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汉王相面

“我尼玛啊!袁忠彻!那可是相术大师袁珙的儿子!这父子俩可是实打实的相术名家,他们那一手相面之术简直神鬼莫测,精准得令人发指,在历史的记载中都是赫赫有名的。这到底是啥意思啊?难道是要开诚布公,来个坦白局?你丫居然找两个风水先生来给我看相?”朱高煦表面上依旧看似镇定自若,仿佛稳如泰山,但实则内心早已慌乱如麻,不知所措。他的心跳急速加快,仿佛要从嗓子眼蹦出来。

“咳咳,爹啊,还有不少国政等着我去处理呢,你们先在这儿慢慢逛着,儿子我这就先走了。”朱高煦试图找个借口逃离这让他感到不安的局面。

话音刚落,朱高煦便妄图脚底抹油,趁机溜走。那急切的模样,仿佛身后有一群恶狼在紧追不舍,恨不得立刻消失在众人眼前。

“坐下!你这逆子就不能守点规矩?”朱棣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然而,朱棣只是低声一喝,那声音虽不高亢,却带着无尽的威严与压迫。朱高煦便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瞬间蔫了下去,无奈地停下了脚步,不敢再有任何轻举妄动,只能乖乖地老老实实地坐下。他的身体僵硬,动作显得极为不自然。

四人静静地围坐在一起,默默无语,只是静静地喝着茶水。房间里安静得仿佛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和心跳声。那安静的氛围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气氛紧张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姚广孝与袁忠彻的目光始终紧紧地打量着朱高煦,二人的眼中时不时地闪过一道惊疑之色,仿佛在他的脸上发现了什么惊天的秘密。他们的目光犀利而专注,不放过朱高煦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朱高煦乃是朱棣的嫡次子,他们二人作为曾经追随朱棣历经靖难之役的老臣,自然曾经为朱高煦相过面。

可是如今,这位汉王殿下的命格,竟然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惊人变化。

甚至他这变化,足以对大明的国运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姚广孝与袁忠彻对视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诧异与惊惧。那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传递着无数无法言说的秘密和忧虑。他们的表情凝重,眉头紧锁,仿佛在思考着一个极为复杂而危险的谜题。

天命这个东西,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经注定,难以更改,不可违逆。它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每个人的命运,让人无法挣脱。

以往的朱高煦项下有红丝,耳轮多赤色,两边眼眉上透着杀气,颧骨高耸,因此注定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最终却难逃横祸身亡的悲惨结局。

可是如今,他的面相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身长六尺有余,面容宽阔,腰圆背厚,天庭饱满,如今更是须长一尺八寸,竟然隐隐有了几分龙相……这几乎就是帝王天子之相!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太子朱高炽已然被确立,并且还立了太孙朱瞻基,这两位可都是真正的天子之相!

怎么会又出现一个朱高煦拥有如此尊贵非凡的面相?

这对于大明而言,究竟是福是祸?

天命不可违!

但是现在,天命究竟在谁的身上?

一时间,姚广孝与袁忠彻都心乱如麻,望着朱高煦许久,却都沉默不语。那凝重的氛围,仿佛时间都停滞了。他们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思考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如何向朱棣解释这难以捉摸的面相变化。

朱棣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二人的异常状态,一颗心瞬间紧绷起来,犹如拉满的弓弦,随时都可能断裂。他的目光在姚广孝和袁忠彻之间来回扫视,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找到一丝线索。

难道他们当真从朱高煦的面相中看出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秘之事?

朱高煦此刻内心慌乱到了极点,索性抿了一口茶水,试图借此平复自己如鼓的心跳。强装出镇定自若的模样,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那笑容却显得无比僵硬。他笑眯眯地询问道:“少师,袁大人,何故这般盯着我?”

“本王承认自己生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不过二位这般目不转睛地盯着本王,本王也会感到不好意思,面红耳赤的……”朱高煦试图用轻松的话语来缓解紧张的气氛。

“混账东西,滚出去!”朱棣没好气地笑骂道,心中恨不得飞起一脚将他狠狠地踹出去。

在两位大师面前,还这般没脸没皮,这个逆子真是让人头疼不已,烦恼万分。朱棣的脸色阴沉,目光中透着愤怒和无奈。

朱高煦一听,如同得到了特赦令一般,立刻起身,头也不敢回一下,撒开腿就跑,那速度之快,仿佛身后有千军万马在追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阵扬起的尘土。

待他离开之后,朱棣看向二人,眼神中充满了急切的询问之意,仿佛在无声地催促他们给出答案。

毕竟当年他毅然决然地起兵靖难,除了姚广孝在一旁的极力撺掇和出谋划策之外,还有袁珙那句相面之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须过脐,即登大宝矣。”

在册立储君之时,他也曾在老大朱高炽与老二朱高煦之间犹豫不决,摇摆不定,而后同样是袁珙为老大朱高炽面相,一句“天子也”,让他最终下定决心立老大为太子。

如今,朱棣迫切地想要知道,老二这个逆子的面相究竟呈现出何种模样,又蕴含着怎样的玄机。

姚广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的神情。嘴巴张了张,欲言又止,仿佛有言万语堵在喉咙,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他的目光中充满了矛盾和纠结,一方面担心说实话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又不想对朱棣隐瞒真相。

袁忠彻则陷入了长久的沉思,眉头紧锁,在心中反复斟酌考量。良久之后,这才缓缓开口道:“皇上,汉王乃富贵之相。”

富贵之相?

听到这个结果,朱棣的心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犹如一团乱麻。既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似乎为儿子的富贵之命而感到欣慰;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或许是期待听到更为惊人的论断。他的表情阴晴不定,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

只有姚广孝心里清楚,袁忠彻刚刚犯下了欺君的大罪。

但不得不承认,他的这种做法是明智而正确的。

如今的大明王朝已经确立了太子朱高炽,还立有太孙朱瞻基,储位已然明确确定,天下人心方才得以安稳平定。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实在不需要再出现一位疑似拥有天子之相的汉王,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动荡和混乱!

姚广孝看向袁忠彻,二人相视一笑,彼此心领神会,暗自下定决心要将这个惊天的秘密深深地隐藏起来,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绝不泄露半分。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大明王朝的忠诚和守护。他们深知,这个秘密一旦泄露,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他们愿意用一生的沉默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宁。