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边疆烽火”

边疆,烽火连天,硝烟弥漫。万历皇帝在京城的宫殿中,焦急地踱步,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这战事已经持续多日,为何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皇帝在朝堂上怒问群臣,声音中充满了焦虑与愤怒。

兵部尚书连忙出列,额头冒汗,身子微微颤抖:“陛下,边疆路途遥远,消息传递有所延误,请陛下息怒。况且,那边战况复杂,通信也多有阻碍。陛下,臣等一直在努力获取最新的战报,只是……”

皇帝瞪着他,目光如炬:“息怒?朕的江山在遭受战火,朕如何能息怒?朕把军事大权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朕的?朕每天都在担心边疆的局势,你们却连个准确的消息都不能及时给朕!”

此时,一位将军匆匆进殿,单膝跪地,声音急切而沉重:“陛下,前线战况危急,敌军攻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他们如潮水般涌来,每一次进攻都异常猛烈,我军将士虽拼死抵抗,但仍难以抵挡。陛下,将士们都很英勇,只是敌军实在是太强了。”

皇帝大惊,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怎么会如此?朕给你们调拨的粮草和军备难道还不够?朕在后方全力支持,你们却给朕这样的结果?朕要你们这些将领有何用?”

将军低头,满脸愧疚:“陛下,敌军似乎早有准备,对我军的部署了如指掌。每一次进攻都直击我军要害,我们实在是防不胜防。陛下,臣等有罪,愿领责罚。”

“什么?”皇帝怒拍龙椅,震得桌上的奏折掉落一地,“难道有内奸?是谁?竟敢背叛朕,背叛国家!朕一定要将他千刀万剐!”

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都不敢出声,一个个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这时,一位谋士站了出来,神色凝重:“陛下,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敌军。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陛下,还请您冷静思考,切莫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皇帝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你有何良策?快说!”

谋士拱手道,语气坚定:“陛下,可速速增派援兵,并调运更多的粮草和军备支援前线。同时,派出探子查明敌军的情况,找出他们的弱点,以便我们反击。另外,还可以在国内招募义勇,增强兵力。陛下,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扭转战局。”

一位老臣却说道,眉头紧锁,忧心忡忡:“陛下,此举耗费巨大,如今国库空虚,恐怕难以承受。而且,招募义勇,训练和管理也是一大难题啊。陛下,我们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行事。”

皇帝愤怒地指着他,大声呵斥:“国难当头,还谈什么耗费?若边疆失守,整个国家都将陷入危机,到那时,再多的钱财又有何用?朕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守住边疆!”

大臣们开始纷纷议论。

大臣甲:“陛下,可先与敌军议和,争取时间。我们可以先稳住敌军,再从长计议。陛下,议和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但能为我们争取喘息的机会。”

大臣乙:“议和乃是耻辱,我军应当拼死抵抗。我们大明的尊严不容践踏,怎能向敌军低头?陛下,我们不能示弱,必须坚决抵抗。”

大臣丙:“可是,如果不议和,以目前的局势,我们很难支撑下去。陛下,我们要现实一点,不能意气用事。”

大臣丁:“绝对不能议和,这是丧权辱国,会让百姓失望,让敌军更加嚣张。陛下,我们要有骨气,不能向敌军妥协。”

皇帝吼道:“都别吵了!议和?那是对祖宗的不敬,对百姓的不负责任!我们要战斗到底!朕绝不允许议和,这是对国家的背叛!”

他转身对将军说:“你即刻返回前线,告诉将士们,朕与他们同在,务必坚守阵地。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让敌军前进一步。朕相信你们的忠诚和勇气!”

将军:“末将遵命,定不辱使命!就算是粉身碎骨,末将也会守住边疆,不辜负陛下的期望。陛下放心,我军将士誓与边疆共存亡!”

在前线,士兵们在战壕中苦苦坚守。

士兵甲:“这仗打得太艰苦了,不知道还能撑多久。敌军一波接着一波,我们的兄弟越来越少。我真的有点害怕了。”

士兵乙:“兄弟们,为了国家,为了家人,咱们不能退缩。就算死,也要死得有尊严。怕什么,大不了就是一死!”

士兵丙:“是啊,我们不能当逃兵,不能让家人蒙羞。”

将领鼓舞士气,声音沙哑但充满力量:“大家振作起来,援兵很快就到,我们要坚持住。我们身后是千千万万的百姓,我们不能让他们遭受敌军的蹂躏。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我们是大明的勇士!”

然而,敌军的攻击愈发猛烈。

敌军将领:“给我冲,一举拿下他们。谁能先登上城头,重重有赏!都给我杀,一个不留!”

敌军士兵们疯狂地喊叫着:“冲啊!杀啊!”

战场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

京城中,皇帝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皇后安慰道:“陛下,莫要太过焦虑,保重龙体。您是国家的支柱,可不能倒下。陛下,您要是累垮了,这国家可怎么办?”

皇帝:“朕如何能安心?边疆的将士们在浴血奋战,朕却在这里无能为力。朕恨不得亲赴前线,与他们并肩作战。朕对不起他们啊!”

这时,探子来报:“陛下,已经查明,敌军中有我方的叛徒,泄露了军事机密。是一名副将被敌军收买,出卖了我军的布防图。陛下,此人罪该万死!”

皇帝咬牙切齿,双手紧握成拳:“一定要将叛徒揪出来,严惩不贷!诛其九族,以儆效尤!朕要让所有人知道,背叛国家的下场!”

而在民间,百姓们也在为前线的战事担忧。

百姓甲:“听说前线吃紧,希望能早日传来捷报。咱们的子弟兵在受苦,咱们也不能闲着。咱们得为他们做点什么。”

百姓乙:“咱们也得为前线做点什么,不能光等着。我准备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支援前线。只要能打赢这场仗,咱们苦点没关系。”

百姓丙:“我家儿子也要去参军,保卫国家。好样的,咱们都得出力!”

一些有志之士开始自发组织起来,筹集物资送往边疆。

有志之士甲:“大家齐心协力,为保卫国家出一份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咱们不能让敌军得逞!”

有志之士乙:“没错,我们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哪怕我们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保障前线的供给。都是为了国家!”

在朝廷上,大臣们又在为战事争论不休。

大臣丙:“陛下,应当加强城防,以防敌军突破边疆,直逼京城。我们不能只关注前线,也要考虑京城的安危。陛下,京城的防御至关重要啊!”

大臣丁:“此时应当集中力量支援前线,不能分散兵力。京城有坚固的城墙,只要前线能稳住,敌军短时间内攻不进来。陛下,前线的将士们更需要支援!”

大臣戊:“但是,如果京城防御空虚,一旦有失,那就是万劫不复。陛下,两边都不能疏忽啊!”

皇帝沉思片刻,目光坚定:“朕决定,双管齐下,既要支援前线,也要加强京城防御。传朕旨意,从各地调集兵力和物资,同时动员百姓,共同抵御外敌。朕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战胜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