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们吵嚷不休的时候,姜喻清凉如水的声音从门口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候考期间,喧闹者若非事出有因,还请自觉退离。”
众人纷纷后退,低头不敢言语。
姜喻站在门口,逆着光,“这里发生了何事?”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前方的谢聿和程决。
正巧屋外响起了沈淮澜的声音,“你们快点,我看到姜大人来这边了!”
正说着就看到了背对着他们的姜喻,“姜大人!”
几人簇拥过来,谢聿微微抬眼,立刻瞪大了眼睛,是他们……
此时沈淮澜也一眼认出来了谢聿,“是那个神画手!”
陆时渊微微眯眼,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姜喻。
谢聿上前两步,条理清晰地讲述了前因后果。
在周围人的补充声中,姜喻扫了一眼程决,后者脸色发白,几乎站立不住。
“你们两个跟我走,来人,去调他们的籍贯和学案进行核实,其他人,给他们换间屋子,分散开,若有谁胆敢造谣生事,定严惩不贷。”姜喻干净利落地下了命令,带着几个孩子离开这里,身后跟着有些忐忑的谢聿和战战兢兢的程决。
苏黎眼睛一转,拉住顾扶书低声说了什么。
顾扶书点点头,转身就走了。
沈淮澜好奇,“你让他做什么了?”
苏黎小小声,“很快你就知道了。”
很快,姜喻就把他们领到了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有门无窗,格外压抑。
沈淮澜一脸惊奇,扯了扯陆时渊,低声问,“皇宫还有这种地方呢?”
陆时渊扽开他,“少见多怪。”
“说说吧,怎么回事?”姜喻冷了脸。
程决立刻跪下,咬死了自己并不清楚内情,只是说了部分实情,并不知道会引发骚乱。
谢聿倒是一脸坦然,请求核实清楚后,让自己前去应考。
东西送来的很快,姜喻翻看了一番后,将目光再次看向程决,“你确定你并不知情?”
程决立刻点头,“草民确实不知,不然也不会公然说出来,草民可以向谢公子致歉。”
谢聿此时倒不在乎自己的名誉有损,只请求不要误考,一切请等结束以后再论。
姜喻此时也有些为难,马上就要开考,若拿不出实证,那就只好轻拿轻放了。
顾扶书扯着程决的书童进来时,有些气喘,“姜大人,程公子书童招认了所有,这个程公子早已知晓谢公子被知府正名,还是在路上书童亲口所说。”
浮云飘渺,湛蓝的天空极其干净,通透。
姜喻站在考场外围,看着里面纸张沙沙的摩擦声不绝于耳。
沈淮澜围着苏黎转了两圈,“可以啊你,我们几个都被那小子的嘴唬住了,还是你细心。”
“当局者迷而已。”苏黎望着他们奋笔疾书的模样,心里也有些兴奋感。
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问询着姜喻,“姜相大人,可还有多余的卷纸?”
“自然。”姜喻点头。
“昭宁可以试试吗?”苏黎眼睛很亮,跃跃欲试。
闻言,沈淮澜也有了兴趣,“我也想试一试。”
陆时渊耳朵动了动,还未说话,耳朵就有些红了。
顾扶书也状似有些为难,声音细若蚊蝇,不好意思地说,“我,我也想试一试。”
姜喻还未开口,就听到一声带着懒散的嗓音飘来,“不如也带上我,如何?”
“大哥?”陆时渊眸光一暗。
“大皇子。”几人低头见礼。
陆濯一身玄色暗紫色衣袍,打着一把花哨的油纸伞,朝着他们走过来。
苏黎望着这格格不入的搭配,有些不忍看,微微低头。
陆时渊收敛了外放的情绪,仰起头,朝着陆濯露出一抹笑意,“大哥也来观望此次的殿试吗?”
“算是吧。”陆濯点头,“也是来凑个热闹。”
沈淮澜眸光一闪,“大家,反正人这么多,既然想要热闹,不如一起热闹一番,法不责众嘛。”
几声低语过后,顾扶书首先摇头,“不行不行,若是君上知道了……”
“顾扶书,每次都是你扫兴,反正卷纸都是糊名,你怕什么?”
陆濯眼尾轻挑,“有意思,你们不敢试,我要试试。”
“我也想试。”苏黎眨眨眼,笑靥狡黠。
姜喻不置可否,看向陆时渊。
沈淮澜目光灼灼。
金色的阳光将小小的油纸伞的阴影变小,众人分散开来,奔赴向自己的考卷。
云宁王朝。
素问小心地吹凉汤药后,这才将汤匙拨到顺手的位置,递给江晚乔。
苏昕伏在江晚乔的塌前,好奇地看着。
江晚乔喝完安胎药后,见苏昕仍旧看着自己,有些好笑,“看什么呢?”
“母后,小弟弟真的在母后这里吗?”苏昕踌躇地看着江晚乔的肚子,一副想摸又不敢摸的样子。
江晚乔笑笑,“不知道是不是弟弟呢,也可能是一个小妹妹呢。”
“娘娘说什么呢。”素问假意呸了两声,“娘娘福泽深厚,腹中肯定是一位聪明孝顺的小皇子。”
江晚乔不置可否,将案头的书卷拿了起来,“都好。”
“娘娘,现在后宫的事务都给了宜妃娘娘,宜妃娘娘也算是勤勉,将后宫诸事都料理妥当,可这后宫之主终究还是娘娘……”
“昕昕你去将夫子留的课业先完成。”江晚乔借口将苏昕支了出去,也打断了素问的话。
“娘娘。”素问目送着苏昕离开,也有一些无奈,“奴婢知道这些话娘娘不爱听,可是,娘娘若一直和陛下如此,难免会伤了多年来的夫妻情分,也会让那些有心人钻了空子。”
“给阿黎写信了吗?”江晚乔顾左右而言他。
素问苦涩地点点头,还是不死心地劝告道,“娘娘现下胎气未稳,若真被人见缝插针,那娘娘岂不是腹背受敌?您就和陛下服个软,陛下会顾惜您的。”
江晚乔低头翻了一页书,语气冷淡,“知道了。”
“娘娘……”
这时,外面传来通传声,“宜妃娘娘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