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城市的霓虹灯在窗外闪烁,林砚将3D扫描仪缓缓移过刚出土的战国错金银方壶,显示屏上的数据流突然紊乱,跳动着一串无法解读的乱码。修复室顶灯发出嗤啦声,光线忽暗忽明,仿佛电路被某种未知力量干扰。他皱眉停下动作,目光落在青铜兽首壶上——那原本斑驳却稳定的锈迹经开始渗出暗红色液体,在红外质谱仪下呈现出血丝搬的荧光纹路。
“师弟,你最好看看这个。”冷玉般清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砚转头,看见修复院最年轻的研究员苏明雪倚在门框边。她身披真丝白大褂,腰臀曲线如敦煌飞天般优雅流畅。她随手抛来一片竹简残片,带着淡淡的雪松香气。林砚接住时注意到她指间残留的一抹朱砂痕迹,那是摹写西周金文时留下的印记。
竹简表面雕刻满了虫鸟篆,这些古老符号在紫外线下逐渐重组,形成一幅三维星图。林砚心头一震,迅速比对方壶表面。刹那间,整件方壶轰鸣作响,如同编钟奏乐,壶腹裂开九道细密的金线,露出内壁刻着的一段文字——《考工记》失传已久的章节。
“温度上升17.3℃。”苏明雪走近,她的呼吸轻轻扫过林砚的耳后,带来一阵微凉。“水银防腐层正在气化......”话音未落,门外传来高跟鞋敲打大理石地面的脆响。
林砚抬头望去,玻璃幕墙外站着一位熟悉的身影——拍卖行女总监秦昭。她总是穿着掐腰西装套裙,脚踩三寸高的细跟鞋,举手投足间透着精明干练。几天前,她便亲自登门拜访,声称这件青铜方壶已经进入拍卖流程的最后阶段,要尽快完成鉴定并移交拍卖行。当时林砚以“文物尚在研究阶段”婉拒了她。但显然,她并未就此罢休。
此刻,秦昭站在窗外,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修复室,仿佛能穿透墙壁窥探一切。林砚隐约觉着,她的出现并非偶然。
他皱了皱眉,心中升起一丝不安。秦昭的眼神中带着某种压迫感,似乎隐藏着更深的目的。那件方壶就静静地躺在实验台上,散发出难以言喻的神秘气息。
等到秦昭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后,林砚才缓缓收回视线。他低头看着青铜方壶,思绪翻涌。自从接手这件文物以来,他总觉得它与普通的古代器物不同,不仅材质和工艺异常复杂,甚至偶尔会让他产生幻觉般的错觉。他也隐隐意识到,时间紧迫。秦昭不会轻易放弃,或许很快会采取更为直接的手段来夺取方壶。
深夜,林砚独自留在实验室继续研究。他的手指轻触方壶内壁时,青铜器突然释放出青紫色的气雾、他感到意识恍惚,眼前的雾气中浮现一个模糊的身影:一位战国时期的女祭司、她身披绣有二十八宿纹样的鲛绡长袍,锁骨间悬挂着一枚晶莹剔透的和田玉璇玑。她抬手时,臂钏碰撞发出悠扬的音律,宛如《云卷大卷》中的旋律。
就在女祭司冰凉的指尖即将触及林砚喉结一瞬间,警报器骤然炸响,刺耳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保安AI机械臂闪烁着蓝光靠近:“检测到异常生命体征,是否需要启动紧急医疗程序?”。
林砚摆手示意取消,额头上已沁出一层冷汗。他低头看向方壶内壁,青紫色雾气已经散去,新浮现的铭文赫然是祖父二十年前考古事故现场的经纬度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