在砧板上剁得汁水四溅。

“就当是提前庆祝虫群征服银河系吧。”

锅里的番茄熬成浓稠的酱汁,牛肉咕嘟咕嘟吸饱酸甜,池缺舀起一勺汤汁尝了尝,咸淡正好,他对着空气举了举筷子,仿佛在敬某个不存在的“至高意志”。

手机突然震动。

【银行提醒:您尾号****的账户支出38.5元,余额:921.3元】

“......”

“下次锚定个‘点石成金’的未来怎么样?”

智慧生命真是神奇,明明都那么穷了,却偏偏还想着吃顿好的。

不过,池缺倒也不是无的放矢,就在刚刚,他终于接到活了!

在暗网上搜寻赚钱机会时,他发现了一份特别的任务委托,有人出高价悬赏。

要求潜入云滇地区新发现的远古虫巢遗址,拍摄内部的高清影像资料。

这种委托在暗网上很常见,有些科研机构想抢在官方公布前获取一手资料,也有收藏家想搞到稀有的影像倒卖牟利。

对池缺而言,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既能赚取急需的活动经费,又能实地探查暴食墓碑,更妙的是,委托方提供的预付金就足以支付此行的一切差旅费用。

甚至他还能伪造些“证据”。

有那么一个冤大头...啊不,上好的主顾,他怎么能不稍稍放纵一下?

番茄炖牛肉的香气在狭小的厨房里弥漫,池缺凝视着锅上升腾的热气,思绪却飘向了那个在巢穴中仰望星空的虫母。

“真是可笑的生物啊,不过...”

他搅动汤汁,牛肉炖得酥烂,他洒了一把香菜,突然轻笑出声:

“比起那些只会喊“见证历史”的蠢货,你倒更配得上“文明”二字。”

池缺夹起一块牛筋,将其送入口中,鲜甜的肉汁在舌尖炸开,他瞥见手机余额时笑容僵了僵,转而更用力地咀嚼起来

......

虫母静静趴在在菌毯铺就的巢穴之内内,数以万计的精神丝线在她的精神中明灭闪烁,当第一波探索工虫如潮水般涌出巢穴时,她突然被海啸般的信息流击中:

“停...停下!”

她蜷缩起尾部,意识到这样下去自己那可怜的智慧绝对会被信息洪流冲的粉碎,急忙停下了工虫之间的感官共享。

虫母选择分时间接收工虫的信息,但却很快发现,每个都这么做也太麻烦了,而且得到的信息也极其零散,不成片段。

专注于一名工虫的感知?那样探索虫巢附近都不知道需要花多少时间。

虫母烦恼了许久,直到她突然发现工虫彼此之间也会进行交流,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虫巢已经有了对附近地形的认知。

她喜出望外,于是就让工虫继续这样野蛮探索,但过去了一段时间后,虫母发现那些远方的精神链接会突然断裂。

观察后,虫母发现,它们并非叛逃,而是因为意外而死去,这些工虫探索到的区域也随着死亡重新变得未知与模糊。

“死亡时传回信息!”

她再度下达了命令,但传回的信息太过简陋,她只好定期与那些离得远的工虫进行交接,传回它们对世界的探索。

随着探索的进行,大量重复的信息被持续传递回来,当某处岩石被多次报告后,虫母终于意识到必须建立筛选机制。

每当有工虫靠近已经探索过多次的区域,虫母便会给予它警示,让它换一个方向,同时在有工虫大量死亡的区域标记为“危险”,让所有工虫都不要靠近。

这些探索活动无疑是极其消耗资源的,虫母也只好拼了命地去繁殖,同时加大对真菌的种植和蠕虫的饲养,但即使如此,却依旧入不敷出,探索陷入了停滞。

而就在这时,某次乌龙却成了事件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